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系
我们
投稿
反馈
评论 返回
顶部

内容字号: 默认 大号超大号

段落设置: 段首缩进取消段首缩进

字体设置:切换到微软雅黑切换到宋体

半数人群只看不买 智能家居为何沦为企业噱头?

2019-05-13 12:13 出处:互联网 人气: 评论(
秀米 致我们终将逝去的青春 赵旭东 天齐 科力普官网 05网 海利得 形容人美丽的词语

近日,由新浪家居发起的一场关于“智能家居消费市场”的网上问卷调查显示,在超过一周的调查活动中,超过90%的消费者都听说过智能家居,而几乎100%的消费者表示有兴趣为自己未来的家安装智能家居产品。

 

而较高的知名度却并不意味着消费者真的愿意为智能家居“买账”,此次调查中同样有近半数的网友表示对于智能家居产品有兴趣而无切实的购买打算。

 

新形态的产品问世,消费者从了解到接受都需要或长或短的过程,这点毋庸置疑。但从智能家居目前存在的影响看,这些对厂商有着深远意义的产品用户反响却似乎总是收效甚微。


智能手机余温未尽 遮蔽智能家居

 

虽然业内人士公认智能家居是未来智能产业发展的新方向,但就目前而言,看似日趋饱和的智能手机依旧是智能市场中的主力军。

 

从苹果三星到国产千元机混战,从对手机硬件性能的对比到对手机铸造材质的讨论,智能手机的话题总是源源不断。和日薄西山的PC、匆匆而过的平板电脑、叫好不叫座的可穿戴设备类似,智能家居自然也被遮蔽了光辉。

 

另一个角度看,如同“小电脑”的智能手机不仅有足够令人深入挖掘的资本,还占据着社会中绝大多数的消费人群。

 

无论是锤子、一加还是小米、魅族,如何选购一部适合自己的好手机依然和几乎所有消费者及智能科技存在着无法阻隔的关联,反观智能家居,我们都知道这玩意很酷,未来或可能颠覆我们的生活方式,而在当前,一部能够踏实装进口袋的智能手机显然更具影响力。


缺乏统一标准 智能家居产业化难

 

不客气的讲,当前智能家居行业的喧嚣更像是家电厂商及互联网公司在各自“创新领域”上的一种试水,甚至堪称“小打小闹”。缺乏统一的标准,以及家电巨头为追求溢价刻意将智能家居产品摆出的“高姿态”致使智能家居产品价格居高不下,产业化根本无从谈起,“智能家居产业”也尚未真正形成。

 

各家都想成为标准的制定者,但无论是核心元件还是系统层级对其他巨头的依赖,都让这些想法缺少底气。

 

再看业界的科技巨头,谷歌收购智能家居厂商Nest,三星洽购智能家居创业公司SmartThings,苹果开启HomeKit智能家居平台,虽然看似都在发力,但落地的产品却全部难产,智能家居产品由想法到生态的道路实在漫长。

 

2013022510540073263.jpg


新产业成商业强心剂 智能家居沦为企业噱头

 

尽管现在市面上的智能家居产品品质参差不齐,消费者也普遍持观望态度,但智能家居这一概念却着实成为了企业依托其经济增长的新载体。

 

每当家电企业或是科技厂商发布智能家居产品或是进行有关智能家居产业的规划动作时,这些公司在资本市场中都会大有起色。

 

在美的智能家居战略发布当日,股价由开盘的39.81元涨到最高41.85元,涨幅3.3%。

 

在海外市场,智能家居刺激商业环境的规律也是如此,专注于家庭自动化技术的美国智能家居公司Control4作为Nest Lab的合作伙伴,在年初谷歌收购Nest之后,其股价应声上涨37.56%,两个交易日累计上涨达69.72%,随后更是传出了“可能被其它巨头收购”的消息。

 

众厂商抢滩智能家居产业,已然成为了将企业打造为商业明星的捷径,而在实际市场中,用户们看见最多的不过是领先的概念之下尚未成熟、不太好用的智能家居产品。

 

对于普通消费者而言,一套可以播放音乐的家具可能不如智能手机的外放来得贴合实际,火热的产业前景当下给人的不过是智能家居看上去很美的表象,消费者对智能家居模糊不清的认知同样存在智能家居厂商自己的因素。

 

谁能将家居产品智能化落到实处,谁又能真正做出 “接地气”的智能家居产品,恐怕要在智能家居概念撇去资本市场泡沫之后,才能重新找到答案。

 

Tags:

猜你喜欢

分享给小伙伴们:
本文标签:

更多文章

相关文章

  • 蛮便宜网
  • 天猫内部优惠券网
  • Copyright © 2002-2011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