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系
我们
投稿
反馈
评论 返回
顶部

内容字号: 默认 大号超大号

段落设置: 段首缩进取消段首缩进

字体设置:切换到微软雅黑切换到宋体

重庆渝中建城市智能交通体系 引领交通管理现代化发展

2018-06-20 13:09 出处:互联网 人气: 评论(
五毒教众崇拜神 四川现巨型狼图腾 滇池沉剑录 付斌 凯娜娜 至上励合新专辑 范哥老雷 早坂瞳 07kkk 孙太太和陈阿姨 秦时明月之痕宇天命

  违法变道抓怕系统,是利用路面交通标志的实线作为抓拍器的虚拟线圈,一旦有车辆碾压便会触动快门自动拍照。它和传统抓拍系统不同,该系统通过先进的电子眼,对桥头、隧道、主干道路面的交通情况进行24小时录像,当摄像头扑捉到车辆违章变道的画面时,就会自动启动拍照功能,对违章车辆进行自动抓拍。

  “即便是事故车主自行报警,也往往并非第一时间、第一现场了。”十多年值守在路面一线的交巡警黄涛感叹,以往警方接到事故报警电话,少说也在事发后3至5分钟,沿途堵车至少一长串。如今,随着智能交通系统一期工程完工投用,巡查排险、疏堵保畅的勤务模式,已发生了颠覆性的变化。

  警方数据显示,渝中区现有机动车保有量144757辆,但每天进出渝中半岛的人流量达到100万人次以上,车流量超过50万辆。渝中半岛8座过江大桥和13个隧道的进出端口,成为“常规堵点”。

  据介绍,通过城市智能交通体系,警方实现了移动警务、指挥调度、交通诱导、交通预案、交通组织、统计分析、运维管理、系统集成、系统管理9大业务功能。从根本上可以对绝大多数违章变道、违章加塞、违章停车等行为予以取证和查处。目前,重庆主城各区正加速推进建设智能交通体系。

  “部分驾驶人员行车陋习难改,因此堵点加塞现象屡见不鲜。”渝中区交巡警陈兴文告诉记者,以往即便派遣有限警力到场,仅维护秩序疏导交通都有些吃力,更难言执法查处。但自从启动智能交通建设后,加装的违法变道抓拍系统、高清摄像头成了打击整治“违章变道和加塞”的中坚有效力量。

  违章变道和强行加塞少了,主干道行车速度自然就会提高。交巡警的数据显示:去年下半年以来,进出渝中主干道平峰期正常车速较以往提高了10公里/时左右。路口通行力由以前的每小时4000余辆急速扩大到了每小时6000余辆,早晚高峰平均缩短30分钟,高峰时期车速平均提升约27%,区域出行更加畅通。

  “就像电力监测网一样,凡是任何一截路段出现突然短时间堵车聚集状况,交巡警指挥中心监测网上该路段就会变色报警,值班人员会立即调取该区域监控视频查证,确认后一边调度部署警力到场,一边通过车辆车主登记信息对其予以电话指令,疏堵保畅的工作效率得以大幅提高。”渝中区交巡警指挥中心民警懂治表示,通过此项措施,辖区通行效率较以往提高了5%,平均车速提高到22公里/时。

  中新网重庆1月13日电 (记者 刘相琳)在占地面积18.54平方公里的重庆母城渝中半岛上,由2758个高清摄像头组成的“空中交巡警”,已成为重庆城市智能交通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治堵纠违方面发挥出愈加重要的作用。记者13日走进重庆渝中区交巡警智能交通指挥中心,体验科技强警带来的城市智能交通变化。

  记者从渝中区交巡警智能交通指挥中心监控屏幕看到,随时调取任何一处监控影像放大,都能较为清晰看到车牌号码和行车记录。民警告诉记者,以石板坡长江大桥北桥头石黄隧道入口处为例,以前当地每月变道加塞违法行为超过15000余件,如今当地每月变道加塞违法行为下降至3000余件。

  1月11日下午,一辆面包车与一辆出租车发生擦挂。就在长安司机还在与的哥争论谁的责任时,警方的电话就已打给了双方,让其将车辆挪至临时停车区,等候民警到场处理。警方介绍说,通过智能交通体系,当地建立了视频巡逻机制,在发现警情和拥堵隐患后,会推送至前台指挥民警核查,变“被动处置”为“主动发现”,从而增强对辖区道路交通状况的掌控能力。

分享给小伙伴们:
本文标签:

更多文章

相关文章

  • 蛮便宜网
  • 天猫内部优惠券网
  • Copyright © 2002-2011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