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系
我们
投稿
反馈
评论 返回
顶部

内容字号: 默认 大号超大号

段落设置: 段首缩进取消段首缩进

字体设置:切换到微软雅黑切换到宋体

2022 Robotaxi出行报告:近半数用户对自动驾驶出租车缺乏认知,

2022-07-15 19:40 出处:互联网 人气: 评论(
世界坦克排名 回合制网游大全 国内杀毒软件排名 日本av明星 世界上最搞笑的笑话 幸福指数排名

每经记者 孙磊    每经编辑 裴健如

当下,以自动驾驶为代表的科技大潮正推动交通出行领域发生变革。

据前瞻产业研究院发布的《无人驾驶汽车行业发展前景预测与投资战略规划分析报告 》数据显示,2035年自动驾驶汽车将成为新车销售主流,自动驾驶将对人类出行方式产生深远影响。

其中,自动驾驶出租车(Robotaxi)逐渐成为出行领域的新星。据了解,自动驾驶出租车可以提高公路安全性,并构成交通的组成部分,车载传感器将能够与智能交通系统协同运行,对交叉路口的车流进行优化从而缓解交通压力。

那么,当前消费者对Robotaxi是否了解?又是否体验过这一新的出行方式?日前,《每日经济新闻》与腾讯汽车针对上述问题联合推出了“2022自动驾驶出租车使用意向问卷调查(以下简称调查问卷)”。调查问卷结果显示,当下,用户端对Robotaxi的了解还有待提升,但对该技术的未来发展充满期待。

接近半数用户尚不了解Robotaxi

2022年,是自动驾驶迎来“拐点”的一年。在新能源汽车智能化迅速发展的背景下,自动驾驶技术也迎来了快速发展的契机,无人出租车、无人配送车、无人环卫车等都在加速落地。

对于Robotaxi行业,此次调查问卷显示,有12.8%的用户非常了解Robotaxi;46.8%的用户不了解Robotaxi;对于Robotaxi了解程度一般的用户占比为40.4%。从结果来看,公众对Robotaxi的了解还处于初步阶段。

图片来源:腾讯问卷

毕马威中国汽车行业主管合伙人Norbert Meyring认为,Robotaxi将在2030年左右实现大规模商业化,其中ADAS(高级驾驶辅助系统)技术是自动驾驶商业化重要基石,而ADAS早期用户群和消费电子产品早期用户群有很大的重合。

调查问卷结果显示,在对Robotaxi非常了解的用户中,有25%的用户年龄在25~30岁;对Robotaxi了解程度一般的用户中有47.4%的年龄在31~40岁,而这也说明本次调查结果与上述结论基本一致。

值得一提的是,Robotaxi是自动驾驶商业化落地的方向之一,国内不少自动驾驶公司比如百度、小马智行也已开启了商业化运营,在限定的运营区内,人们可以像平时打出租车一样选择Robotaxi出行。不过,从问卷调查结果来看,有92.6%的用户并未乘坐过Robotaxi。

与此同时,问卷调查结果显示,有42.6%的用户仅在为体验新鲜事物或尝鲜的情况下使用Robotaxi。“要是不因为想体验一下新技术,以及有段时间可以免费体验,我不太会选择自动驾驶出租车出行。”北京市经开区一位居民告诉《每日经济新闻》记者,当前,Robotaxi相比传统出租车并没有太大优势。

图片来源:腾讯问卷

在体验过Robotaxi的用户中,不乏体验过多次的用户,甚至有超90%的用户对使用Robotaxi感到满意,并愿意推荐给其他人使用。

对于目前正在运营的Robotaxi企业,有73.4%的用户表示了解百度提供的Robotaxi服务,而知道小马智行、上汽享道、文远知行、蘑菇车联提供Robotaxi服务的用户占比分别为25.5%、18.1%、10.6%和10.6%。

图片来源:腾讯问卷

值得一提的是,上述调查结果也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Robotaxi玩家当前业务覆盖的城市数目。中信建投研报显示,百度目前已在北京、长沙、沧州等27个城市布局了Robotaxi业务;小马智行则在广州、北京、上海、美国加州开始了Robotaxi的运营。

技术安全问题最受关注

从调查问卷结果来看,89.4%的用户认为技术安全问题是困扰其使用Robotaxi的主要问题。“自动驾驶出租车我是不敢坐,车辆和涉及到人生命安全的东西还是我自己掌控比较好。”上述北京市经开区市民告诉记者。

图片来源:腾讯问卷

小马智行联合创始人兼CTO楼天城在一次名为《自动驾驶重塑未来交通:打造Robotaxi商业化生态,为行业赋能》的演讲中表示,在技术层面上,Robotaxi目前主要面临着两个难点:第一个难点是自动驾驶技术的安全性;第二个难点是运营车辆的稳定性。

但这两个难点并不是自动驾驶技术公司单方就能解决的,想要顺利推进自动驾驶服务,需要建立良好的合作生态,包括汽车OEM的支持。据了解,Robotaxi玩家在市场的参与模式主要有两种:单打独斗派和“自动驾驶科技公司+OEM+出行平台”的合作模式。

目前,元戎启行、Momenta、小马智行、文远知行均选择了后者的三方合作模式布局Robotaxi市场。这种合作模式的好处是三方共担风险,每一方都负责自己最擅长的部分,效率更高,能够更快推进市场;缺点是不同公司的技术、理念、长板都存在差异,三方需要不断磨合。

在这样的背景下,Robotaxi发生事故后,责任的划分问题成为了关注的焦点。对此,在本次调查问卷的受访者中,有52.3%的用户认为,自动驾驶软件技术企业应对事故负责;有12.8%的用户认为,出行平台应对事故负责;8.5%的用户认为,汽车OEM应对事故负责。

图片来源:腾讯问卷

除技术安全问题的困扰之外,有41.5%的用户表示,与传统出租车相比,APP的复杂操作也是其在使用Robotaxi时担心的问题。而30.9%的用户认为,人多车少的搭乘困难问题会困扰其使用Robotaxi。

“APP打车和派单服务同样是Robotaxi的核心问题。”一位不具名的小马智行员工认为,Robotaxi短期内可能在这方面没有成熟的网约车服务好用,但长期来说肯定需要做到一致水平。

目前Robotaxi更像公交车,只能在固定的站点上下车,这意味着Robotaxi的路线以及工作模式比较死板,远不如当前的网约车操作灵活。

分享给小伙伴们:
本文标签:

更多文章

相关文章

  • 蛮便宜网
  • 天猫内部优惠券网
  • Copyright © 2002-2011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