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页(http://www.cnwulian.net):智能家居终局之战:有线or无线?
智能家居终局之战:有线or无线?
2020-05-11 15:12 智能家居
导读:
在人类历史上,因技术流派之争造成社会人群分割的案例并不多。一百年前,特斯拉与爱迪生有过一场关于直流电与交流电的世纪之争。而在智能家居领域,围绕着有线和无线通信技术,也形成了两个流派。有线or无线,究竟选有还是无?
有线智能家居起源
1984年,世界上第一幢智能建筑在美国康涅迪格州出现。当时,只是对一座旧式大楼进行了一定程度的改造,采用计算机系统对大楼的空调、电梯、照明等设备进行监测和控制,揭开了世界范围内智能家居建造的序幕。这时,智能家居的概念诞生,人类实现了从无到有的过程。
随后,1999年5月,欧洲三大总线协议EIB、BatiBus和EHSA合并成立了Konnex协会,提出了KNX协议。该协议以EIB为基础,兼顾了BatiBus和EHSA的物理层规范,并吸收了BatiBus和EHSA中配置模式等优点,提供了家庭、楼宇自动化的完整解决方案。
目前市场上比较有影响力的总线技术包括KNX、RS-485、CAN、C-Bus、SCS-BUS、LonWorks、Modbus等,值得一提的是KNX技术于2007年被批准为中国标准GB/Z20965,KNX有线技术逐步成为主流协议之一。
有线市场为何难出头部品牌?
根据KNX协会的数据显示, 目前全球KNX制造商总计约486家,其中中国KNX制造商有78家,仅次于德国,居第二位。过去20年,是中国经济和房地产快速增长的20年,然而,KNX有线行业并没有出现“独角兽”型企业,头部企业年营收一直徘徊在亿元左右,整体市场规模不足百亿人民币,渗透率较低,潜在市场依然很大。
有线智能家居一直以来给外界感觉属于富豪别墅标配,对装修要求之高以及整体造价居高不下,使得有线智能家居一直难于普及。而复盘有线智能家居为何难出“巨头”,难出知名品牌,原因主要在于如下几个方面:
装修门槛高:只有新房装修才能布线施工,不适用于后装;
从业门槛高:施工复杂,从业者门槛极高,技术调试、配置需专业工程师;
售后门槛高:用户无法自定义,任何改动都需工程师上门;
整体造价高:一套智能家居系统少则几十万,多则上百万。
当然,技术成熟、系统稳定、可靠性高,安全性高、应用广泛是有线智能家居的优点,然而相比于上述缺点,其优势便显得十分无力,智能家居难以实现全民普及。这种情况,一直持续到移动互联网时代的到来。
移动互联网时代,无线借“东风”上位
传统有线智能家居系统,本质是基于PC的有线控制系统,由于有线技术的复杂性和成本居高不下,导致市场占有率低,产业升级较慢,因此没能赶上4G和移动互联网的船票。
随着移动互联网时代到来,智能手机普及,围绕着4G网络、大数据和云计算、智能家居等产业蓬勃发展,通信领域的WiFi、蓝牙、zigbee等无线技术大热。蓝牙和WiFi凭借存量优势占据智能单品市场份额,zigbee则凭借其独特技术优势,牢牢占据无线全屋智能家居市场,形成三大无线技术三分天下的局面。
上述提到的三大无线通信协议,真正能与有线KNX协议竞争的只有zigbee协议,这两种协议都被广泛应用在全屋智能家居领域。zigbee技术具有低速率、低功耗、加密性高、连接节点多的特点,它凭借着操作简单、使用简单、施工售后简单、无需布线以及新老住宅均可使用的优势,先后诞生众多基于zigbee技术的无线智能家居厂商。
而无线智能家居的兴起,对市场占有率本就不高的有线智能家居厂商来说,无疑是雪上加霜,其造成的冲击不可小觑。
本自同根生 相煎何太急
在过去,有线智能家居厂商一直过着小而美日子,吃着火锅唱着歌。而到了移动互联网时代,一众无线智能家居厂商,凭借着无线通信技术成本低、安装简单、易操作等优势,迅速拉开与有线厂商的距离,加快占领了智能家居市场份额。
一场关于有线与无线的“意识形态之争”就此拉开,双方你来我往,互相攻击,有线呼吁稳定是前提,无线强调简单易用才是重点。直到现在,在互联网搜索有线无线智能家居优缺点,依然能搜到不少双方阵营留下的“炮弹”。
但不可否认的是,有线厂商确实没能逆袭,无线已成为当下智能家居市场主流,国内无线智能家居市场体量也已突破千亿规模,随着技术的进步,曾经吐槽无线不如有线稳定的声音也越来越少。当稳定不再是有线的优势,反而成为无线的优势时,有线智能家居产业,难道真的失去价值,逐渐退出历史舞台了吗?
其实不然,无论有线还是无线,均有其存在的合理性和市场定位,有线的安全稳定和无线的便捷易用,是其各自的特点和优势。一些用户早期选择有线智能家居更多的思考是认同有线的稳定、安全,并受限于有线智能家居系统早期已经布线,无法二次改造;而无线产品也更多的是采用电池方案,无法接入有线系统,导致用户后期无论是想添加一些有线智能产品还是无线智能产品,都几乎不可能。
或许,一套有线智能家居系统仅仅安装了三年,曾经引以为傲的智能化体验就被更领先的无线产品所超越,比如有线灯光无法用新款无线面板控制,每次开关灯还是得走到开关前,有线智能家居或许真成为“有限”智能家居。
有线无线能否博采众长兼容并蓄?
当下,有线与无线如水火般互不兼容,彼此的优势不互通,各自的劣势也就越明显,从技术上想实现有线无线的互联互通按理说几乎不可能。
想了解其难点,首先我们得了解有线与无线的交互逻辑。有线的云-主机-端之间通过有线可以理解彼此的指令,而无线与有线之间,无法通过不同协议实现互相理解和反馈,也就是说,一套系统无法同时控制有线和无线两套设备。
这似乎成了行业的无解难题,在此之前,也没有厂商想着打通有线和无线之间的互联互通。毕竟KNX和zigbee均没有实现在各自领域百分百的互联互通。
出人意料的发布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