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页(http://www.cnwulian.net):《“十三五”国家科技创新规划》发布
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的《国家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纲要》提出,到2020年进入创新型国家行列、2030年跻身创新型国家前列、到2050年建成世界科技创新强国“三步走”目标。《“十三五”国家科技创新规划》作为进入创新型国家行列前制定的最后一个五年规划,它有何新特点?
规划在第11章提到充分发挥地方在区域创新中的主体作用,优化发展布局,创新体制机制,集成优势创新资源,着力打造区域创新高地,引领带动区域创新水平整体跃升。
对于参与全球创新治理,薛澜建议,一是完善开放机制,全方位引导资源流动和有效配置;二是在国家层面营造更好的环境和条件,包括吸引海外资源到中国建设创新中心,制定技术移民政策,加强科技合作等等;三是在全球科技创新治理,包括创新规则制定,知识产权保护,技术标准制定等方面,中国等发展中国家要发出自己的声音,确保拥有公平参与的机会;四是中国科学家要主动参与到国际科技创新和交流活动中。
■部署启动15个科技创新2030-重大项目
对此,中国工程院院士刘德培指出,有目标导向、有任务要求的研究,一般都是由需求驱动的,它所取得的成果能很快转化为现实生产力。但颠覆性的技术需要源头创新,源头创新可能经历多次失败,甚至被反复争论,最终创新的思维在碰撞中产生,这样的研究属于自由探索。自由探索的成果可能会催生新的学科,推动科学研究和经济社会发展,DNA双螺旋结构的发现就是自由探索的结果,这表明自由探索、学科交叉渗透会产生全新的动力。
■自由探索和目标导向应相辅相成
■全方位融入和布局全球创新网络
对此,清华大学公共管理学院院长薛澜认为,现在是全球化时代,任何一个体系都不能闭门造车,一定要全面开放,才能保证新的知识、新的人才全方位的流动,使得资源有效配置。不管是吸引海外人才归国创新,还是欢迎跨国公司在华设立研发机构,对丰富创新生态都有非常重要的作用。
科技部创新发展司司长许倞指出,这15个科技创新2030-重大项目是面向2030年的战略部署,在论证过程中的指导思想就是这两类项目要形成远近结合、梯次接续的格局。
许倞认为,重大专项对于提升国家在相关领域的技术进步、解决国家面临的重要问题发挥了突出作用。比如,面对埃博拉、寨卡病毒,中国能够率先或比较早的研制出病毒的防御疫苗,建立起快速反应机制,这得益于国家重大传染病防治专项的实施。他说,新的科技革命方兴未艾,生物、信息技术催生出新的业态和新的产业。瞄准未来新挑战,再部署一批体现国家重大战略意图的重大项目,既是对总结前面重大专项基础上的再发展,也是面向未来的一个新布局。今年年底,根据每个项目的特色,将抓紧启动这些新项目。 新华
“中国各地区域发展不均衡,要素布局、创新能力相差大,不可能齐步走,因此必须因地制宜营造有利于创新的环境,打造各具特色的区域创新体系。”吕薇说。
对此,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技术经济部部长吕薇认为,规划构建了分层次建设区域创新的体系。她分析说,比如对北京、上海等特大城市的部署是打造具有国际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第二个层次是要推动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和高新区创新发展,第三个层次就是建设带动性强的创新型省市和区域创新中心,第四个层面是系统推进全面创新改革试验。
规划第4章提出“十三五”期间,要在实施好已有国家科技重大专项的基础上,面向2030年再部署一批体现国家战略意图的重大科技项目。新部署的15个科技创新2030-重大项目包括量子通信、脑科学、深空探测等6个重大科技项目,以及大数据、智能制造和机器人、智能电网等9项重大工程。
[责任编辑:]
“自由探案和目标导向两个应该相辅相成。”刘德培说。
8月8日,国务院正式印发《“十三五”国家科技创新规划》(下称“规划”)。该规划是国务院确定的22个国家重点专项规划之一,对我国未来5年科技创新做了系统谋划和前瞻布局,是国家“十三五”规划纲要和《国家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纲要》的细化落实。近日,中国工程院院士刘德培、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技术经济部部长吕薇、清华大学公共管理学院院长薛澜等三位来自规划顾问组的专家,以及科技部创新发展司司长许倞对规划做了集中解读。
该规划共分8篇27章,从创新主体、创新基地、创新空间、创新网络、创新治理、创新生态六个方面提出建设国家创新体系的要求,并从构筑国家先发优势、增强原始创新能力、拓展创新发展空间、推进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全面深化科技体制改革、加强科普和创新文化建设等六个方面进行了系统部署。
规划在第14章提出坚持以全球视野谋划和推动创新,实施科技创新国际化战略,积极融入和主动布局全球创新网络,深度参与全球创新治理,全方位提升科技创新的国际化水平。
■分层次部署建设区域创新体系
规划第8章提出坚持鼓励自由探索和目标导向相结合,增强创新驱动源头供给,显著提升我国的科学地位和国际影响力。
规划提出12项主要指标,其中国家综合创新能力世界排名从现在的18位提升到第15位,科技进步贡献率从现在的55.3%提高到60%,知识密集型服务业增加值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由现在的15.6%提高到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