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系
我们
投稿
反馈
评论 返回
顶部

内容字号: 默认 大号超大号

段落设置: 段首缩进取消段首缩进

字体设置:切换到微软雅黑切换到宋体

【新时代 新作为 新篇章】阳山鱼稻混养尽显“科技范” 物联网技

2019-11-11 12:33 出处:互联网 人气: 评论(
缘之空无修版 极黑的布伦希尔德 国宝档案之觐天宝匣 自信的名言 曾国藩名言 福州三中家校互动平台

  

标签:

  鱼虾日常在田里畅游,可以为水稻翻松泥土、提供天然肥料并增加水中的氧气含量,而水稻引来的各种昆虫又为鱼虾提供食物。记者曾于2016年到该水产园采访,当时见到田里养了太湖青虾、小龙虾、彩虹鲷和沙塘鳢这4种鱼虾,但现在变成了甲鱼、黄颡鱼和青虾的组合。原来,其中还有着一段“幸福的烦恼”。“阳山本身生态良好,加上鱼稻混养能够对生态系统起到优化,吸引了成群的白鹭前来栖息。”陈志健说到这件事有些哭笑不得,原来白鹭十分喜欢捕捉沙塘鳢为食,反而影响了原本较为成熟的鱼稻混养组合体系。几经摸索,大家发现养殖甲鱼和黄颡鱼是完美的替代方案。据初步估算,开镰后“水稻+黄颡鱼”的亩均收益约5000元,而“水稻+甲鱼”的亩均收益则达到1万元,远高于传统水产养殖亩均3000元的利润。

  去年,水产园引进了物联网技术。记者顺着指引来到控制室,屏幕上水质酸碱度、水温、溶氧量等数据一应俱全,“从前农民巡塘很辛苦,一不留心可能会血本无归。现在即便在半夜,一有问题系统就会自动执行增氧操作,甚至手机上也能控制,渔民们过去半夜蹲窝棚守夜的日子一去不复返了!”初尝物联网技术的甜头,水产园将周边果园也纳入监测范围,实施病虫害与土壤元素监控。现在,阳山农民们开始尝试以大数据分析养殖逐渐替代经验养殖,并根据科研机构的数据来进行改良。

版权声明:凡来源为"交汇点、新华日报及其子报"或电头为"新华报业网"的稿件,均为新华报业网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新华报业网",并保留"新华报业网"的电头。

无锡锡东垃圾发电厂停工5年后成功复工的背后
  • W020191107373869384009.jpg

      鱼稻混养对于生态提升与富民增收的持续效益正在显现,陈志健对于未来也更有信心。他表示,正在对水产园邻近地块进行复垦,明年计划将鱼稻混养田扩展到200亩。正值金秋时节,绿水环绕下的金色稻浪构成了一副绝美的乡村田园风貌,吸引了许多游人前来观赏留影。“许多城里人喜欢来此体验挑担、扎稻草人等农事活动,特色农业开始产生农旅融合的溢出效应。”

    【新时代 新作为 新篇章】阳山鱼稻混养尽显“科技范” 物联网技术助“鱼米之乡”丰产丰收

      风吹稻浪,满目金黄。再过几天,无锡市惠山区阳山镇住基村现代水产园的水稻就要开镰收割了,而丰收的不仅有稻米,还有满塘的渔获。

    责编:顾志铭

      

    免责声明:本站转载稿件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新华报业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者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新华报业网 > 无锡 > 要闻 > 正文

    推荐阅读

  • 版权和免责声明

      (记者 马悦)

      “经过4年不断尝试,这片鱼稻混养田找到了兼顾生态与经济效益的模式。”面对这片来之不易的心血,水产园负责人陈志健很自豪。他告诉记者,一年前引入物联网技术实施全面监测,让种植养殖变得更高效便捷。如今,这片100亩不施农药化肥的水稻田出产的鱼米很受市场青睐,一斤大米卖到25元,不仅吸引来自上海、苏州等地的顾客前来抢购,还成功打入沪上精品商超,与日本大米一较高下。

    【新时代 新作为 新篇章】系统治理 综合施策 无锡滨湖打造“河长制管理3.0版”
  • 2019/11/10 19:03  无锡日报  

    分享给小伙伴们:
    本文标签:

    更多文章

    相关文章

  • 蛮便宜网
  • 天猫内部优惠券网
  • Copyright © 2002-2011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