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系
我们
投稿
反馈
评论 返回
顶部

内容字号: 默认 大号超大号

段落设置: 段首缩进取消段首缩进

字体设置:切换到微软雅黑切换到宋体

移动物联网驶入快车道

2020-08-15 15:40 出处:互联网 人气: 评论(
计算机语言排行榜 美剧喜剧 外国语大学排名 视频网站排名 死人图片 ktv歌曲排行榜

  就网络来看,我国移动物联网基站数已经达到一定规模,连接数增长迅速。截至2019年年底,我国NB-IoT基站超过70万个,已建成全球最大的NB-IoT网络。工信部发布的《2019年通信业统计公报》显示,我国蜂窝物联网连接数高速发展,从2018年的6.71亿增长到2019年年底的10.3亿。截至2019年年底,我国4G基站总数已达到544万,为Cat1规模化部署实施提供了良好的接入基础;我国5G基站数超过13万,用户规模以每月新增百万的速度扩张,覆盖范围与用户数量同步快速增长。IHS Markit于2019年年底发布的蜂窝物联网模组报告表明,截至2019年6月底,我国三大运营商的蜂窝物联网连接数合计占全球的65.2%。
  虽然我国移动物联网目前已具备一定发展基础,然而作为新基建的重要组成部分,仍需解决覆盖、应用和产业三大问题。

  伴随芯片、模组、软件、运营商、云服务和解决方案提供商等各环节发力,移动物联网产业生态走向繁荣。海思、高通、英特尔和锐迪科等芯片企业均发布了NB-IoT芯片,搭载这些芯片的NB-IoT模组达到上百个型号;高通、翱捷科技、联发科和思宽等企业角逐Cat1芯片市场,多家模组厂商已发布数十款Cat1模组;海思、高通、联发科和三星率先推出5G芯片,主流厂商加快5G模组研制。目前,NB-IoT已在智能抄表、智能家居和智慧农业等十多个行业实现规模化应用。其中,公共事业领域应用占据主导地位。5G终端产品已达到数百款,主要应用在超高清流媒体(云VR/AR)、无线宽带、无人机和安防监控等大带宽需求领域。

A- A+

  就生态来看,我国具备较为完整的移动物联网产业链。我国移动物联网终端产品已涵盖智能表/计、智能门锁、智能停车和数字对讲等多个行业;拥有超过15家NB-IoT芯片厂商、20家NBIoT通信模组厂商,NB-IoT模组价格满足规模商用需求。值得注意的是,国内Cat1芯片和模组企业热情高涨,紫光展锐和翱捷科技发布的Cat1芯片成为市场主流芯片,移远通信、广和通、中移物联网、日海、高新兴等几乎所有国内模组厂商均已推出Cat1模组,促使模组价格迅速下降到45元~60元区间。海思和联发科于全球首批推出5G芯片,移远通信和日海成为全球出货量最大的蜂窝物联网模组供应商。与此同时,运营商、设备商、模组厂商等积极布局或开展移动物联网云平台建设,形成端网云业务闭环。


  移动物联网技术与其他网络技术加速融合创新。5G空天地一体化网络成为未来的重要发展趋势,NB-IoT与卫星网络的融合拓展了覆盖范围,通过卫星能够提供无处不在的NB-IoT网络。5G与卫星、无人机等多样化技术快速融合,为海洋、航空、应急、偏远地区提供无线网络的无缝覆盖。

  在中国,得益于政策的强力支持,移动物联网不断向前发展。早在2017年,工信部不仅陆续印发了《关于全面推进移动物联网(NB- IoT)建设发展的通知》《关于NB-IoT系统频率使用要求的公告》等文件,而且还向三大运营商颁发了物联网专用号段。与此同时,国家战略层面对5G的关注度不断提高。中央政治局会议、国务院常务会议、中央政治局常务会等会议和相关文件多次强调“加快5G商用步伐”,5G成为新基建的重要组成部分。为推动5G技术发展和系统应用,工信部接连发布《关于第五代移动通信系统使用3300-3600MHz和4800-5000MHz频段相关事宜的通知》《关于推动5G加快发展的通知》,在5G频段、网络建设及应用、5G新经济形态等方面提供指导。
  第二,应用范围仍需拓展。调查数据显示,目前城市内60%的物联网连接仍由低速率移动物联网技术支持,NB-IoT规模化应用领域仍然较少,主要集中在低价值的公共事业等领域,亟须拓展新的应用领域,探索成熟的商业模式;城市内30%的物联网连接由中速率移动物联网技术支持,Cat1应尽快探索、推进、扩展“杀手级”规模应用;城市内剩余10%的物联网连接由高速率移动物联网技术即5G支持,随着网络建设步伐加快,5G应进一步推进消费物联网规模化应用,拓展更多行业物联网应用。

全文共2671字

未来:仍需过三关

  第三,供需协同仍需加强。一方面,当前移动物联网产业发展仍以供给方为主,行业供需对接有待加强;另一方面,移动物联网产业协同不足,小生态圈盛行导致联合供给能力较弱,应加强各环节企业的跨领域合作并形成产业合力。

移动物联网驶入快车道 作者:中国信通院技术与标准研究所 陈敏 关欣

出版时间:2020-08-14


中国:夯实基础

全球:蓬勃发展





  第一,网络覆盖仍需深化。与2G/3G/4G网络相比,NBIoT网络覆盖范围和覆盖质量还有待提升,对覆盖质量要求较高的场景支持不足,应进一步推进网规网优,按需持续加强特定应用场景的深度覆盖;加快5G与Cat1规模化网络基础设施部署,推进成熟商用,满足中高速率应用需求。
  2020年5月工信部发布的《关于深入推进移动物联网全面发展的通知》,明确了构建NB- IoT、LTE- Cat1(以下简称“Cat1”)和5G“三驾马车”协同发展的移动物联网综合生态体系。其中,NB-IoT满足大部分低速率场景需求,Cat1满足中等速率物联需求和话音需求,5G满足高速率、低时延联网需求。在物联网新型基础设施中,移动物联网高速发展,产业规模持续扩大,应用范围不断拓展,有力推进了我国新基建、网络强国和数字中国战略的落地实施。


  全球移动物联网的网络建设保持了快速增长态势。GSMA数据显示,移动物联网中NB-IoT和eMTC(LTE-M)的全球商用网络数量从2018年年底的66张激增到2020年7月的139张。其中,NB-IoT商用网络为97张(2018年年底为53张),eMTC(LTE-M)商用网络达42张(2018年年底为13张),由60多家运营商部署在北美、欧洲和亚太等国家和地区。全球多国掀起5G建设热潮,截至2020年年初,发展5G用户近6000万户。
  就应用来看,移动物联网规模化应用不断涌现。目前,NBIoT已在水表、燃气表、消防烟感和电动自行车防盗4个行业实现千万级规模连接,智能井盖、智能门锁、追踪定位和智慧路灯等近10余个行业实现百万级连接。伴随2020年7月NB-IoT正式纳入5G标准,成为海量机器类通信场景核心技术,规模化示范应用带来的影响将不断扩大。Cat1侧重中速率和语音、移动功能,已被应用于移动支付POS机和对讲机等终端,重点应用市场包括金融支付、新零售、共享经济等行业。5G在大带宽消费物联网和移动互联网方面已有部分应用,随着5G商用进程的加快,未来还将应用到工业互联网、车联网、远程医疗等更广泛的领域。
分享给小伙伴们:
本文标签:

更多文章

相关文章

  • 蛮便宜网
  • 天猫内部优惠券网
  • Copyright © 2002-2011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