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页(http://www.cnwulian.net):政策助推 消费升级,智能家居的春天已来!
智能家居要真正普遍进入到生活中,还需要克服许多问题,提高用户体验、增加用户黏性不仅是技术提升就可以解决的,更何况现在技术发展离理想目标还差一定距离,被看好的人工智能运用到智能家居中还不够成熟。但是目前无论从消费者层面、市场层面还是政策方面来看,智能家居发展前景被国内外厂商所看好。随着5G第三阶段试验的开始,物联网大规模商用部署,无形中又为智能家居行业加重了砝码,智能家居市场即将迎来“春天”。
目前我国智能家居市场正处于启动期,创业型企业及新产品层出不穷,易观估算2018年中国智能家居市场规模将达1680.3亿元,同时据Gartner预测,到2020年,中国智慧家庭的数量将达到5~7亿个,每一个家庭都将会有500多个智能设备,而ABI Research预测,25%的智能家居收入为可持续的服务收入。智能家居行业发展的巨大潜力吸引众多资本加入,众多科技公司纷纷抢滩智能家居市场。
我国大力推进智能家居行业及智能家居产品的落地,使得智能家居行业的发展前景日益明晰。除了政策的推动,物联网与人工智能也助力智能家居的发展,进一步提升了智能家居行业未来的市场前景。有业内专家指出,“智能可穿戴设备、智能家居等新兴领域的智能硬件产品有望迎来爆发期。”
智能家居发展短板不容忽视
在聚焦新型信息产品消费方面,《指导意见》指出,要升级智能化、高端化、融合化信息产品,重点发展面向消费升级的中高端移动通信终端、可穿戴设备、数字家庭产品等新型信息产品,以及虚拟现实、增强现实、智能网联汽车、智能服务机器人等前沿信息产品。同时还指出,要大力推广数字家庭产品,鼓励企业发展面向定制化应用场景的智能家居“产品+服务”模式,推广智能电视、智能音响、智能安防等新型数字家庭产品,积极推广通用的产品技术标准及应用规范,加强“互联网+”人工智能核心技术及平台开发,推动虚拟现实、增强现实产品研发及产业化,支持可穿戴设备、消费级无人机、智能服务机器人等产品创新和产业化升级。
在去年,我国接连发布支持智能家居发展的重要战略部署,如2017年8月,国务院正式印发《关于进一步扩大和升级信息消费持续释放内需潜力的指导意见》(以下简称《指导意见》),提出了未来一段时间信息消费发展的重点领域和政策措施。
智能音箱不仅是音乐播放器,其应用场景很广阔,比如可以应用在酒店,当旅客去酒店时可以语音开关空调、灯、电视、窗帘等,也适合放在养老院,如阿里巴巴在2017年11月底就已开始应用在相关养老院,便于腿脚不便的老人们可以随时通过语音解决安全防护的问题。
5G、物联网、人工智能、区块链等新一代信息技术驱动全球数字化浪潮席卷而来,各领域加速向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转型,而这促使智能家居在经历了一段时间的沉淀与积累之后逐渐受到市场热捧并日益渗透到百姓的生活中。
在工信部2017年12月印发的《促进新一代人工智能产业发展三年行动计划(2018-2020)》(以下简称《三年行动计划》)中也提出,要加大培育智能产品的力度,优先推动智能家居等产品的突破。《三年行动计划》明确,将支持智能传感、物联网、机器学习等技术在智能家居产品中的应用,提升家电、智能网络设备、水电气仪表等产品的智能水平、实用性和安全性,发展智能安防、智能家具、智能照明、智能洁具等产品,建设一批智能家居测试评价、示范应用项目并推广。到2020年,智能家居产品类别明显丰富,智能电视市场渗透率达到90%以上,安防产品智能化水平显著提升。
智能家居产品存在安全隐患,用户购买的智能家居产品在联网后会有成为不法分子“间谍”的风险,致使不法分子随意窃取和监听用户个人隐私。据相关媒体报道,目前智能家居产品破解难度较低,用户若通过高使用率和隐私信息集中的移动设备进行产品操控时,容易被盗取个人信息。
其实,在近日中国信通院发布的《中国信息消费发展态势暨综合指数报告(2018年)》中已经说明,我国消费对象已由传统信息产品升级至新型互联网硬件,新型信息产品消费得以加速生长。在智能家居领域,产业化应用快速发展,早在2016年各类智能家电产品占比就有提升,如智能洗衣机占洗衣机销售额22.5%、智能空调占空调销售额18.5%、智能冰箱占冰箱销售额10.3%。同时智能炒菜机、智能扫地机器人等智能小家电的创新也层出不穷。
政策助推,智能家居市场升温
信通院曾指出,智能家居、车联网、虚拟现实等新型智能硬件已成为竞逐焦点,而智能家居围绕语音技术展开入口争夺。智能音箱是最早的智能家居产品,也是2017年最火的产品。随着语音交互技术的成熟,智能家居硬件正由环境感知类设备向自动控制、语音交互类设备发展。智能音箱依托天然的语音属性有望成为智能家居的入口级产品。亚马逊、谷歌、苹果、京东、阿里、腾讯、百度、小米等巨头争相涌入“百箱大战”。
层出不穷的新产品,打造“懒人”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