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页(http://www.cnwulian.net):“物联网+大数据” 数字农业助力晚稻栽插
央视网消息:眼下,江西进入了晚稻栽插的繁忙期。当地依托“物联网+大数据”等数字农业技术助力晚稻栽插,让种地更智慧、更高效。
在江西省余干县,随着80多万亩的早稻收割完毕,农民们正在进行晚稻栽插工作。与往年不同,今年,农户们对新购置的农机进行物联网终端的安装。有了定位、传输、记录功能的装备可以完全代替农机手,只需要设定好参数,无人驾驶播种机就能进行标准化作业,误差不超过两厘米。
物联网不仅仅运用在农机上,在余干县三平村,3000多亩的高标准农田完成了数字化管理建设。分布在各个田块的100多个监测设备实时将虫情、苗情等动态信息传回指挥调度系统,利于农户精准作业,大大提高田间管理效率。
今年,江西省投资2亿元持续推进大数据平台建设,新建农业物联网示范基地100个,精准提升农业生产效率。
文章关键词:大数,数字,联网,农业,田野 责编:邵恰
5034
换一换
近年来,孟州市坚持市场导向,积极探索创新,聚焦服务小农户,以社会化服务项目为抓手,引导培育社会化服务组织开展纵向联合,探索多组织合作,打造社会化服务组织全产业链服务。
7月29日,记者从省政府新闻办举行的上半年河南省经济运行情况第五场新闻发布会上获悉,上半年,我省第一产业增加值2355.52亿元、增长4.5%,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8091元、增长5.1%。
为加快推动数字技术和能源技术融合创新,以数字化转型助推能源行业绿色低碳发展,加快构建清洁低碳安全高效的能源体系,7月29日,由2022全球数字经济大会组委会主办,国网数科控股公司、中国能源研究会承办的2022全球数字经济大会“数字能源与碳达
近日,俄罗斯工程院古谢夫院长发来贺信,祝贺河南省农业工程学会理事长张全国教授当选俄罗斯工程院外籍院士、河南省农业工程学会成为俄罗斯工程院团体会员单位,对河南省农业工程学会在农业工程领域做出的杰出贡献表示高度肯定,并希望为中俄两国的持续发展开展创造性和富有成效的科学和技术合作。
记者从今天(7月29日)上午召开的 2022年上半年河南省经济运行情况系列第五场新闻发布会上了解到,上半年,第一产业增加值2355.52亿元、增长4.5%,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8091元、增长5.1%。
《思想的田野》河南篇——中原更出彩
去年年上半年,荥阳市供电公司累计消耗23813.6时户数,户均停电时长3.91小时。通过配自系统和配电自愈示范区的建设,今年上半年,荥阳市供电公司累计消耗9096.8时户数,同比下降61.8%,年累计户均停电时长1.272小时,供电可靠性显著提升。
7月21日,阿里云在北京正式发布超融合数字孪生平台。这个平台可以将感知、仿真、控制、可视等四域数据进行融合和计算,保障孪生世界中分析推演的速度和准确性,并在相对应的真实世界场景中实现业务价值。
一起来看!
近年来,数字技术创新和迭代速度明显加快,在提高社会生产力、优化资源配置的同时,也带来一些新问题新挑战,迫切需要对数字化发展进行治理,营造良好数字生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