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页(http://www.cnwulian.net):上海市科技创新“十三五”规划解读
建设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需要不断强化财政作为国家治理基础和重要支柱的角色。加强整体性财政预算体系建设是提升创新治理能力的必然选择。整体性预算与传统预算不同,它强调以最终的公共服务目标为核心,加强信息与资源共享,通过整合中央和地方、政府与私人企业以及众多第三部门的力量与利益来拟定政府预算和计划。为此,《规划》明确提出要依托财政科技投入联动与统筹管理机制,加强各部门的创新投入与协同;吸引社会资本参与投资,形成风险收益共担机制;探索风险补偿、后补助、创业投资引导基金、天使投资引导基金、税收激励等多样化的创新支持方式,形成由市场选择产业技术路线、研发资金配置方向和研发主体的产业技术创新项目组织实施机制,加快形成围绕产业链部署创新链,围绕创新链完善资金链的良好局面。
建设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的核心是体制机制改革。《规划》不仅在宏观层次提出了建立适应科技创新规律的行政管理统筹协调机制,完善科技创新法规制度体系等方面的行动方略,在中观层次强调要进一步优化科技创新的财政投入机制,健全促进创新的政策体系,加强知识产权保护,推进公共数据资源开放;在微观层次上也更加强调完善科研项目组织管理机制,发挥第三方专业机构在科研项目管理与评价中的作用;在科研院所分类改革方面,重点突出建立现代科研院所治理体系,支持构建“价值观引领、章程式管理、机构式资助、第三方评估”的新型科研院所,探索建立面向国家战略和本市重大发展需求的科研院所联盟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