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页(http://www.cnwulian.net):胡小明:智慧城市的思维层次
4. 生态工程理念:强调与环境共存、自组织、可持续
新型智慧城市面对的第三项涌现是互联网企业的信息服务能力、数据汇集能力已经大幅度超过政府。互联网BAT、三大运营商、华为、中兴、浪潮等企业已经形成极大的社会影响力,政府与企业的信息不对称现象已出现反转,政府与企业合作推动信息化建设已成为大趋势,新型智慧城市的设计理念正在改变传统的政府大包大揽的做法,强调与企业合作的智慧城市建设新模式。智慧城市应当更多依靠社会的自组织,政府的作用应当是创造稳定公平的市场环境,促进企业与社会的创新繁荣。
新型智慧城市是智能创新大爆发时代的新理念,新型智慧城市是可持续创新活跃的城市,比传统智慧城市更强调“大众创业、万众创新”。
顶层设计的首要任务就是要使信息化建设的目标回归合理,不要做办不到的事情。智慧城市方案的甲方受到某些专家的蛊惑会提出不切实际的要求,希望一口吃个胖子,顶层设计专家们要帮助甲方打消这种念头,信息化建设并不是有技术就有一切,技术的应用与社会环境的融合才是最艰苦的工作,我们的资源与精力只能实现为数不多的功能,因此顶层设计的主要任务不是增添目标而是精选目标,使信息化目标能够与政府的社会组织能力匹配,实现有限目标完成力所能及的信息化任务。
1. 智能应用的繁荣
四、信息技术在智慧城市中的定位
关键词:五、自组织发展模式与生态环境
行政手段、巨额投资等强驱动力对于短期项目执行有力度但是持续时间短,城市的繁荣是长期事业,只能依赖长期的驱动力,这就是文化、利益分配机制、社会合作环境等因素,创新繁荣的规划需要在弱影响力方面下功夫。
二、不同层次的设计理论
三、智慧城市与智能应用的繁荣
经济学认为从最稀缺的资源为中心进行资源组织才是合理的,人们常常会认为数据是最缺乏的,或者认为数据处理分析技术是最缺乏的,实际上最缺乏的是能够见到效益的目标机会,这种机会是多方面因素的组合,是业务的真实需求,这种效益机会才是最宝贵的。专家们利用政府数据的组合可以发现一些可以改进工作的内容,但是在业务人员看来这些发现并不急切,自己提出的问题才亟待解决,电子政务建设应当以业务问题为中心,不能以技术为中心也不能以数据为中心,唯有以业务部门的应用目标为中心才能获得可持续的效益。
电子政府阶段的进一步发展进入到智慧城市阶段,智慧城市建设跳出了信息化领域,追求的是全社会的可持续发展与创新的繁荣,智慧城市的建设投资也跳出了政府投资、政府管控的范围,进入全社会的投资、全社会创新的新领域,智慧城市的组织层次进一步升级为城市范围内各种智能化系统的协调,其组织化视角扩大到城市所有智能化业务体系。
七、新型智慧城市三个新视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