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页(http://www.cnwulian.net):从国际案例看智慧城市的建设模式
[导读]AI技术是智慧城市的核心技术,而智慧城市也是最具前景的AI场景应用入口,人工智能技术的发展依靠场景来驱动,智慧城市中遍布的应用场景是AI技术商业化的关键,可以说AI和智慧城市成就彼此。
智慧技术让城市的变化变得更易于被感知,城市的资源更易于被充分利用,城市的管理更精细化和智慧化,城市的生活变得更便利高效。随着新一轮全球创业浪潮兴起,无数创新创业活动围绕智慧城市建设而展开,这些新技术和新模式正在从点滴开始,改变城市生活的方方面面。
AI技术是智慧城市的核心技术,而智慧城市也是最具前景的AI场景应用入口,人工智能技术的发展依靠场景来驱动,智慧城市中遍布的应用场景是AI技术商业化的关键,可以说AI和智慧城市成就彼此。我们可以畅想的智慧城市是多个场景的“大全集”, 它涉及到交通、教育、医疗、零售等等,与人的生活息息相关。这个大全集内部有着紧密相连的“脑神经脉络”——数据互联共享平台,多场景数据集成在这个平台上,方能实现数据互联共享,打破各场景下的数据壁垒,消除数据孤岛,协同各个场景实现智能决策和城市高效发展。
智慧城市的实现架构,就是在不同的区域城市中,实现各个应用场景的模块化组合,以此来提升城市引力,获取的数据进一步反哺技术升级。除了新的人工智能网络的搭建、智能产品的生产和不同行业的应用,包括现下常见的生活服务场景(如滴滴打车、饿了么等)在内,共同构成了智慧城市场景体系。场景平台获取大量可分析的市场需求数据,这些数据磨练和提高计算的能力,还会倒逼软件硬件设施及技术的更快发展。
智慧城市1.0——垂直的信息孤岛
这个阶段的智慧城市以政府为建设者,在政府管理场景下应用,聚焦在垂直领域更加专业、更加精细化管理的问题。如交通领域,交管部门、运输部门通过更多技术的应用,包括RFID和新型智能摄像头等,能够解决交通管控的问题。1.0阶段因为是分系统的建设,数据隔离分散,难以协同高效的弊端明显,并没有真正实现智慧化。
智慧城市2.0——数据集中和互联互通
在这个阶段开始有企业参与到智慧城市建设中,在“一云一网一图”的技术架构下,实现政府部门、政府与企业之间的数据交换共享,强调数据的集中和互联互通,打破数据孤岛,实现以城市为单位的目标、规划和资源的统筹。各行业也打开新的应用场景和模式创新,媒体娱乐、教育、零售、健康等进入智慧化阶段。但是在这个阶段,仅有政府部门实现了数据共享交互,各行业场景尚聚焦在数据资源获取中,真正的利民化应用还不多。
智慧城市3.0——全面互联和以人为本
核心特征是城市互联、数据开放、以人为本,通过跨境电商、智慧物流、智慧园区、智慧旅游等应用,实现城与城、国与国之间的信息、文化交流。主要措施有下一代ICT技术设施部署、构建数据生态圈、推动大数据应用、建立数据开放机制、推进城市互联、构建智慧城市群等。
未来智慧城市的发展将以终为始,“以人为本”成为终极目标,“感知人的需求”、“实现人的需求”、保障人类的健康、安全和生存。未来,当你四处漫步时,你的身体将影响各种各样的感应设备;当你有所需求时,你的意念也能被感知,并有各类人工智能设备帮助你实现各类需求。
纵览智慧城市发展经验,“产业发展+开发建设+城市管理”缺一不可,方能实现城市规划、建设、管理、运行和服务的均衡发展。产业发展方面,提供物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技术、人才、产品支撑。开发建设方面,搭建良好的硬件设施基底,如城市高速路网、通信网络、能源管网。城市管理方面,政府积极引导推动,主导顶层设计、出台支持政策、建立试点示范。
1、新加坡:
技术驱动+资源整合+市场引领,30年实现从孤岛求生到智慧国家的不断跃迁
新加坡智慧城市建设经验借鉴:
①技术驱动,智慧城市建设与信息技术产业同步,不断迭代升级:新加坡在这个时期打下了良好的产业基础,信息产业从PC时代-互联网时代-DT时代不断升级,推动智慧城市建设从全社会电脑化-城市信息互联互通和数据交换共享-信息与应用的整合-建立新型信息化知识型的经济体系的转变。
②政府主导,强化资源整合,实现城市综合信息共享和网络融合:在智慧城市建设的不同阶段,政府发挥了不同程度的作用,引导信息化在各个领域的应用,建立统一的信息化管理体制,实现自上而下式决策,做好城市级层面信息资源整合,推动政府、社会、企业、国民共同参与、协同作战。
③应用引领,加强智慧城市试点示范,以应用推动企业技术创新:联合新加坡裕廊等知名的开发商设立智慧城市试点项目,通过先进企业的产品和技术,实现企业技术落地,利用数据资源,驱动企业技术的创新和升级。
2、日本:
资源危机、灾难频发倒逼“企业主导+技术创新融合+功能构建”模式
日本智慧城市建设经验借鉴:
①企业主导,以开发商与技术商联合,政府引导的模式推进:政府设立试点城市,调动三井不动产、松下、日立等开发商与技术商联合共同实施,以能源、基建、城市安全为核心关注点。
②技术创新,最新技术与基建更新融合,添加信息通讯和传感功能:川崎、日立、NIT、东芝推进网络通讯系统、下一代能源站、建筑能源管理系统、智能交通信息系统建设,把最前沿的行业技术与城市应用相结合,调动市场化的力量。
③功能构建,从智慧能源、智慧交通、智慧环保、智慧民生构建功能体系:以家庭、社区、城市为场景,从与民生息息相关的场景入手,实践智慧能源供给监管、水处理监测管理、交通信息化管理、交通大数据分析预测、老人远程看护、智慧购物、智慧社区文化服务等。
3、里约热内卢:
IBM打造“IT主导决策” 典范,消除信息孤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