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系
我们
投稿
反馈
评论 返回
顶部

内容字号: 默认 大号超大号

段落设置: 段首缩进取消段首缩进

字体设置:切换到微软雅黑切换到宋体

高大上讲多了,来谈谈人工智能干过的奇葩事

2016-09-10 14:12 出处:互联网 人气: 评论(
完美国际残云岛任务 万里归乡奇闻录 万维一体穿透力 万象破解王 万宇豪个人资料 王牌兽魂师 王文沧简历 王者 琦琦 王紫潼整容 网通传奇yeqm 网文快捕背影家园

DeepMind希望通过研发能自学打游戏的人工智能,最后能让人工智能可以自学其他事情,比如无人驾驶中的人工智能就可以自主学习路况。这套系统可以学习49款经典像素游戏,比如《吃豆人》《弹珠台》,还可以学《星际争霸》这类比较复杂的游戏。

所以当修图应用加上人工智能,效果比网红用的要高大上许多。

1. 当选美评委

人工智能参与的这个活动叫做Beauty AI,今年才开始,但已经举办两届了。梳理下整个过程,你会发现这是个从动机、过程到结果都很奇葩的项目。

到目前为止,人工智能这个筐里多数是很高大上的东西,比如人工智能医疗、人工智能驾驶、人工智能理财等等,但也有一些所谓“非常规”的活动,模拟的不是人类做过的正经事。现在就让我们谈谈人工智能做过的“奇葩”工作:

抱着饭碗有可能丢的危机感,笔者打开了这个系统,出来的页面要求填写相关数据:

人工智能干的活有时候不仅不高大上,还很容易让人一头雾水,比如下面要说的拣黄瓜。

如果仅从文章细节上看,这个软文生成人工智能系统除了略夸张、不合宣传对象本身以外,其它方面还不错。只是笔者由此突然想到了一个大约2004年左右就有的东西:藏头诗生成器。如果写短新闻消息或者写这种模式化软文也叫人工智能,那自动生成藏头诗也应该算了。

通信世界网

于是笔者填了以下内容(这里事先声明,以下信息都是瞎编的;笔者也没有恋童癖,是真的有这类玛丽苏小说。详细信息可百度):

开箱子是什么鬼?这游戏又不是箱娘(笔者这么纯洁的人才不会告诉你箱娘是什么)。

据主办方介绍,之所以让人工智能当选美评委,是因为他们希望将来通过一张照片判断人的健康情况。他们认为,人的长相通常和健康程度成正比,所以人工智能可以从选美开始,逐渐学会判断人的健康状况。(这个……外貌天生不佳的人怎么办?)

人对美的标准是很主观的,所以主办方将美的标准细分,具体包括肤色、皱纹、性别、年龄段、脸部对称性及种族等因素。第二届开始,参与的人工智能算法有三种,均掌握深度神经网络技术。参赛人只要下载客户端,在里面上传自己不带妆、不戴眼镜、无胡须的脸部照片,最后经过三个人工智能“评委”的选择就可以了。

现在的人工智能在文字方面也是厉害,可以写新闻,据说将来还可以写小说,但你见过人工智能写软文吗?这个才是笔者写本盘点的最初动力。至于效果多惊(gao)人(xiao),往下看就知道。

当然因为不是人类写的文章,所以难免有些问题:

5. 写软文

这是某游戏媒体开发的人工智能系统,号称可以为游戏写宣传文案。他们告诉我们,“编辑”这个工种虽然有其存在意义,但已经过时了(笔者有一种不详的预感……)。他们要用新思维改造媒体,所以历时半年,利用线性回归、逻辑回归、决策树、支持向量机、朴素贝叶斯、K邻近算法、K-均值算法、随机森林等最新人工智能算法,开发了这款“宣传文案写作智能”。他们还宣称:这是游戏媒体的一次伟大革命。

这套系统的基础是神经网络技术和一种搜索算法——蒙特卡洛树搜索。这两种技术在AlphaGo下围棋时就得到了很好的应用。而研究人员将蒙特卡洛树搜索作了进一步修改,使得人工智能的表现能够尽量与人类玩家相似。并且如果人工智能在游戏里面获得高分,还能自动获得奖励。

目前第二届人工智能选美结果已经出炉,共分成五个年龄组公布。但是看了结果以后,笔者只能说,这不是我的审美,比如18-29岁青年组的。有道是奇图共欣赏,现将照片贴在下面:

点击“生成文章”以后,软文就出来了。内容在游戏宣传界有点模式化,但比起只会写短新闻的人工智能高明了不少,里面有大量细节:

日本的一名技术人员开发了一套人工智能系统,用来给黄瓜分门别类。开发者的父母以种黄瓜为生,但是为了给种出来的黄瓜定品级是十分麻烦的一件事。就像他们家,为了给自家黄瓜分到九类品级,需要大量的时间观察黄瓜的颜色、长短、粗细、纹理等等,费时费力,而且需要长时间的学习,没法临时雇人帮忙。

选美评委天天看照片也是枯燥,但人类还是给了人工智能放松的机会:玩游戏。

但目前为止,这套系统用于实践的准确率仅为70%,并且因为训练系统的照片分辨率太低,目前系统还不能分辨出黄瓜的颜色、纹理、小刺和刮痕等判断因素。目前这名技术人员正打算使用谷歌的云机器学习平台,改善他的人工智能系统。

人工智能有时候也能干点艺术家的活,不过下面这个有点奇怪:修图。乍一听起来感觉人工智能难道Low到跟修图网红一个级别了吗?不过我说一个跟人工智能有关的应用你可能会知道:Prisma。

2. 玩电子游戏

Prisma的人工智能首先学习了一些经典的绘画作品,提取出作品中隐藏的特征,然后把这些特征用到上传的图片上。其中,深度神经网络可以提取出高层次的特征,这样就可以为图片的内容和风格特征建模。

当图像编辑加上人工智能,效果十分惊人:只要几十秒就能出一幅油画作品了。前提是你的手机网络比较快,如果用的人多了,可能还会因为过载而要你重新上传。

4. 修图

这个其实是谷歌收购的人工智能公司DeepMind开发的一个项目,里面的人工智能系统可以自己学习如何玩游戏,还能打出很高的分数。

这样看来,让人工智能玩游戏不完全是来娱乐大众的行为,反而还是办正事了。

研究人员发现,在有些游戏中,人工智能的成绩和人类没有太大差别;但在《吃豆人》等游戏中,人工智能的得分可以超过人类玩家20倍。研究人员说,如果人工智能可以玩赛车游戏的话,将来这项技术有可能被用于无人驾驶。

看过了以后,相信你也可以说自己长相是“中等偏上”水平了。

3. 拣黄瓜

所以说,人工智能可以不用那么高大上,你还可以回家拿它孝敬父母。

其实,人工智能才是这款应用的基础。以前的修图应用都是简单地在原图上转换色调或者环境风格,或者是加上某种滤镜重叠图片,Prisma是仿照你上传的照片重新“画”了一幅画。它的背后正是利用了人工智能的深度神经网络。

今年来自俄罗斯的图像编辑应用Prisma红遍全球,之所以这么红,除了它的艺术风格很独特以外,还有一个重要原因是它在里面用上了人工智能技术,但人们往往会忽略这一点。

所以这名技术人员开发了一套可以分拣黄瓜的人工智能系统。他利用谷歌开源的TensorFlow平台,通过图像识别,再加上树莓派3(Raspberry Pi 3)的硬件,人工智能系统就这样做出来了。他给这套系统“喂”了7000张黄瓜照片,帮助人工智能学习黄瓜类别。

科技圈是个遍地风口的地方,这几年是人工智能(AI)当道。无论是大公司或者是创业者都想做那个最先飞起来的猪。人工智能是个很宽泛的概念,只要是能模拟人类意识和思维的东西都可以归到名下。所以各路人马纷纷出手,把人工智能彻底变成了什么都能往里装的筐。

分享给小伙伴们:
本文标签:

更多文章

相关文章

  • 蛮便宜网
  • 天猫内部优惠券网
  • Copyright © 2002-2011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