主页(http://www.cnwulian.net):智能电网的下一个方向何在?
OFweek物联网讯:统筹考虑前瞻性技术与实用化技术,推动能源结构清洁化转型和能源消费革命,是智能电网未来规划的趋势。
智能电网建设规划引领政府发布《关于促进智能电网发展的指导意见》中明确指出,信息化、自动化、互动化是智能电网的三个典型特征。应用互联网、物联网、大数据等各种先进信息通信技术的“信息化”建设为智能电网各项规划任务提供支撑性基础平台;电网运行设备及调控实施的“自动化”水平则直接决定电网能否安全稳定运行;而推进“互动化”的源-网-荷体系发展,促进能源生产及消费方式变革,正是智能电网建设的最终目标。
信息化建设
重点在通信支撑网和信息平台两方面进行规划和布局。
在通信支撑网方面,重点开展电网生产、调度控制所需的通信主备支撑通道建设,对省际骨干传输网加强、优化,改造承载重要业务的通信电路,增强网络抵御多点故障的能力;提高数据通信网络覆盖和接入带宽,实现各级单位、各级变电站、供电所(营业厅)的全覆盖;扩充并完善10千伏通信接入网,提高10千伏配电站点在各类供电区域的光纤通信覆盖范围,2020年实现国家电网公司A+类供电区域光纤通信覆盖率90%以上;结合配电自动化和配网调控一体化工程建设要求,构建光纤、无线、载波等多种通信方式并存的通信接入网平台。
在信息平台方面,建设覆盖智能电网多个环节、多个层次的一体化信息集成平台,应用云计算、大数据、物联网和移动技术与公司生产、经营和管理深度融合,实现信息化融入公司全业务、全流程,满足公司精细化管理和跨业务数据应用;试点建设电网主营业务应用,建成由生产控制云、企业管理云、公共服务云组成的一体化业务应用系统。
自动化建设
重点在输电、变电、配电、调度四方面进行规划和布局。
在输电方面,示范高压大容量柔性直流输电、多端柔性直流输电、海上风电等技术,2020年建成±1100千伏特高压直流输电示范工程,解决大规模清洁能源送出问题;重点在核心骨干网架的重载线路、战略输电通道、重要跨越区等区段,进行输电设备状态监测系统建设;在自然灾害多发的线路地区进行山火、覆冰、雷电等监测及防灾减灾预警系统的部署建设;推广直升机、无人机、机器人线路巡检,扩大输电线路监测及智能化巡检试点范围。
在变电方面,持续推广智能变电站建设,同步对老旧变电站进行智能化改造。推进变电站一次设备智能化,研发应用智能变压器、智能断路器等智能设备,构建变电设备状态监测平台,建立各环节高度融合的智能变电站技术体系。
在配电方面,有序推进配电自动化系统建设,差异化选择适合区域需求的配电自动化建设方案及技术路线,逐步提高不同地区配电自动化覆盖率,提升配电自动化系统与主网、营销等体系的信息共享水平,2020年实现国家电网公司各类供电区域配电自动化系统100%覆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