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页(http://www.cnwulian.net):织就“上天入地”的城市智能电网
设备智能 供电质量有保障“你看这些都是采用气体绝缘金属封闭开关设备组合电器户外布置,设备和部件全部封闭在金属接地的外壳中,非常安全。”江奇说,以前的户外变电站,刀闸、隔刀等这些设备全是裸露在外,不仅维护成本高,使用寿命也短。
广泛互联 打造电力枢纽
记者了解到,智能变电站是通过远程集控系统对变电站的运行进行监控,设备均安有自动测温装置,为后期运维节省了人工成本。
目前,乌鲁木齐电网已经形成750千伏骨干单环网、220千伏分区运行双环供电网、110千伏辐射型加局部小环网、35千伏高压配电网、10千伏网格型手拉手中压配电网以及0.4千伏低压辐射状配电网,成为电压等级最高、装机容量最大、接入新能源最多的城市电网。
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推进能源生产和消费革命,构建清洁低碳、安全高效的能源体系。
现场施工负责人江奇介绍,该变电站建成后是一座无人值守的智能变电站。
当前,随着“一带一路”建设的深入推进,乌鲁木齐城市电网建设持续加快。连日来,记者蹲点调研首府多个电网建设施工现场,发现无论是“空中动脉”,还是入地杆线,电网设备都更加先进智能,同时巡检自动化逐步提升,电能供应更加清洁高效,一个先进的智能城市电网正在为首府的经济发展注入强大动能,推动首府能源结构逐步调整。
2018年,随着准北-乌北750千伏输变电工程建成投运,由阿勒泰、塔城地区电源基地至乌鲁木齐电网的电力通道得以畅通。
国网乌鲁木齐供电公司建设部计划专责王小博介绍,目前有部分工程已经陆续投运,其余正在加紧建设。
“电力巡检迈入智能化时代,这不仅解放了人力,也提高了检查的精确度。”国网乌鲁木齐供电公司输电(电缆)运检室带电作业班班长张兴魁说。
按照乌鲁木齐电网“一五二”发展战略,国网乌鲁木齐供电公司将全力服务乌鲁木齐“六个首府”建设,建成1个坚强的750千伏主干网架,形成5个220千伏电网供电片区,打造2个世界一流城市配电网,将乌鲁木齐电网建成网架坚强、广泛互联、高度智能、开放互动的现代化智能电网,全面满足乌鲁木齐建设丝绸之路经济带核心区“五大中心”和现代化国际大都市的需求,为首府经济社会发展提供强有力的电力保障。
国网乌鲁木齐供电公司发展策划部电网规划管理专责兼主任助理魏弋然说,现在乌鲁木齐电网外围是750千伏单环网运行,与乌鲁木齐建设丝绸之路经济带核心区“五大中心”和现代化国际大都市的用电需求相比,在供电方面还有较大的提升空间。
作为新疆电网的核心,乌鲁木齐电网具有将近百年的发展历程,也经历了从110千伏到220千伏,再到750千伏的不断升级。
这样,将形成准东地区,吐鲁番、哈密地区,伊犁地区,阿勒泰、塔城地区四个方向的750千伏超高压受电通道,乌鲁木齐电网将成为“西电东送、北电南送”的电力枢纽中心,推动清洁能源开发利用,助力首府大气污染防治,从根本上改变乌鲁木齐市电能供给结构,满足城市发展电力需求。 6月28日,在乌鲁木齐市馕文化产业园内,各商家正在使用环保馕坑加工馕产品,车间内干净整洁。作为国网乌鲁木齐供电公司电能替代示范项目,每年可替代电量接近600万千瓦时,相当于在能源消费终端减少散烧煤3500吨。
目前,乌鲁木齐周围已建成凤凰、乌北、亚中、达坂城4座750千伏变电站,随着“一带一路”建设的深入推进,建设和补强城市750千伏骨干网架,在首府城市外围建设750千伏电网双环网迫在眉睫。
电网建设更加智能,电网巡检更加精准高效,城市电网供电质量更有保障。
目前,凤凰-乌北750千伏第二回路输电线路工程和凤凰-亚中-达坂城750千伏第二回路工程正在建设中。明年,计划开工建设乌昌750千伏输变电工程。这些工程建成后,将形成乌鲁木齐750千伏双环网,大幅提升乌鲁木齐电网的供给能力和清洁能源的接纳能力。
6月26日,在水磨沟220千伏变电站施工现场,30余名施工人员在进行变电站的电气安装和接线施工。
在乌鲁木齐,充足的电能正在为城市发展提供更加清洁、高效、可靠的能源供应。
随着乌鲁木齐电网规模的快速扩大,以及信息化、智能化技术的日趋成熟,目前,国网乌鲁木齐供电公司的88座35千伏及以上的变电站中,已有82座实现了集中监控,不但实现了变电站的无人值守,还实现了全网设备24小时的不间断运行监控。
6月27日,在220千伏三宫变电站内,一台“大眼睛”机器人从自己的小房子里缓缓驶出,按照既定线路,进入变电站设备区开始对设备进行检查。这个机器人可以根据运维人员设置的巡视时间,开展例行巡视或特殊巡视工作,可自动完成设备的外观、温度、油位、避雷器泄漏电流等各类表计读数,对开关分合状态进行检查,对发现的异常数据进行自动报警,存储数据及图片,形成电子化的巡检报表,并将数据传回主控室。
今年,国网乌鲁木齐供电公司共开工、续建25个35千伏及以上的主电网建设项目,全面补强乌鲁木齐电网网架。
2015年12月,国网乌鲁木齐供电公司引进了首台无轨化智能巡检机器人,目前共有22座变电站启用智能巡检机器人。
乌鲁木齐晚报全媒体讯(记者王艳红)从自给自足到实现电能外送,从110千伏到750千伏,从孤网运行到丝路电力枢纽,从相对滞后到现代化智能电网,乌鲁木齐城市电网发展经历了从无到有、由弱到强的巨变。
网架坚强 领跑城市电网
从乌鲁木齐达坂城750千伏变电站220千伏送出工程,到鲤鱼山、水磨沟等220千伏输变电工程,再到苏州东路(绿地)、克西路等110千伏输变电工程,按照750千伏、220千伏、110千伏、10千伏等各个电压等级,乌鲁木齐正在全面补强电网骨架,从“城市电力大动脉”到“城市电力毛细血管”进行全面升级。
图为6月26日,在水磨沟220千伏变电站施工现场,施工人员赵恒正在进行接线施工。 (记者王艳红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