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页(http://www.cnwulian.net):专家聚哈研讨智慧城市安全面临的各种挑战
本次论坛将引导哈尔滨市公共安全产业园区落地,践行“央企+高校+地方政府”产学研合作模式,规划包括工大正元总部基地、公共安全通用技术研发中心、公共安全产业基金等建设项目。同时联合清华大学公共安全研究院、深圳城市公共安全技术研究院,邀请百度、华为、中兴、光启、海能达等知名上下游厂商公共安全版块入驻园区。作为国内领先的公共安全产业园区,通过建立上下游一体化的产业集群,形成涵盖城市地质及地下空间安全、重大基础设施结构健康监测、生态环境安全、信息安全(网络安全、工控系统安全)、城市空间安全、城市生命线保障体系、食品安全、交通安全的多元立体、多维空间、全时域的公共安全体系。
当天,来自清华大学、哈尔滨工业大学、深圳城市公共安全技术研究院等专家学者,围绕“公共安全产业行业现状与未来趋势”这一主题,举行了涉及智慧城市基础设施及其安全防护系统、安全产业发展 、城市安全空间构建、水安全与净水技术、电气设备监测与用电安全、大米溯源、公共安全领域红外成像监控技术及装备、老旧小区安全及使用功能评价与绿色化改造等多领域多学科的12场主题讲座。
“深圳市已经建立了从业人员实名制管理系统和建筑废弃物监管信息系统,另有地铁沿线周边环境监测子系统在建。”深圳城市公共安全技术研究院副院长张少标介绍,应用城市公共安全三个核心技术,深圳市利用信息化手段实现了验收检查技术规范入库、实测实量数据实时上传;利用智能监控设备实时预警,对风险隐患点实现现场标注;利用数据一次采集再将数据实时分发流转处理。
安全是航空发展的根本,哈尔滨工业大学王刚教授在论坛上说:“基于大数据的机场飞行区安全管控技术,借助大数据来提高综合治理能力是规避风险的有效办法。”机场应该不断构建完善安全监管平台,通过建设信息开放、资源共享、协调决策的运行信息监管网络,应用大数据和人工智能实现监管平台的智能化分析、监控和预警。
针对国内城市公共安全产业现状,迎接各种挑战,欧进萍在论坛上介绍说,目前在智慧城市安全防护系统方面,他和团队主要研制了适用于城市建筑物、城市道路与轨道交通结构群、城市地铁隧道和地下管网安全监测技术系统、开发出城市建筑物震动与损伤控制的被动、主动、智能及其混合技术与装备等多项成果。
科技日报哈尔滨1月31日电(记者李丽云 实习生张道林)“世界上没有任何一个国家的城市如同中国现代城市一样,各类工程和基础设施种类多、密集度高、新老程度不同、抗灾能力各异,在公共安全方面面临巨大挑战。”1月31日,哈尔滨工业大学土木工程学院教授、中国工程院院士欧进萍在当日召开的首届哈尔滨公共产业高峰论坛上如是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