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页(http://www.cnwulian.net):韦乐平:物联网是5G发展的驱动力
韦乐平指出,5G的驱动力包括:业务驱动、网络驱动和商业模式驱动。
业务驱动:包括移动互联网和物联网。
谈到5G跟4G的主要差别,韦乐平总结了三方面,第一、技术改变,因为5G网络架构是彻底的重构,运营商完全采用最新的架构。第二、性能全面的提高,比如,速率提高20倍,时延降低20倍,用户连接密度提高10倍。第三、市场的变化。1G、2G、3G、4G都是以人为中心,而5G转向了万物互联的新中心,此外,1G到4G,用户数不过几十亿,但是到了万物互联那时候的连接速度可千亿量级。
工信部通信科技委常务副主任、中国电信科技委主任韦乐平在大会中指出,最近两年来,三大运营商采用流量运营的方式,但在明后年流量运营收入将达到顶峰后,如若在5G到来时找到5G的杀手锏业务,运营商收入将迎来新一波的增长。
从5G开始,除了消费市场以外,要开始转向其他垂直行业,无论是用户对象,对网络性能的要求、价值都得到了极大的提升。韦乐平透露5G最受益的11个垂直应用,包括基建、农业、金融、零售、公共安全、公用事业、交通、传媒和游戏健康、制造及汽车行业。
通信世界网消息(CWW)9月19日,由南京市江北新区主办、紫光集团与紫光展锐科技有限公司承办的中国芯片发展高峰论坛,在中国南京举办。本次论坛以“芯时代,共成长”为主题,见证了多款移动通信、物联网产品的首发亮相、5G+AI产业最新战略布局以及承办地中国南京蓬勃发展的集成电路产业生态。
网络驱动:主要是网络架构重构。1G-4G都是封闭架构, 5G开始是开放的架构,这也是一个根本性的变化。5G整体的网络架构是云化的,其中,控制云、转发云、接入云最为重要。5G核心网架构也很重要,内部一个封闭的架构,只有到了5G开始转向IT架构。5G承载网也发生了重要的变化,CU、DU、AAU三层重构,也是为了适应新的不同业务发展业务的需要。
商业模式:5G的商用将会伴随着更多商业创新模式的出现,网络、众筹、共享、频谱、开放能力,包括计费模式都会发生重要的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