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页(http://www.cnwulian.net):800余人参加山东省机器人大赛 邹城欲打造智能装备产业聚集地
中国青年网邹城6月5日电(张长青 张云雷)6月4日,第四届山东省大学生机器人大赛在孟子故里邹城市隆重举行,29所省内高校的800余人参赛,“参赛人数、大赛规模均创历届之最”。
机器人大赛开幕式现场。中国青年网通讯员 吕卫锋摄
共青团山东省委学校部部长郑思洁、共青团济宁市委书记钟称生、邹城市委副书记朱瑞显、济宁市文广新局副局长徐伟、济宁市科协副主席金曙霞、济宁市教育局副县级督学刘运泰、共青团济宁市委副书记田卫锋、邹城市政府副市长刘刚及参赛部分高校相关负责人出席开幕式。郑思洁宣布大赛开幕。
据了解,本届机器人大赛由山东省委宣传部、省委高校工委、团省委、省教育厅、省文化厅、省科协、省学联主办,共青团济宁市委、邹城市人民政府承办,以“清洁能源”为主题,竞赛项目分为创意项目、表演项目及清洁能源项目三类。共有29所省内高校,145支队伍,800余人参赛,参赛人数、大赛规模均创历届之最。
参赛选手进行比赛。中国青年网通讯员 吕卫锋摄
其中,清洁能源项目为此次比赛的重头戏。初赛实行小组循环制比赛,复赛、半决赛、决赛实行淘汰制比赛。每支参赛队伍的参赛队员需要综合应用机械制图、电子电路、单片机、传感技术、自动控制、图像处理、计算机编程语言、电机拖动等多门学科的知识,设计制作自动机器人。机器人借助机械产生的动能,3分钟内在14米乘14米赛区内完成爬山坡、涉河流、穿弯道等预设任务和在风力发电区收集螺旋桨任务,最后到达目的区域,完成任务速度最快的为获胜方。
此外,本次赛事还将进行表演展示和机器人创意两个项目的比赛,表演项目为与生产生活相关的机器人或机械手,作品形式为模型或实物;机器人创意项目为与生产生活相关的机器人或机械手,作品形式则为3D模型或动画,根据机器人技术水平、创新性、完整性、趣味性、制作成本等综合因素进行评价。
据介绍,本届大赛旨在进一步培养大学生科技兴趣爱好和创新实践能力,加快推动山东省信息与自动化领域基础研究、高新技术发展与普及和智能装备产业快速发展。赛事的成功举办对于打造邹城文化品牌,弘扬传承优秀传统文化,推动和吸引更多的科技、人才、信息等资源要素向邹城集聚,加快智能装备产业发展、经济转型升级和提升城市影响力将起到积极地推动作用。
对此,朱瑞显表示:“比赛不仅为邹城了解前沿科技提供了难得机会,更为邹城人民带来了一场丰盛的科技盛宴,必将激发全市上下崇尚科学、追求创新的热情,推动机器人和智能装备产业的蓬勃发展。”
据悉,近年来,邹城市坚持把创新驱动、“四新”经济发展,作为经济增长新旧动能转换的重要抓手,把智能装备产业作为引领经济转型的支柱产业来培植,成立了智能机器人应用技术研究院,整合大学科技园、海外产业园等资源要素,加快推进智能装备产业园建设,全力打造国家级科技创新园区。目前,已引进落地了诺博泰机器人、游骑兵电控等一批智能装备制造项目,与德国库卡公司等行业巨头、北京航空航天大学等高等院校建立了合作关系,为加速形成技术、人才和资源优势,壮大机器人产业规模奠定了坚实基础。
自2014年以来,邹城市先后承办了两届国赛、一届省赛,大型赛事的相继成功举办,受到了参赛高校的一致好评,也吸引了更多的地方政府、高校、企业、媒体关注,有力地促进了智能机器人产业的产、学、研结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