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页(http://www.cnwulian.net):物联网与碳中和专题论坛暨达实智能上市12周年庆典圆满落幕
6月2日下午,“物联网与碳中和专题论坛暨达实智能(002421)上市12周年庆典”在达实大厦盛大举行,本次活动采取线下论坛与线上同步直播的方式,来自深圳市住房和建设局、深圳市生态环境局应对气候变化处、深圳市建筑工务署、深圳排放权交易所、深圳市国际低碳论坛发展中心、深创投、投控资本、深圳市南山机关事务局、华为、香港华侨城等企事业单位及组织协会的90余位领导和嘉宾莅临现场参加,并吸引了近6000人次的线上直播观看。
活动现场
1
专题论坛,探讨“双碳”目标下企业发展之道
活动伊始,达实智能董事长刘磅、深圳市生态环境局应对气候变化处处长谭清良、深圳市建筑工务署设计管理中心主任邢云梁上台致辞,正式拉开“物联网与碳中和专题论坛暨达实智能上市12周年庆典”的序幕。
技术演示环节,达实智能研发中心袁宜峰博士现场讲解了如何借助达实AIoT智能物联网管控平台实现对大厦内近20000个设备的集中管控,从而帮助达实大厦实现低碳运行,包括机房控制、照明远程控制和时间表控制相结合的技术节能,以及变压器关闭、峰值分析、通风器及末端用冷分析、楼层能耗排名、设备不合理运行即时提醒的管理节能应用,通过技术节能和管理节能的联合应用,达实大厦相比同类型大厦能耗降低25%。
达实智能研发中心袁宜峰博士技术演示
在整个活动的重磅环节——专题论坛,达实智能创始人、董事长刘磅,深圳市原副市长、哈尔滨工业大学(深圳)经济管理学院唐杰教授,世界低碳城市联盟主席、清华大学碳中和研究中心主任孔英教授,深圳排放权交易所总经理刘洋依次发表主题演讲,聚焦物联网与碳中和,从宏观政策、技术探索、社会实践等多维度解读“双碳”目标下企业的发展经营之道。
达实智能基于物联网技术在低碳领域的探索与实践
刘磅董事长通过回顾达实的发展历程、公司上市12周年的节能实践,介绍了达实在节能低碳领域的产品、技术积累,持续探索和未来展望,重点讲解了达实服务深圳市民中心的节能案例:以22万平米带动深圳1400万平米公共机构节能改造,截止当前,累计节约电量2247万kWh,折合节约标准煤8988吨,减少二氧化碳排放22403吨。
谈及达实物联网技术在低碳领域的实践与展望,刘磅董事长表示:“达实智能响应国家“2030年实现碳达峰,2060年实现碳中和”的宏观战略,深耕建筑节能领域20余载,为社会提供建筑节能解决方案,通过科技力量助力低碳发展。过去十年,达实通过技术创新实现了设备节能;未来十年,达实将通过技术创新实现管理节能。”
达实智能创始人、董事长刘磅
深圳碳达峰计划和结构改革
唐杰教授通过深圳与国内外城市关于二氧化碳排放强度、人均二氧化碳排放强度的对比,阐述了深圳市碳达峰的发展现况,重点介绍了人口增长、经济增长、产业机构升级、能源结构等影响深圳碳排放因素的贡献率(2010年-2020年),并提出大力发展现代服务业、做优做强制造业实现碳排放达峰、能源结构低碳化、技术结构升级推进能源结构调整和绿色低碳技术创新的深圳碳达峰发展战略。
谈及碳达峰,唐杰教授表示:“碳排放达峰不是某一时点碳排放数值,是阶段性的碳排放总量趋于稳定,称之为碳排放达峰的平台期。从深圳实践看,结构升级不可能一帆风顺,仍有可能出现一定碳排放量的波动。要坚持高质量发展,坚持推动产业结构升级不放松,保持年度碳排放指标具有一定弹性,经过或长或短的平台期转向碳排放总量下降。”
深圳市原副市长、哈尔滨工业大学(深圳)经济管理学院唐杰教授
双碳战略下企业可持续之道
孔英教授从双碳战略的本质出发,详细讲解了制造行业和能源行业的双碳机遇,并分享了企业的可持续发展之道,包括重构企业战略管理、企业价值体系和企业形象等内容。
谈及双碳战略,孔英教授表示:“双碳战略的要求是在经济发展保持一定增速的前提下,降低碳排放和加大碳吸收;双碳战略的本质是低碳可持续发展,以解决我国当前主要矛盾;而在能源结构调整的同时要解决好三大问题,包含不可再生资源的价值提升、已使用资源的保值增值和可再生资源的价值实现。”
清华大学碳中和研究中心主任孔英教授
碳交易助力企业实现碳达峰碳中和
刘洋总经理通过分析能源环境、气候变化等客观存在的问题,总结了企事业单位、地方政府和居民生活所面临的不同层面压力与危机,详细介绍了碳交易市场化机制和碳中和认证,并阐述了企业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的具体路径和现实意义。
谈及深圳碳市场,刘洋总经理表示:“深圳碳市场是我国乃至发展中国家第一个强制碳市场,积极探索粤港澳大湾区的统一碳市场建设工作,发挥先行示范区区位优势,与港澳形成联动,展现经济特区智慧与勇气。深圳碳市场也是目前国内唯一允许境外投资者直接参与的碳交易市场,积极践行《巴黎协定》关于全球碳交易机制整合的倡议,成为链接全球碳市场的重要支点,开启共建全球碳市场的新篇章。”
深圳排放权交易所总经理刘洋
2
战略合作,落实企业碳中和具体实践
本次活动中,在现场90余位领导和嘉宾的见证下,达实智能与深圳市国际低碳论坛发展中心、深圳排放权交易所、清华大学深圳研究生院、中国建筑科学研究院签订了关于低碳减排领域的战略合作协议,积极落实作为科技企业的碳中和具体实践。
高效制冷机房温室气体减排方法学研究合作协议
深圳排放权交易所&清华大学深圳研究生院&中国建筑科学研究院&达实智能
深圳排放权交易所有限公司总经理刘洋、清华大学深圳国际研究生院碳中和研究中心主任孔英教授、中国建筑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副总经理冯超、达实智能董事副总裁吕枫作为四方代表上台签署《高效制冷机房温室气体减排方法学研究合作协议》,该协议是由达实智能发起,结合达实大厦超高效冷站和节能项目的建设实践,四方协作基于各自的核心技术和学术资源,共同开展高效制冷机房温室气体减排方法学研究。
通过该协议的签订,一方面补齐深圳碳普惠体系在建筑节能领域的短板,另一方面,形成碳普惠核证减排量,未来可以在深圳碳市场进行交易产生额外的经济效益,以激励企业和社会公众的绿色低碳生产生活意识与行为。同时,也有利于推动节能减排项目的开发,减少建筑领域碳排放,助力国家如期实现碳达峰、碳中和。
低碳论坛品牌活动、项目资源及课题研究合作协议
深圳市国际低碳论坛发展中心&达实智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