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页(http://www.cnwulian.net):深读《智能硬件产业创新发展专项行动》
工业和信息化部、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日前联合制定和发布了《智能硬件产业创新发展专项行动(2016-2018年)》(以下简称《专项行动》),明确了三年发展目标、五个重点领域、六类核心关键技术和四个重点应用领域。
《专项行动》要求到2018年,我国智能硬件全球市场占有率超过30%,产业规模超过5000亿元。在低功耗轻量级系统设计、低功耗广域智能物联、虚拟现实、智能人机交互、高性能运动与姿态控制等关键技术环节取得明显突破,培育一批行业领军上市企业。在国际主流生态中的参与度、贡献度和影响力明显提升,海外专利占比超过10%。建成标准开发、产品及应用检测、产业供给能力监测三大支撑平台,智能硬件标准化及公共服务能力达到国际先进水平。布局若干技术先进、特色突出、优势互补的高水平创新平台,创业创新支撑能力明显提升。智能工业传感器、智能PLC、智能无人系统等工业级智能硬件产品形成规模示范,带动生产效率提升20%以上。形成一批可复制、可推广的行业应用解决方案,产业便民、惠民成效显现。
首次明确“智能硬件”概念《专项行动》借鉴了国内互联网企业对智能硬件的描述,以及国际咨询机构对“智能连接产品”的界定方法,首次明确提出了“智能硬件”的定义。
《专项行动》指出,智能硬件是指具备信息采集、处理和连接能力,并可实现智能感知、交互、大数据服务等功能的新兴互联网终端产品,是 “互联网+” 人工智能的重要载体。
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作为《专项行动》起草工作组的牵头支撑单位,其专家认为,该定义一是具有较强的包容性,对产品的计算处理、应用服务提供能力不做过高要求,既包括类智能手机的复杂硬件产品,也包括智能腕带、智能纽扣等简单硬件产品,涉及大众消费、行业应用和工业生产多个领域;二是突出感知与交互能力的创新,体现与智能手机、平板电脑等传统智能终端的区别;三是强调服务是智能硬件产品的基本属性,尤其突出了与互联网、大数据结合的云端服务能力。同时,智能硬件也是“互联网+”人工智能的重要载体,指明了智能硬件将与互联网和人工智能产业技术、支持政策等紧密结合发展。专项行动中重点支持的智能穿戴设备、智能车载设备、智能医疗健康设备、智能服务机器人等产品,均为定义范围内的新兴、重点产品。任务重点涵盖三方面如今,智能硬件已经成为人工智能技术普及应用、便民惠民的重要载体,推进“互联网+”创新创业的主战场。尽管中国智能硬件产业已具备了一定的发展基础,但是需要指出的是,其发展仍需破解瓶颈性问题。因此,《专项行动》分别针对高端产品供给、核心技术创新和重点领域应用示范三方面设置重点任务,以智能硬件产品创新、技术研发牵引应用能力提升。
首先,《专项行动》要求,面向价值链高端环节提高智能硬件产品质量和品牌附加值,加强产品功能性、易用性、增值性设计能力,发展多元化、个性化、定制化供给模式,强化应用服务及商业模式创新,提升高端智能穿戴、智能车载、智能医疗健康、智能服务机器人及工业级智能硬件产品的供给能力。
《专项行动》主要从整机设计和生产角度出发,解决重点产品高端化和服务化问题,以丰富消费类智能硬件的品类和增值性,增强符合行业标准的智能硬件产品供给能力。工信部相关负责人表示,从支持方式来看,该任务将以产业标准引导、公共服务支撑方式为主,配合优秀解决方案的试点应用予以支持。
其次,《专项行动》要求,瞄准产业发展制高点,组织实施一批重点产业化创新工程,支持关键软硬件IP核开发和协同研发平台建设。掌握一批具有全局影响力、带动性强的智能硬件共性技术。加强国际产业交流合作,鼓励国内外企业开源或开放芯片、软件技术及解决方案等资源,构建开放生态,推动各类创新要素资源的聚集、交流、开放和共享。
智能硬件要实现更多的感知、交互等智能化功能,技术体系较智能手机更加复杂。重点任务二支持的低功耗软硬件和通信技术、智能感知、智能控制以及端云协同等智能硬件技术在产业整体发展中均起到基础性、关键性作用。工信部相关负责人指出,从支持方式来看,该任务将以国家级技术开发工程、工业转型升级专项等方式予以支持。
最后,《专项行动》要求,深入挖掘健康养老、教育、医疗、工业等领域智能硬件应用需求,加强重点领域智能化提升,推动智能硬件产品的集成应用和推广。
重点任务三推动智能硬件在养老、教育、医疗、工业等领域的融合应用,建立成熟可推广的解决方案,解决智能硬件在行业推广中存在的产业生态、数据打通等实际问题。工信部相关负责人认为,从支持方式上看,该任务将以区域试点、示范项目、试点城市等方式进行申报和支持,积累示范经验后予以全国性推广。
四方面保障目标实现为保障《专项行动》所提出的目标得以实现,工信部相关负责人表示,工信部将在政策资金支持、推动产业协同、建设创新体系和完善产业生态四方面开展相关工作。
一是在资金支持上,“互联网+”重大工程包、工业转型升级资金及专项建设基金三项国拨资金将有效支持技术研发和应用示范;鼓励以多元化的投融资方式支持“双创”发展。资金运用强调“因地制宜”原则,利用顶层规划和跨区域协同提高资金利用效率。
二是在产业协同上,强调以标准和检测服务为抓手着力加快产品和数据的互联互通、加强产品软硬件协同,提高产品用户体验,确保产品安全,推动产业链上下游的协同健康发展。
三是在创新体系上,支持优势地区的地方性“双创”平台,繁荣国内智能硬件创业创新环境。在推进建设北京中关村(000931,股吧)“智造大街”等创新创业平台的基础上,继续扩大示范省市、深化示范层次。以国家“芯火” 计划为牵引支持基础芯片领域的创业创新。
四是在产业生态上,以第三方服务为主,从产业运行监测平台、权威数据发布、产业联盟建设、知识产权布局、产业评测推广、公共数据开放、安全可控业务体系等方面着手,加强对产业的生态化支持。
(责任编辑:柯博文 HT006)
看全文
和讯网今天刊登了《深读《智能硬件产业创新发展专项行动》》一文,关于此事的更多报道,请在和讯财经客户端上阅读。
写评论已有条评论跟帖用户自律公约
提 交还可输入500字
最新评论
查看剩下100条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