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页(http://www.cnwulian.net):探路智能交通 珠海去向何方
交警部门实际观测显示,“分段式渐进诱导潮汐车道”投用后,两侧信号灯路口协调优化效果得到进一步发挥,使该路段因红灯排队等候车流溢出反顶路口现象明显减少,高峰期排队持续时间大大缩减,通行效率最高提升30%以上。
潮汐车道并不少见,但同一条道路上的潮汐车道能分出两段且车行方向不同,就闻所未闻了。日前,由珠海交警首创的全国首条“分段式渐进诱导潮汐车道”在珠海市区吉柠路正式投用。
珠海路网的另一个问题是结构问题。张福勇表示,像深圳、广州等大城市都有很成熟的快速路网,但珠海没有,这就导致了车辆都拥堵在主干道。因此,珠海有必要加快推进快速路建设。
破题
在7日的智能交通论坛上,珠海市交警支队分享了《转变理念科技引领全力打造智慧交通管理新模式》《珠海交通信号控制在警务实战中的创新应用》两个案例,让珠海的智能交通探索被更多人关注。
新型潮汐车道获车主好评
一边是机动车保有量持续增长,另一边却是城市道路网络的欠缺与不均衡。
考虑到驾驶员需要对全新交通组织措施有一个熟悉和适应过程,珠海吉柠路“分段式渐进诱导潮汐车道”目前仍采用相对固定时段加人工干预的方式,通过在特定时间内人工控制车道信号灯,对潮汐车道进行调控。史亚斌透露,待过渡期结束,司机逐步熟悉路段管控情况后,交警部门或将进一步“放手”,拓宽智能系统的工作空间。
早、晚高峰的严重拥堵已成为许多珠海人心中的“痛”。除了珠海大道,目前珠海中心城区已经形成了“四横、四纵、两片”的交通拥堵常发区域。珠海市智慧交通运行管理平台7月数据显示,港昌路、昌盛路、南湾北路位列累计拥堵时间最长的路段前三名,其中港昌路平均每天拥堵时长约4.2小时。
智能平台助主城区通行效率提高15%
刚刚结束的智能交通论坛提出了诸多先进理念,将各种交通方式的出行服务整合为一体的出行即服务(MaaS)可供珠海借鉴。张福勇说,这种服务可以为用户规划包括多种交通方式实时信息在内的无缝出行路径,非常具有前瞻性。“目前,珠海在技术上已经可以达到,企业和政府可以考虑前瞻布局,将租车、停车、出行、定制公交等服务内容全部纳入。”
补齐轨道短板建立快速路网
张福勇认为,城市交通的智能管理,首先需要一套自己的智能交通系统,也就是一个“诊断系统”,先给城市做个“交通心电图”,用各项指数反映这个城市的交通运行情况。接下来,需要一个“给决策、开方子”的分析和运作平台。例如可以通过模拟仿真,解决发生交通事故时如何分流,如何完善路网等问题。
探路
拥堵为何越来越严重?城市的“小汽车化”趋势严重是一个重要因素。珠海市规划设计研究院交通分院院长张福勇分析,“目前,珠海的小汽车保有量不断增加,机动车人均保有率几乎与广州、深圳持平,但整个交通体系却无法支撑庞大的需求。”
汽车保有量增加,“小汽车化”趋势日渐严重;公共交通薄弱,常规、单一体系的公交系统无法支撑过剩需求;城市路网尚未完善,东西不均、南北不畅……这些问题仍然是阻碍珠海交通出行的瓶颈。
■聚焦
如何破题?以公共出行代替小汽车出行是首选方案。
与此相适应,珠海还可尝试车路协同的智慧道路探索,即在道路建设时,将车路协同的一些硬件一并纳入。例如,在高新区或横琴新区选择一条道路,尝试5G、光伏路(路面可以吸收太阳能)等智慧道路探索,让小汽车与信号灯、道路场景等实现智慧协同。
百米道路分出两段潮汐车道
在业内人士看来,优先发展城市公共交通是缓解道路资源矛盾的治本之策,而这恰恰是珠海目前的短板。在网友的投票中,9路、2路、B3路等多条公交线被评价为“等得人望眼欲穿”的线路。
据了解,传统的潮汐车道仅能实现全段单向通行的简单管控功能,在早晚高峰期,能够较好发挥对潮汐交通流的疏解作用,但对没有潮汐交通流出现的全天占比更大非高峰时段,在传统潮汐车道的管控方向选择上,会让交管部门陷入两难境地。
车道信号灯、地面电子显示设备、分段过渡区标识、注意潮汐车道警告标志和潮汐车道线等设置都非常精细化,笔者现场走访,发现在多重提示装置下,大多数车辆普遍能够准确选择潮汐车道并有序平稳地通过该试验路段,“分段式渐进诱导潮汐车道”的设计得到了不少车主的好评。
据珠海市公安局交警支队科技设施科民警史亚斌介绍,从投用的实际运行情况看来,“分段式渐进诱导潮汐车道”对充分利用道路资源、提高车流通行效率,缓解城市交通拥堵,改善交通通行秩序等方面效果显著。
于是,珠海交警另辟蹊径,创新思路研究摸索出了分段式渐进诱导的全新管控方式,根据交通流的实时状态,对分段后的两段方向选择上进行灵活调整,在高峰期能够两段同向行驶应对潮汐交通流,在非高期又可以实现两段反向行驶以作为路口进口道的导向车道使用,以使道路资源得到充分利用,又提高两端路口信号控制方案的周转效率。
此外,张福勇非常看好自动驾驶技术的未来前景。目前,深圳、肇庆等城市都开放了一些道路,作为自动驾驶的实验道路。张福勇建议,珠海也可开放部分道路,或开放自动驾驶实验区,引进相关企业落户珠海。在高新区、横琴新区等地,还可尝试一些特定场景的实验,比如无人驾驶公交、定点出租车等。
几天前的下午4时30分,珠海市民蒋女士从高栏港出发返回吉大家中,途经珠海大道时遭遇严重拥堵。回到家中,已经是晚上7时40分。尽管返程晚高峰的拥堵在自己预料范围内,但原本1小时20分钟的车程延长到3小时,这样的体验仍然让蒋女士叫苦不迭。
2017年11月,珠海市智慧交通运行管理平台通过专家验收并开始实际运营。“在这里,可以实现对全市人流、车流、路网和重点区域的全面监测。”珠海市交通运输局交通规划研究与信息中心主任缪前明说,“掌握了这些人口流向和精准数据,我们就知道如何优化公交线路、打通断头道路、优化路网了。”
把目光放回“分段式渐进诱导潮汐车道”,该路段便是在智能交通信号协调控制系统的支撑下,实现实时监测通行吉柠路双向车流情况。当双向车流辆方向不均衡系数达到或超过预设阈值,系统会根据实际情况自动调整车道信号灯的指示信号,对潮汐车道车流方向进行动态调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