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页(http://www.cnwulian.net):解读广州新基建:5G基站、智能电网、人工智能等七大领域
面对新冠肺炎疫情冲击,广州统筹推进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把推进新型基础设施和重点项目建设作为对冲疫情影响、推动“六稳”“六保”工作的重要抓手,力促投资在逆境中稳步回升。
随着中国经济进入高质量发展阶段,与之相关的新旧动能也进入调整阶段。新兴产业的发展,离不开以新技术、新科技为主要方向的新型基础设施建设。今年,“新基建”首次写入政府工作报告,成为社会投资的热点。
新基建涵盖范围广泛,主要包含5G基站、特高压、城际高速铁路和城际轨道交通、新能源汽车充电桩、大数据中心、人工智能、工业互联网等七大领域。对于广州而言,发力新基建将重点聚焦5G、人工智能、工业互联网、智慧充电基础设施等领域。据统计,截至今年6月,广州共有新型基础设施项目236个(不含城际高铁和城市轨道交通项目),总投资高达3690.9亿元。其中,瞄准数字新基建进行突围,成为广州加快新型基础设施建设的“关键路径”。
新基建将带来什么?
提高效率、降低成本,对数字经济发展起着倍增带动作用
广州港南沙港区四期工程致力于打造粤港澳大湾区首个全自动化码头,使用北斗导航精准定位,无人驾驶充当“搬运工”,人工相较传统码头减少约6成。广州港股份有限公司副总经理陈宏伟介绍,新基建是港口培育发展新动能的新引擎,通过5G、大数据、云计算等数字技术,对港口操作系统进行改造,实现精准感知、在线处理和智能决策,有助于提升港口运营效率,重塑业务操作流程。
在黄埔区和南沙区,文远知行和小马智行的两支“无人”车队开展自动驾驶出租车试点运营一年多。头顶长着“天线”的自动驾驶车辆在马路上奔驰,对于不少市民而言已不再陌生。通过手机APP,便能叫到一辆自动驾驶的出租车,背后正是由人工智能系统进行规划调度。小马智行发言人介绍,疫情期间,尽管车队曾停运24天,但第一季度的载客量、运行总里程比去年第四季度分别增长32.8%和50%。在他看来,新型基础设施无疑会带来更快的网络传输速度和更多的信号源,这对于自动驾驶安全性的提升将带来很大帮助。
新型基础设施建设对数字经济发展起着倍增带动作用。在新冠肺炎危机中,云上会议、视频课堂、远程医疗等应用不断推出,这些很大程度上依赖于新基建中的信息基础设施建设,充分体现了新型基础设施对生产生活的应急保障作用、倍增和乘数效应。”谈及新基建的带动作用,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广州分院副院长王洪岭如是说。
与传统基础设施建设相比,“新基建”又将为城市带来怎样的变化呢?“新基建将以数字化与智能化为一座城市提供解决方案。”新华三集团副总裁王鑫告诉记者。一座城市要解决出租车的运力问题,传统模式主要就是增加出租车。新基建则是一方面增加出租车,另一方面打造调度服务平台,减少出租车的空驶率。“通过新基建的方式,可能只要增加5000台出租车就能达到传统增加7000台车的效果,通过信息化提高效率、降低成本,这就是新基建一个突出的特征。”
新基建投资有多热?
创新基础设施单个项目平均投资超20亿元随着“新基建”首次写入政府工作报告,并成为社会投资的热点,广州在新基建项目投资领域频频发力。今年5月,广州首批73个数字新基建重大项目集中签约,总投资规模约1800亿元,涵盖5G、人工智能、大数据中心、工业互联网、智能充电桩等数字新基建重点项目。6月28日,广州市举行重点项目开工活动并召开重点项目推进会,新基建同样是“关键词”之一。
据统计,截至今年6月,广州共有新型基础设施项目236个(不含城际高铁和城市轨道交通项目),总投资3690.9亿元,2020年计划投资332.5亿元。其中,5G网络与应用、大数据和云计算、人工智能、工业互联网、物联网、智能制造等信息基础设施领域项目128个,包含5G基站及网络设施建设、“国际数据传输枢纽”粤港澳大湾区广州南沙节点等项目,总投资额2028.6亿元,2020年预计投资191.5亿元;智慧能源、智慧城市、智慧交通等融合基础设施领域项目67个,包含阿波罗智能汽车生态基地和自动驾驶运营基地、广州市城市信息模型(CIM)平台等项目,总投资额515.3亿元,2020年预计投资63.1亿元;重大科技基础设施、科教基础设施、产业技术创新基础设施等创新基础设施领域项目41个,包含广州超算中心新一代国产超算系统建设、国家生物信息中心粤港澳大湾区节点等项目,总投资额1147亿元,2020年预计投资77.9亿元。据广州市发改委相关负责人介绍,虽然从投资规模看,当前新基建总体规模不太大,但创新基础设施单个项目投资规模较大。从目前梳理的项目看,广州新型基础设施年度投资额占今年全市基础设施比重不足20%,其中5G网络与应用、大数据中心、云计算等信息基础设施是主要发力点,而智慧交通、智慧能源等融合基础设施的比重尚不高,创新基础设施项目因科研成本高、技术难度大要求高等原因,项目投资额较大,单个项目平均投资超过20亿元。
广州如何抓住新基建的浪头?
全国率先发布“数字新基建”政策
今年4月,国家发改委正式明确新型基础设施是指以新发展理念为引领,以技术创新为驱动,以信息网络为基础,面向高质量发展需要,提供数字转型、智能升级、融合创新等服务的基础设施体系,具体包括了信息基础设施、融合基础设施和创新基础设施三方面。
广州如何抓住新基建的浪头?近年来,广州在新型基础设施建设发展上一直走在全国前列。7月7日,广州在全国率先发布“数字新基建”政策——《广州市加快推进数字新基建发展三年行动计划(2020—2022年)》,提出数字新基建40条。5G被称作新基建的“压舱石”,在《广东省5G基站和数据中心总体布局规划(2021-2025年)》中,明确广州到2022年将建成67100个5G基站,到2025年,5G基站数达到73800个。
广州是我国互联网国际出口三大节点城市之一,出口带宽超过2000G,是国家工业互联网标识解析体系五大顶级节点之一,并逐步推进各行业领域二级节点建设。2018年已启动实施5G等信息基础设施三年行动计划,截至今年5月,全市共有4G基站8.4万座,截至今年6月建成5G基站2万座。截至2020年4月,全市在用数据中心65个,在建、待建和拟建达36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