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页(http://www.cnwulian.net):完成多个“全国第一”!河南5G智慧医疗健康实验网络建设工作走在
5月17日是 世界电信和信息社会日,5G仍然是最热门的话题,5G+医疗更是公众最为关注的热点。当天,记者从省卫健委召开的“5G智慧医疗健康实验网建设工作情况”新闻发布会上获悉,自今年三月,我省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建成国内首个5G医疗实验网络以来,我省已完成多个“全国第一”,在智慧医疗建设上走在了全国前列,对提高医院医疗技术水平、提升医院诊疗效率、优化医院服务水平,对医疗资源下沉、分级诊疗体系建设、医疗扶贫等工作都有着重要作用。
今年3月开始,郑大一附院完成建设并开通了30个5G基站,在国内率先完成5G医疗实验网建设;3月22日,在郑州龙子湖智慧岛,在国内首次实现了急救车在移动状态下的5G远程会诊;3月28日,在信阳光山县人民医院和乡镇卫生院部署5G基站,在国内首次实现农村地区的5G远程医疗试点;4月8日,在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心内科、老年医学科等病区进行了5G网络覆盖,建成了省内首个5G示范病区。一连串的“大动作”,使得5G在院内应用与远程医疗应用上都成功进行实验,加速了我省5G与医疗的融合速度。
5G最大的特点就是高速率、大连接、低时延,在支持实时的医学影像、视频图像和声音传输等方面具有更高的质量和效率。“目前,在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河医院区和郑东院区已经开展了远程多学科会诊、移动查房、移动护理、设备监测、移动急救等实际应用,并在远程手术指导、远程手术、VR示教、高并发心电监测、医疗网络边缘计算等方面开展了试验。经测试,与4G网络对比,5G网络下载速率是4G的14倍,上传速率是4G的15倍。”省卫健委巡视员黄玮介绍。
对于医院来说,5G应用将推动医院内部临床服务的效率和质量提升,同时让不同层级医院之间的交流更加顺畅,对群众突发疾病的应急抢救和居家健康服务具有重要意义。“对患者来说将会大大提升就医体验,等待的时间越来越少;而对于基层百姓意义更大,让他们在家门口就可以随时与专家连线,快速将检查检验结果传输、甚至同步进行,达到同质化诊断,享受到高水平的医疗服务。”郑大一附院院长刘章锁说。
5G对加强城市和农村地区的急救体系建设,提升急救效率,缩短急救服务半径将发挥重要的作用。“通过推进5G在急救领域的应用,可将目前需要在医院等固定场所才能进行的远程会诊、现场指导、病例调研、医疗图像与生化指标判读等工作,前置于急救车,实现院前、院内智能化衔接,这对于提升我省急救管理水平,提高急救专业队伍业务能力,提升急危重症抢救成功率将发挥重大作用。”黄玮介绍,下一步通过5G技术与急救体系的深度整合,将进一步完善在火车、公共汽车、地铁、航空等公共交通工具上的医疗救援体系建设,实现我省急救体系的全流程覆盖。
5G+医疗目前还停留在试验阶段,全面进入到临床应用要做的还很多。我省目前在5G医疗领域已经走在全国前列,为全行业制定技术标准、业务流程等发面将是下一步工作重点。“郑大一附院将依托两个国字号研究平台——互联网医疗系统与应用国家工程实验室及国家远程医疗中心,深度研究医疗对于5G新技术的需求,推动5G与医疗的深度融合,制定5G医疗应用的行业标准,探索新的共赢模式,真正实现在临床中的大规模应用,为健康中原建设作出更大贡献。”刘章锁说。
来源:河南日报客户端 编辑:沈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