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页(http://www.cnwulian.net):精简审批材料和流程 前置审批事项调整为后置 多部门联合办公提升效率 记者走访民营企业—— 政府高效服务 好处“实打实”
握奇公司展示的“异形”公交一卡通 摄/记者 刘畅
法制晚报讯 (记者 王思思) 深化改革促发展
本市深入推进“放管服”改革,并在近期出台多项措施,进一步清理规范政府行政审批、深化投资项目审批改革。这些改革措施落地后,企业是否因此而受益?昨日,《法制晚报》记者走进京城两大科技型民营企业——握奇公司和联东集团,发现“放管服”改革给民营企业带来了“实打实”的好处。
政府高效服务 减少审批流程
握奇公司是全球领先的数据安全解决方案提供商,产品包括公交卡、网银安全认证设备、高速公路ETC解决方案等。就连新加坡的智能交通系统,都出自这家公司之手。2015年,握奇公司营业额达17亿人民币。对于“放管服”,握奇副总裁郭天光感受最大的就是政府“门好进、脸好看”了。
作为高新科技企业,握奇每年需向政府申请扶持资金,“以前申请周期长,资金到账慢,相关手续繁杂。”郭天光透露,以前仅申请“出口贴息”一个项目,就需要4个月左右,“现在需要提供的申报材料少了1/4,大大减轻了工作负担。”郭天光表示,今年提交全部资料申报成功后,资金约2个月便发放到位,用时减半。
郭天光告诉记者,以前企业跟政府部门打交道,最头疼的就是需要反复跑腿,“每次只指出一个问题,最少要跑个三五趟才能把材料上交齐全。”而实施“放管服”改革以来,政府推行智能化办公,实施网上预约服务,这种“跑断腿”的情况就改变了。
“我们今年8月份进行股东结构变更时,就是先在网上预约变更事项,预约时一次性告知全部需提供资料,我们只要按照要求准备即可,省下了大量往返跑腿的时间。”郭天光表示,公司从向市商务委递送全部材料到拿到准许变更的批复,只用了3个工作日,“5个工作日之后,便在工商领到全新的企业营业执照。”
除了缩减审批流程外,政府还给民营企业提供了不少奖励政策。以“出口奖励”政策为例,企业每出口1美元政府便补贴1分钱,“这样企业每年能够多出30万至40万元的收入,正好年底给员工当福利。”郭天光说。
提升办事效率 不给企业设障
联东集团是集建筑模板、产业园区和投资业务为一体的多元化集团公司,目前主要在北京建设科技园区,在北京亦庄、通州永乐都有其自主的科技园区,并为入驻的科技型企业提供服务。
“民间投资主要关注两件事,一个是投资质量,另一个就是投资效率。效率就是金钱。”在联东投资集团常务副总裁梁环宇看来,全国投资效益最好的城市,北京是数一数二的,“北京市投资门槛很高,主管部门的眼界很高,这是非常好的事儿,可以拦住鱼龙混杂的企业。”
门槛高可以把住质量关,而后续的效率提升才能吸引更多的民间资本来投资。在跟政府“打交道”的过程中,梁环宇切实地感受到“放管服”带来的变化,“联东在顺义有个项目,想要打造成科技园区,在收购土地的过程中,明显感受到政府办事效率提高。”
梁环宇告诉记者,三年前联东开始逐步在顺义收购土地,“当时从项目申报、立项、审查,每一步都需要串联式报批,前一个项目没有批下来,工程就动不了,一环拖一环,有时候光审批就需要一年。”
梁环宇表示,实施“放管服”改革之后,许多前置审批事项调整为后置审批。此外,政府部门联合办公,也将办事效率提升了一个台阶,“以往一年才能走完的流程,现在几个月就可以搞定。”
多项措施并行 推进“放管服”
记者了解到,北京市一直深入推进“放管服”改革。8月底,市政府还召开电视电话会议,深入推进“放管服”改革工作。王安顺市长也调研了行政服务窗口单位,参加民营企业代表座谈会,对本市“放管服”改革工作再部署再落实。
自2012年以来,本市已先后精简511项审批事项,实现了国务院提出的“减少行政审批事项三分之一”的要求。同时,清理行政事业性收费、政府性基金87项,清理涉及北京市的职业资格许可和认定事项41项,将工商登记153项前置审批事项调整为后置审批事项。
目前,本市正进一步精简行政审批,推进行政审批事项、涉企收费事项等5个方面的清理。在此基础上,还酝酿建立健全5张清单,包括政府部门权力清单、责任清单等。
市工商联副主席郑勇男表示,“放管服”的推行让企业办事更容易、效率更高,让企业获得的信息更加快捷全面,让政府服务于企业更快地向前推行。
文/记者 王思思
(责任编辑: HN666)
看全文
和讯网今天刊登了《精简审批材料和流程 前置审批事项调整为后置 多部门联合办公提...》一文,关于此事的更多报道,请在和讯财经客户端上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