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系
我们
投稿
反馈
评论 返回
顶部

内容字号: 默认 大号超大号

段落设置: 段首缩进取消段首缩进

字体设置:切换到微软雅黑切换到宋体

《福建

2016-07-09 14:07 出处:互联网 人气: 评论(
神雕之萧峰后人 龙腾宇内何宇天 我的天才相公 馨宜旗 洪荒玄冥曲 panemara 嗜血撒旦惹火妻 迷糊丫头穿越记 44ph.com 拈花郎 囚情妈咪

  一、《科技专项规划》出台背景

  十八大以来,科技工作呈现出新的发展局面,科技领域正在发生前所未有的深刻变化。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科技创新工作,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提出把创新摆在国家发展全局的核心位置,今年3月发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纲要》明确指出要“强化科技创新引领作用”,“深入推进大众创业万众创新”。

  经过多年持续积累,福建省科技实力实现整体跃升,科技体制改革取得突破,创新创业环境日益完善,创新型省份建设扎实推进,我省科技事业进入加速发展的历史新阶段。2014年,全省研究与试验发展经费投入355亿元,其中89.1%的投入由企业完成,全省综合科技进步水平居全国第13位,知识产权综合实力居全国第7位。

  “十三五”是中央支持福建进一步加快发展的重大战略机遇期,也是全面完成福建省中长期科技规划纲要部署和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的关键时期。面对新形势、新机遇、新挑战,为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增强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省份,根据《福建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纲要》的整体部署,在省委、省政府领导下,经筹备调研、评估征集、文本起草和征求意见,省科技厅牵头组织编制了《科技专项规划》。专项规划编制过程中,分管省领导非常重视,省政府多次召开专题会议研究,最终定稿。

  因此,《科技专项规划》的出台是我省贯彻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精神和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具体举措,对切实保障我省“十三五”规划的有效实施,推动建设机制活、产业优、百姓富、生态美的新福建具有重要意义。

  二、未来五年科技创新发展目标

  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推动科技创新为核心的全面创新。全省综合科技进步水平、高新技术产业化指数位居全国前列,两化融合发展指数保持全国前列,重点行业单位工业增加值能耗、物耗和污染物排放保持国内先进水平,区域科技创新体系更趋完善,创新创业活力显著增强,进入创新型省份行列。

  到2020年,实现以下主要指标:

  ——全社会研究与试验发展经费投入占全省地区生产总值的比重达2.0%以上。

  ——每万名劳动力中研发人员投入达63人年。

  ——科技进步贡献率达58%。

  ——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占全省地区生产总值的比重达16%。

  ——战略性新兴产业增加值占全省地区生产总值的比重达15%。

  ——每万人口发明专利拥有量达7.5件。

  ——技术市场交易总额累计达300亿元。

  ——高新技术企业达到3000家、创新型企业达到600家、科技小巨人领军企业1000家。

  ——省级以上重点(工程)实验室、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企业技术中心和产业技术研究院达到1540个、众创空间达到200家。

  三、未来五年科技创新发展主要任务

  围绕贯彻我省《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行动计划》,提升科技创新引领能力,完善区域创新体系,推动自主创新、协同创新、融合创新,打造产业升级版,《科技专项规划》提出了“五新三双”共8项具体任务。

  (一)“五新”

  “五新”就是:新产业、新技术、新平台、新业态、新模式。

  ——支撑新产业发展:从新一代信息技术、新材料、高端装备制造、节能环保、新能源、生物与新医药、海洋高新、现代服务业、现代特色农业等9个新兴产业领域提出了发展方向与重点。包括:发展集成电路产业,加快新一代通信网络系统设备等研发生产,做强软件业;发展稀土永磁等高性能稀土功能材料,建设国家级特种陶瓷材料生产研发基地;培育发展先进轨道交通装备、伺服装置和控制系统、工业机器人等高端装备;发展高效节能锅炉窑炉自动化控制等工业节能设备,以及高效照明、节能汽车等节能产品;打造国家级光伏产业基地,推动大功率、高能量动力锂电池核心技术研发和产业化;发展生物制药业和生物制品业,鼓励医疗器械高端化发展;做强高技术船舶和海洋工程装备产业,加大海洋资源开发;推动生活性服务业向精细化和高品质转变,加快文化创意产业发展;提升设施及农业智能化装备水平,建立现代农业可持续发展技术体系等。

  ――加强新技术研发:从加快掌握关键核心技术、积极研发前沿新兴技术、强化基础研究需求导向、有效推动技术成果转化、加强知识产权运用保护和标准制定等5个方面提出了发展方向与重点。包括:研究制定重点产业技术创新路线,组织实施工业强基、特色现代农业、社会发展等领域重大技术攻关;跟踪国际科技前沿,支持开展石墨烯、北斗导航及应用、3D材料打印、人工智能、虚拟现实显示产品等新兴技术的研发和产业化;组织开展固体表面物理化学、激光晶体材料、应激细胞生物学、分子育种、特色水产养殖、亚热带生态系统等我省优势特色学科领域基础研究;拓展提升“中国?海峡项目成果交易会”、“6?18虚拟研究院”、国家技术转移海峡中心的平台功能,加快中科院科研成果在福建落地转化;开展知识产权强省建设试点,抓好知识产权强市、强县、强企试点示范等。

  ——推进新平台构建:从提升创新创业服务功能出发,提出自主研发、产业协同、创新创业支撑、技术交流合作等四方面科技创新平台建设重点。包括:实施“五个一批”平台建设工程,即建设一批重大研发机构、一批高校高水平科研机构、一批龙头企业研发中心、一批新型创新创业孵化平台和一批技术转移转化中心;支持行业领军企业联合科研院所、高校等组建区域性制造业创新中心,鼓励企业建立院士专家工作站,建设省级科技思想库,组建产学研创新联盟;改造提升虚拟研究院产业技术分院,加强众创空间、孵化器、 和“星创天地”建设,推动高校院所资源向小微企业和创业者开放共享;推进中以等“一带一路”建设的双边或多边政府间科技合作,深化闽台、泛珠三角区域等科技合作与交流,

  促进高新技术在福建落地转化等。

  ——加快新业态培育:从加速推进“互联网+”、制造业服务化、云服务业、跨界融合等方面提出新业态培育重点。包括:组织实施“互联网+”重大工程,培育工业互联网、智能电网、互联网教育、个性化诊疗、互联网金融等新业态;发展面向智能制造的信息技术服务业,壮大面向研发设计、技术转移、知识产权、科技资讯等的科技服务业;支持传统信息技术企业向云计算产品和服务提供商转型,推动云计算与物联网、移动互联网等技术和服务的融合发展与创新应用;引导企业树立跨界发展理念,在传统产品中融入新一代信息技术、节能环保等新元素,发展智慧化、绿色化、健康化、社交化的新业态等。

分享给小伙伴们:
本文标签:

更多文章

相关文章

  • 蛮便宜网
  • 天猫内部优惠券网
  • Copyright © 2002-2011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