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页(http://www.cnwulian.net):海峡创新2022年半年度董事会经营评述
(三)行业格局和趋势 报告期内,公司主营业务未发生重大变化,公司坚定聚焦智慧城市和智慧医疗的发展战略,智慧城市是公司目前的主要业务板块,智慧医疗是公司未来发展的战略产业;同时,公司继续推动处置与公司主业无关的投资项目和资产。 报告期内,公司持续优化智慧城市的业务结构,在发挥“11甲资质”优势的基础上,以新基建、数字经济、应急安全等战略新兴产业为重要载体,在IDC、韧性城市、智慧交通等重点领域持续拓展。 (一)主要业务
海峡创新(300300)2022年半年度董事会经营评述内容如下:
公司深耕智慧城市领域20年,在智慧城市建设领域积累了丰富的项目经验,拥有深厚的行业积淀。公司累计参与上千项智慧工程项目,业务链涵盖信息化和智能化的规划咨询、工程设计、平台开发、系统设备采购、施工和集成调试、项目管理及运维增值服务的全过程。公司拥有工程领域“11甲”资质和稳定完善的业务体系,为公司智慧城市业务的持续发展保驾续航。目前,公司智慧城市板块以新基建、数字经济、应急安全等战略新兴产业为重要载体,在IDC、物联网、城市大脑、韧性城市、智慧文旅、智慧交通等重点领域持续拓展,助力产业数字化转型。 1、智慧城市 2、智慧医疗 报告期内,疫情对公司影城板块影响较大,公司对部分影院资产进行了处置。关注同花顺财经(ths518),获取更多机会
受疫情常态化影响,公司影城板块业绩不及预期。报告期内,公司对影城板块现有项目进行梳理与优化,后续将视行业发展情况进行处置。一、报告期内公司从事的主要业务
国家“十四五”规划纲要提出,我国将展开智慧医疗等领域的试点示范,推进学校、医院、养老院等公共服务机构资源数字化,加大开放共享和应用力度。在经历疫情的考验后,互联网医疗在促进数字医疗业务深层次产业体系构建的作用进一步凸显,并在一定程度上重构医药健康产业的区域格局。目前,国内疫情的防控形势依然严峻,互联网诊疗服务有助于常态化疫情防控工作,为公司智慧医疗业务提供更多业务合作模式与业务发展机会。二、核心竞争力分析 公司深耕智慧城市领域20年,业务涵盖信息化和智能化的全过程,具有良好的业务资质、技术研发、国资控股及区位等优势,同时建立了良好的品牌知名度。 1、业务资质优势 业务资质代表了企业技术上的实力,同时也是一种技术壁垒。公司凭借大量的资质优势及丰富的案例优势,克服了发展中遇到的技术壁垒,已经成为领先的新型智慧城市服务商,并拥有11项壹级或者甲级资质。报告期内,公司成功获批了软件成熟度模型最高级别“CMMI5级资质”。公司累计参与上千项智慧城市项目的建设,业务领域涉及IDC、智慧应急、智慧交通、韧性城市等模块,雄厚的资质条件为公司未来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2、技术研发和人才优势 公司高度重视技术研发与创新,不断加大技术研发力度。截至报告期末,公司共拥有12项发明专利、37项实用新型专利及301项软件著作权。公司拥有先进的技术应用和解决方案创新能力,面对行业客户不同场景下的应用需求,积极融合创新技术,不断完善应用解决方案,致力于为行业提供优质、可靠、成熟的软硬件产品和系统集成方案,推动智慧城市及智慧医疗领域的科技成果快速转化。公司坚持“以人为本”,建立了一套行之有效的人才引进、培养、使用机制,不断强化员工能力素质建设,打造出一支勤勉务实、积极进取的管理团队,保障公司发展战略实施,促进公司健康、稳定、持续发展。 3、生态融合优势 公司利用现有的渠道、流量等资源体系优势,发挥强大的数据和产业生态整合能力,赋能公司产业发展。公司积极拓宽智慧城市新内涵,搭建公司智慧城市业务发展的生态系统,与国内外一流的学术研究机构及行业内领军企业开展合作,同构“共创、共建、共生、共长”的协同发展的智库及产业生态。报告期内,公司与超聚变数字技术有限公司等相继达成战略合作,同时公司与中国能源建设集团浙江省电力设计院有限公司、浙江浙大中控信息技术有限公司、北京航天长峰(600855)科技工业集团有限公司和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等行业领先企业保持长效沟通,在数字产业、IDC等领域共同推进,实现共赢。 4、国资控股及区位优势 2021年4月25日,公司注册地址迁至平潭综合实验区,平潭是“因台而设,因台而特”的国家级综合实验区,而公司作为目前平潭国资控股的唯一一家上市公司,是平潭产业发展战略的重要实施平台,也是落实承接两岸融合国家战略目标的重要平台。作为新型智慧城市服务商,未来公司将紧抓平潭“十四五”规划的发展机遇,积极参与到福建省数字信息基础设施“强基”行动、数字经济核心产业规模能级提升行动、数字经济新业态新模式培育行动等项目中,以新基建、数字经济等战略新兴产业为重要载体,积极参与平潭全域5G建设、新型智慧岛、国际旅游岛、国际医美健康岛、国家离岸数据中心、云计算专区与信息保税港等项目建设,助力平潭打造两岸数字经济融合发展示范区。三、公司面临的风险和应对措施 1、外部环境及市场竞争风险 智慧城市建设相关行业与国家宏观经济运行状况、行业政策密切相关,在后疫情时代,行业市场竞争更加激烈,若公司无法适应宏观外部环境、行业政策调整,将对公司业务开展及经营产生一定风险。国内疫情的防控形势依然严峻,对公司新业务开拓、部分业务的开展推进、资金回款等产生不利影响。随着智慧城市行业的不断发展,智慧城市市场需求的持续扩张,公司迎来更多发展机会的同时也面临着不断加剧的竞争压力。未来公司将不断提高运营能力,科学做好行业及市场研判工作,合理布局前瞻性细分领域,提高专业技术水平、扩大公司市场品牌影响。 2、新领域开拓风险 在坚定聚焦主业的基础上,公司及时追踪国家政策和行业导向,瞄准主业细分领域,积极探索和开拓新业务。但新业务、新领域的开拓具有较大的不确定性,存在新业务发展不及预期的风险。未来公司将继续加强对国家政策导向的研究和最新行业动态的跟踪,全方位深入考察和把握新业务开发的可行性和市场适应性,及时调整新领域开拓策略,克服在新领域开拓过程中产生的不利因素,发挥公司的各种优势力量,尽快完成在新领域从“新人”到“领军者”的角色转换。 3、投资业务风险 公司投资项目较多且地域分布较广,部分投资项目与公司的主业关联性较小,在增加公司未来潜在收益的同时,也考验着公司的投后管理能力。受被投资企业经营情况、资本市场、公司投资管理决策等多方面因素的影响,公司投资业务可能存在金融资产公允价值波动风险、减值风险及投资项目退出风险,进而导致对公司利润产生不确定性影响。未来,公司将不断完善并严格执行投资管理制度,进一步规范投资决策、决策执行、投后管理、投资退出等流程,提高投资业务的专业性及对投资业务风险把控的前瞻性。 4、应收账款风险 公司应收款项主要系智慧城市项目款,主要客户为政府或大型企业,应收账款回款较有保障。但随着部分应收账款的账龄和数额增加,将会降低资金周转速度与运营效率,易造成公司资产负债率过高,可能面临一定的坏账损失及阶段性现金流动性风险。为加强应收账款的管理,公司将从风险控制的角度,调整优化公司的业务策略,加大合同管理监督检查力度,通过全面、细致地审查合同,充分发挥公司合同管理制度的作用,采用事前预防、事中控制、事后监督的策略,化解企业财务风险,加强合同执行全流程中应收账款的管理和监控,加强应收账款追款责任制实施力度、加大对业务部门销售回款率的考核力度,完善对账期较长的应收账款的催收和清理流程,逐步降低应收账款发生坏账损失的风险。 5、人才竞争及流失风险 人才是第一生产力,企业无人则止。企业的生存发展离不开人才的支持,企业关键人才掌握企业核心业务和关键技术,对企业的生存与发展产生深远影响。随着公司业务布局的强化拓展以及行业竞争的不断加剧,且新业务开拓存在较大的试错风险,公司存在核心研发人员及管理人员因业务结构变化而出现调整及流失的风险。未来,公司将通过推进管理体制的变革,运用科学的人才管理策略,制定公正、合理的绩效考核制度,加强企业文化建设,增强关键人才的主人翁意识,提高公司对高素质人才的吸引力,建立稳定、高效的人才队伍,更好满足企业发展对人才的需求。 近年来,数字经济已逐渐成为全球经济增长的重要引擎。2021年12月国务院印发《“十四五”数字经济发展规划》,指出数字经济是以数据资源为生产要素,现代信息网络为重要载体,引导资源发挥作用,推动生产力发展,优化经济结构的新型经济形态,将推动生产方式、生活方式和治理方式的深刻变革。2022年政府工作报告中也提出:建设数字信息基础设施,推进5G规模化应用,促进产业数字化转型,发展智慧城市、数字乡村;完善数字经济治理,释放数据要素潜力,更好赋能经济发展、丰富人民生活。当前“东数西算”等数字经济建设已初见成效,整体发展空间较大,未来将带动IT设备制造、信息通信、基础软件等多个产业链的快速发展,为公司带来新的发展机遇。 公司明确智慧医疗是公司未来发展的战略产业,并梳理适合公司目前现状的智慧医疗产业的发展模式。公司积极推进互联网医院在数字医疗领域的业务布局与项目落地,并通过合资或者业务合作的模式,多方面着手打造“中外远程医联体”;未来将结合公司实际,引进具有市场竞争力的海外高端医疗产品及服务,并将充分利用好平潭的对台特殊区位优势,发展康养等大健康产业,依托“台医通”等互联网医疗平台,促进两岸在医疗领域的深度融合。 2022年上半年,公司坚定聚焦主业战略,持续深耕智慧城市领域,延展其广度和深度,不断优化业务版图,持续强化人才队伍建设和资质建设,使得公司综合竞争力获得提升。同时,公司持续推进智慧医疗业务发展,利用互联网医院平台打造基于互联网和大数据驱动的跨境医疗闭环体系。报告期内,公司实现营业收入6569.05万元,实现归属于母公司的净亏损6082.38万元。 公司旗下投资参股公司包括蜂助手、XynomicPharmaceuticalsHoldings,Inc.(徐诺药业)、MCAC等公司。蜂助手已通过深交所创业板上市委员会审核,并向中国证监会提交注册申请;报告期内,公司对投资项目进行梳理和优化,先后退出汉鼎金控、汉鼎融资租赁、极光大数据、微贷网(部分)。未来,公司将持续聚焦主业,进一步推进相关投资项目退出的进度。 (二)主营业务分析 报告期内,公司持续推进重大项目的建设闭环;充分联动行业及区域合作伙伴,对接福建、浙江、甘肃、广东、江苏、湖北等地的潜在合作项目,积极开拓商机,促使项目落地建设;公司与超聚变数字技术有限公司等签署战略合作协议,加强在相关领域、业务的战略合作,为新兴产业发展注入强大的“数字动力”,争取与行业内优质头部企业同构“共创、共建、共生、共长”的产业生态,推进实现合作共赢,提升公司在智慧产业中的市场竞争力。 智慧医疗是公司未来重点培育的战略产业,也是公司第二增长曲线培养的重点方向。报告期内,公司本着“扎根平潭,面向福建、辐射全国”的战略布局,充分发挥平潭对台的特殊区位优势,积极引进台湾地区先进的医疗服务;公司充分利用以色列海外医疗资源,开展全方位多维度合作,加强中以双方国际医疗合作,积极打造医疗行业专业技术壁垒,完善智慧医疗产业链布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