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系
我们
投稿
反馈
评论 返回
顶部

内容字号: 默认 大号超大号

段落设置: 段首缩进取消段首缩进

字体设置:切换到微软雅黑切换到宋体

保丽霞:智能交通系统建设及导则编制

2019-11-13 11:55 出处:互联网 人气: 评论(
someone like you 偶像活动第一季 历史之家书库吧 永丰新闻 情感语录 beautiful girl 只有神知道的世界 恶魔高校d×d
 

 

 

  这几年出现了做规划的同时要做导则的现象。苏州工业园、成都、天津生态城、雄安新区等,就是规划、设计导则同时在做。智能交通出了很多技术类的标准,但很少有整合式的设计导则。

  最近我对智慧道路、智慧快速路、智慧高速公路的建设情况开展了些研究。2018年3月,交通运输部出台了《关于加快推进新一代国家交通控制网和智慧公路试点的通知》,包括六个试点主题:基础设施数字化、路运一体化车路协同、北斗高精度定位综合应用、基于大数据的路网综合管理、“互联网+”综合路网服务和新一代国家交通控制网。很多城市都在策划建设智慧公路,如杭绍甬高速,延崇高速,绍兴智慧快速路、深圳侨香路等。

  保丽霞:
 

 

 

  现在做智慧公路的车路协同时,边缘计算节点是一个关键的黑匣子。我问边缘计算要算什么呢?有人说算一些流量、速度。实际上,这些信息,原来的智能交通路口信息采集就有,所以大家还是不清楚到底边缘计算、路侧设备为车路协同提供了什么数据,为什么要提供这些?单车智能传感和计算成本太高,车路协同在路侧增加设备,就是为了降低成本,如果只是作为第三套冗余,不做也罢。对新技术的研究和探讨很重要,但我们要“不畏浮云遮望眼”,立足当下,脚踏实地把工作做好。

  很多新兴的名词如雷贯耳,人工智能、大数据、物联网、城市大脑等层出不穷。杭州建设应用了城市大脑,很多地方也在建设“大脑”,大脑建成后对交通拥堵有什么样的改善?这是我们要学习和深究的。现在智慧道路项目比较多,很多人会咨询智慧道路的运行目标是什么样的?到底需要上什么样的智能设备,布设原则是什么,数量多少,投资多少等等。很多智慧道路的设计方案中提到路侧安装视频、多目标雷达检测等设备,安装实施的目标是什么?车路协同中边缘计算节点到底输入什么,输出什么?为什么要这么做?这些都需要我们仔细分析、理智对待。

  作为一个智能交通的的咨询设计方,我认为,无论什么脑,什么心脏,都要回归交通的本质,不忘初心。

  举一个例子,下面的列表是我们为成都编制的智能交通管理和控制的建设导则,包括视频监控、抓拍、监测、雷达、卡口、LED、车道、匝道、外场建设等。

  导则是指由国家行政管理职能部门发布,用于规范工程咨询与设计的手段和方法,具有一定的法律效力。
 

  深圳侨香路,实现了信号灯自动控制,智能非现场执法,多杆、多箱合一,“智慧路贴”集多功能于一体,对智慧道路的描述多了很多美观和细节的体验。

  我们要牢记交通管控的最根本任务是让交通更安全、更便捷,软件硬件都要服务于交通。对于自动驾驶、智慧公路、城市大脑等新技术,既要有前瞻性的学习研发,又要考虑落地应用的可行性和真实效果,让我们一起努力。
 

  二、智能交通系统导则编制
 

 

 


 

 

 

 

 

  各位专家,各位同行,大家下午好!我来分享一下智能交通系统建设及导则编制。
 

分享给小伙伴们:
本文标签:

更多文章

相关文章

  • 蛮便宜网
  • 天猫内部优惠券网
  • Copyright © 2002-2011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