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系
我们
投稿
反馈
评论 返回
顶部

内容字号: 默认 大号超大号

段落设置: 段首缩进取消段首缩进

字体设置:切换到微软雅黑切换到宋体

罗格朗技术经理张晓蕾:AIoT赋能智能建筑空间,开启更高端智能的生活方式

2019-12-26 12:38 出处:互联网 人气: 评论(
音译 问候语 黑色情人节 我的脑内恋碍选项 担心 love me 教室门事件完整照片

2019年11月27日,一年一度的建筑智能化行业盛会——第20届中国国际建筑智能化峰会(以下简称:峰会),在上海隆重举办。

本站峰会由千家智客主办,中国建博会、江苏省消防协会消防信息化专业委员会特别支持。从2000年开始举办,历经岁月洗礼,中国国际建筑智能化峰会已经成为建筑智能化发展潮流的风向标,现场吸引来自智能家居、5G、人工智能、智慧安防、智慧社区、绿色建筑等领域的业内专家、知名厂商、设计院、集成商等400余人前来参会,围绕今年的“AIoT赋能建筑、人与空间”峰会主题,分享最新技术动态,共同探讨智能化行业发展趋势。

罗格朗技术经理张晓蕾带来《罗格朗AIOT及数据基础设施》的主题演讲。

罗格朗技术经理张晓蕾:AIoT赋能智能建筑空间,开启更高端智能的生活方式


张晓蕾女士在演讲《罗格朗AIoT及数据基础设施》中提到,AIoT时代,人与空间的关系,已经发展到相对高级的阶段,享受空间,掌控空间,与空间互动成为人们的心之所向。这种高级需求的落地需要IOT,如今互联设备正逐渐蔓延到生活中的各个领域,并改变着人们的生活习惯。随着互联设备的不断发展,数量的增多,以及建筑的数据流也变得越来越复杂,因此,智能建筑的网络基础建设也需要做出改变来顺应这个趋势。

张晓蕾表示,罗格朗2015年提出Eliot计划,布局AIOT的未来发展与应用,让AI赋能物联网,赋能智能建筑空间。

以下是张晓蕾女士的现场演讲内容,千家网记者做了不改变原意的整理与编辑:

大家好,我是罗格朗的技术支持,今天非常荣幸有机会跟大家分享AIoT这个词条。早在2017年10月份,罗格朗便和南京物联在智能家居板块上进行了战略合作,当时举办了智能峰会来探讨这件事情,主题就是AIoT遇见更好的未来。今天不仅仅是AIoT的探讨,更是AIoT与智能建筑与人之间的关系的研究。人和空间有最初级的关系,随着社会的发展,时代的发展初级的关系已经不能匹配了,我们有更高级需求,需要空间带来什么呢?需要享受空间,需要掌控空间,需要我们和空间的互动。法国有一个文学家曾经说过,在他的书里面提到过,他认为幸福的空间不是存放物品的居所,而是用来存放人类的意识的。这也从文学层面印证了我们对空间有更高级的需求。

随着互联网的发展,很多生活习惯都在改变,未来所有不能进行通信、不能进行信息传输、不能被远程控制产品都会被淘汰掉,即未来所有商品都将被IT化。这种互联互通产品越来越多之后,建筑群数据流越来越复杂,建筑业、IT基础建设行业也会随之有越来越多变化来应对越来越复杂的需求。我们怎么实现呢?仅仅是所有产品实现单品互联互通就能够达到理想的意识居所吗?并不能。今天讨论的话题是希望AI赋能AIoT,让我们原先有个人主观意识控制的互联网物联网变成有思想的能够深度学习的能够反对的主动服务的物联网,最终通过AI和IoT结合的AIoT实现真正的建筑智能化。

前面提到罗格朗智能家居体系,接下来以智能家居体系产品为例与大家一起探讨。智能家居每个产品体系都是由无数单品组成,包括灯光控制、窗帘控制、温度体系、监控体系等等。单品收集的是个人行为数据,通过科技和网络手段把感知层数据汇总实现互联互通,得到的是家庭环境行为数据,从感知层上升到网络层互联互通起来。如今,互联网就是我们每个人基于个人主观意识操作的物联网,物联网本身在这里有一个瓶颈,如果不继续往上发展,不联系AI,就仅仅是这个层面了。AI加入物联网是必然趋势,再往上便是应用层,我们达到产品体系的应用不仅仅停留在我们互联网层,我们要得到所有数据分析,把所有数据进行大数据分析,利用人工智能进行深度学习,进行反馈,从而指导终端单品主动服务于人,而不是操作于人,形成良性循环。

接下来分析智能家居系统的构成。未来AIoT感知层的智能单品能让我们生活更加便捷、舒适、安全,实现互联互通后通过网关和移动终端联系,这是主动的操控;同时,通过未来云平台AI发展,对智能单品进行大数据分析精准提供个性化主动服务,这是罗格朗开放的接口,也是罗格朗对未来智能家居的畅想。

智能家居只是罗格朗智能板块的其中一部分,此外还有智能养老、未来医疗照护系统、能源管理系统,以及为客户提供预见性的维护服务和数据分析服务等,总的说来,Eliot是为智能家居时代到来做的一个响应。

当前,有很多厂家和罗格朗一样致力于智能单品研发和生产,希望未来能够加入到互联网大环境当中去,由此可见,未来整个互联网中智能单品或者IP化产品数量将会呈快速增长态势。分析数据可知,2014年有140亿台互联网设备在互联网当中,到2020年不久的将来预测数据说数量会达到500亿台。智能单品或者互联网设备的数量远远超过人类数量,未来所有设备将无时无刻不在进行交互。这种情况倒逼基础设施做出改变,我们认为AIoT智能单品或者未来所有设备发展方向必将引领数据的变革,而云端有非常好的弹性、可扩展性,以及非常高的经济效益,成本效益。

智能单品的发展会营造出不同的使用场景,有些使用场景要求低延时、高速率的连接环境,比如说智能驾驶。据专业数据显示,一台无人驾驶汽车每天会产生1000G的数据,这1000G的数据是高贷款的要求,且传输延时非常低,因为智能驾驶是实时反馈,传输要求非常低,这个场景中,云平台传输的时候有时候会遇到问题。我们打一个不恰当的比喻,华为前段时间开年会的时候也说过,他们自己的算力是一个饱和的状态,有些使用场景不允许有延时,或者延时要求非常低或者传输数据非常高的时候有一个边缘计算补充,未来环境一定是云、网、边、端的协同合作,边缘计算在完成了我们个别场景的服务之后也会到云端去,所以是协同合作。算力会成为未来核心生产力,而区块链作为生产关系组成科技矩阵。

边缘机房的布设要求主要有三个方面,第一个是快速布设,所有产品在起初搭建和后期维护过程中都需要快速部署。第二个是低延时、高带宽。第三个是安全稳定性,因为边缘计算机房通常有一台柜子或者几十台柜子的体量,相对来说比较小,分布区域非常广,导致运维人员不太可能长期职守在边缘化机房里面,这时候更多的是无人职守的状态。用电安全,实时监控以及远程的管理软件选择就变得更加重要,这是我们需要考虑的一个方向。

接下来是数据载体。现在互联互通有很多种科技,最早用SS总线,有蓝牙技术,但是我们认为未来互联网载体绝大部分还是5G和Wifi。目前5G热度不减,也有很多声音说未来5G可以直接代替wifi,我们认为这个答案是否定的,5G虽然有很多好处,比如说高的速率,城市切片服务等等,但是传播频段比较高,导致穿透和传播损耗比较大,相对来说比较难从室外覆盖到室内。未来wifi会是室内传播的主要载体,wifi自己也非常的给力,从wifi4、wifi5、wifi6跟上发展,wifi6也可以实现10G传输,连接点数更多了,互联互通更加有组织性。

分享给小伙伴们:
本文标签:

更多文章

相关文章

  • 蛮便宜网
  • 天猫内部优惠券网
  • Copyright © 2002-2011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