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页(http://www.cnwulian.net):发展智能医疗,让病患少跑腿
邓海建:考研屡出差错,责任谁来背锅
2018-12-21 12:19
2018-12-20 16:48
广电管理、市监、卫生部门等相关的职能部门,都应参与到广电违规广告专项整治活动中来——广告执法、食药执法、卫生执法、广电执法联合操作,对违规广告该罚的罚、该下架的下架。
2018-12-19 17:37
2018-12-20 11:27
考试指挥棒的改革还要求教学改革同步作为配合,要求创新教学方式和教学方法上下功夫,如教师仍然沿用传统的教学方式,沿用数年不换的教学内容,那么考试方式的改革必然是跛脚的改革。
苏州地铁方也无妨有过即改,对票务规则的修订完善,来点“加速度”。没必要设置太多缓冲期。“7.6元规则”的删除,也不必非以“2019年12月31日”为时间下限。
眼下的退押金难题,实实在在危害到了用户利益。或许现在更应该思考的一个问题是:共享单车的押金制度,是否该彻底结束了?或者,其他平台的押金该不该主动退还用户?
汉 卿:是时候考虑终止共享单车押金制度了
2018-12-25 18:17
与 归:别急着教育倒奶学生,盯好企业和学校吧
若千口民意的深井,都被地方官员如此懒惰懈怠的对待,不闻不问,那么井里打出来的,不再是社会良性治理的灌溉之水,而将会是损伤地方政府公信力的口水了。
这种情况不完全等同于“狼来了”。不过,人们应该更科学、客观地看待人工耳蜗的功能,如此,类似种种夸大之辞,才能没有再次发芽的土壤,社会公众的爱心也才不会发生退潮。
保护我们的孩子,更多应取决于外部环境,取决于社会保护关口的前置,而不是简简单单地提高自我辨识能力。不客气地说,这种试图通过演练教育孩子的办法,不过是在推卸成人社会的责任。
2018-12-24 16:27
张田勘:丢失一个耳蜗会不会丢失一片爱心
2018-12-25 12:22
涂 格:交房前夕“挟房加价”,问题不止出在开发商
马涤明:对广播电视违规广告应来一次“大扫除”
如何维护每个人的居住权利、购房权益,不仅拷问开放商的良心,更有赖地方政府的科学决策与严格执法。否则,交房前夕“挟房加价”这样的事情,便会一茬接一茬地发生。
2018-12-26 11:42
2018-12-24 16:29
任 然:托老所遭断水断电抵制:不妨多些“共处”意识
这一课,要给所有需要洒水的相关方补上。补课的同时,也要从制度设计入手,对相关部门和工作人员提出更具体的要求和管理,进而在其潜意识里形成“红线”。
有人说,“酸碱体质”易破,“易骗体质”难改。最关键的,除了提高消费者的防忽悠指数外,更是医保、科普和法治合力构筑的铜墙铁壁——惟其如此,方能让谣言少些生财之道。
2018-12-24 11:28
推荐阅读
更名并不是字与字之间的变换,而是关涉百姓生活的大事。一定要听取老百姓意见,而不是“在征求部分社会知名人士、市属各部门意见的基础上,报请市人民政府同意”就可以了。
2018-12-26 11:41
此次密集出现的考研乌龙事件,除了及时补偿考生增加的生活成本,并且在补考安排上确保考试公平、流程万无一失外,还得有配得上“严重责任事故”的后续调查,以儆效尤。
胡印斌:防拐防骗防套路,是谁让我们的孩子心存戒备
熊 志:考研密集闹乌龙:所有考试都应被严肃对待
从中美科学院院长共同发文透露的担忧和一系列情况看,如果不能在涉及生物医学研究,尤其是胚胎、生殖细胞,以及涉嫌生物武器项目研究方面达成伦理和管理共识,这类研究只会停滞。
邓海建:“酸碱体质”骗局:让谣言少些生财之道
在法治社会,“君子报仇”应采取正当、合法的手段。即便真的曾经受过伤害,也不应该成为20年后回头伤害他人的理由。当长大后的少年拦路扇老师耳光的时候,尊严感并不会比20年前多。
一家接一家高校在考研试卷上出问题,让人联想起学术不端,让人对高校核心技术和科研水平产生疑问,甚至是担心高校学风和国家教育大计。这些,究竟是伪问题还是真症结呢?
免费学生奶背后,是财政拨款和社会捐助。退一步说,就算是馈赠,也不能要求孩子们必须喝掉,相反,该严格要求的是自己,是对质量和品质的拍胸脯保障。
陈广江:20年后拦路扇老师,并不能找回失去的尊严
2018-12-26 11:39
2018-12-20 11:25
2018-12-25 16:11
2018-12-21 17:11
然 玉:公交车变走失者守护站是花小钱办大事
张田勘:生物医学研究应建立伦理和管理共识
马想斌:民生工程不到位背后是地方官员懒政思维作祟
2018-12-21 17:04
在实践层面,应加大执法力度,不放过每一个作恶者;在立法层面,须让施暴者付出更高昂的违法代价,并打造预警、介入、惩处相衔接的应对体系,更好地保护儿童不受侵害。
2018-12-20 16:51
2018-12-24 16:26
于立生:“7.6元规则”的修改,不妨来点加速度
2018-12-26 11:40
健康体检的初衷和目的,应该是让人们放心的。通过医学手段和方法对受检者进行身体检查,是让受检者了解自我健康状况、早期发现疾病线索和健康隐患的诊疗行为。
陈鸣默:不折腾百姓,比命名、更名60街道的政绩更重要
杨三喜:“神仙考题”反映了大学考试改革的要求和趋势
默 城:洒水结冰的低级错误要错到什么时候
刘婷婷:“深圳虐童案”作恶者应受严惩
张田勘:体检乱象或可摧毁人们对医学科学的信任
老年群体不可能活在真空之中,不管是在精神上,还是在物理空间上。加速到来的老龄社会到底意味着什么?面对时有出现的“避老”行动,这方面的思考不该再回避。
重新审视城市的责任,重新发现城市的能力,但凡足够用心,我们或许就会发现,除了将公交车变成移动守护站,每一座城市还有更多让自己变得更好、更温暖的办法与方案。
2018-12-21 12: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