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页(http://www.cnwulian.net):“智慧城市”的金融名片 湖南湘潭市移动支付便民示范工作侧记
策划人语
近年来,国内支付行业突飞猛进。十年前,出门不带现金是寸步难行的,而今天只需要一部手机就能实现生活中涉及支付的方方面面。包括银行和支付机构在内的移动支付服务提供商,在支付规模、渗透率、技术以及模式等方面均取得明显成效,在方便群众生活、提高支付效率、便利商业活动等方面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
前不久,湖南省移动支付便民示范工程专题会议在韶山市召开,作为移动支付便民示范工程百家示范城市之一的湘潭市,以新型智慧城市建设为契机,不断探索移动支付与普惠金融相结合的路径和运营模式,打造出一张“智慧湘潭”的金融名片。
打造“智慧景区”范例
韶山市是全国著名的红色旅游革命纪念地,旅游经济的发展离不开移动支付金融体系的支撑。要想在便民领域实现突破,地方政府的支持至关重要。为此,人行湘潭市中支以韶山特色“智慧景区”为突破口,与湘潭市委、市政府多方协调,与政府办共同下发了《智慧湘潭移动支付便民示范工程建设方案》,将韶山红色旅游智慧支付建设工作作为湘潭示范工程重点项目推进,利用韶山特色的社会感召力打响全市移动支付改革的“第一枪”。
湘潭市政府将移动支付便民示范工程列为“伟人故里,大美湘潭”智慧城市的建设范围,人行湘潭市中支借此契机,确立了“政府引导、人行推动、统一标准、创新发展”的实施模式,明确了六大重要便民领域向银联标准移动支付开放的时间和方式,有效攻破了行业拓展难题。结合上级行和市政府的调研成果,该行与韶山市政府、旅游发展集团等参与主体积极沟通协商,组织辖内各银行机构召开示范工程推进座谈会,推广移动支付在韶山景区门票购买、周边商圈、酒店等场景的应用。
记者了解到,2017年年底,韶山景区换乘中心线上购票系统正式上线运行,游客只需利用手机云闪付APP在支付感应系统“秒刷”便能完成购票。系统上线半年以来,游客利用银联移动支付方式购票共1.8万张,金额达934.7万元。景区构建了自助售票、无感停车、商贸街区、酒店等移动支付场景,建成了“一站式”智慧景区,实现了手机云闪付在景区游、购、行的全覆盖。“一点购票”“一键旅游”惠及旅游人数超过1000万元,作为移动支付示范工程的成功范例在全国推广。
探索“智慧乡村”模式
为推进移动支付业务逐步向乡村地区渗透,人行湘潭市中支启动了“电子支付示范县”创建活动,在韶山市开展农村移动支付的试点工作,积极探索移动支付的“智慧乡村”发展模式。
“金湘通”智能POS终端是人行湘潭市中支推进农村移动支付的重要“抓手”。该行联合当地涉农金融机构打造“电子支付示范村”,深入基层为农户提供移动支付便利服务,将电子支付“触角”进一步延伸至乡村地区。目前,“金湘通”已覆盖20余个行政村,共布放机具58台,形成了良好的辐射效果。截至目前,该系统产生交易4537笔,金额达266.5万元。
在农村金融综合服务站,人行湘潭市中支创新“移动支付+农村综合服务站”模式,在原有33个金融综合服务站的基础上,推广移动支付在小额支付转账、取现等领域的应用,扩大了乡村地区移动支付的辐射面。该行引导商业银行推广移动支付业务进驻农村电商,解决了电商交易不便的难题,构建起支农、惠农、便农的“支付绿色通道”。
延伸“智慧商圈”服务
人行湘潭市中支着眼于点、立足于面,妥善协调民生重点领域应用移动支付的困难,吸引智慧支付的用户,推动形成有序、便捷、高效的智慧金融服务体系。
人行湘潭市中支采取“移动支付+”模式,推动移动支付形成涵盖公共交通、便民缴费等多个领域的区域全覆盖态势。在17家示范银行的推动下,该市共建成多个具有明确商圈品牌和标志性商业综合体的核心示范商业圈、示范街区,21条公交线路、1350台公交车率先在全国开通二维码支付手机闪付功能。
移动支付便民示范工程启动以来,湘潭市移动支付持续增长。数据显示,今年年初,每日交易笔数不足3000笔;到今年6月,该指标突破7万笔,月增长率超过120%。今年上半年,全市移动便民示范工程累计交易529.73万笔,金额达1527.78万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