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页(http://www.cnwulian.net):【物质与能量】智能电网哪里智能
首页 > 正文
【物质与能量】智能电网哪里智能
2015-10-25 09:00 来源: 领导干部和公务员科学素质读本
分享到
智能电网(也称电网2.0)是以物理电网为基础(我国的智能电网是以特高压电网为骨干网架、各电压等级电网协调发展的坚强电网为基础),将现代先进的传感测量技术、通信技术、信息技术、计算机技术和控制技术与物理电网高度集成而形成的新型电网。智能电网以充分满足用户对电力的需求和优化资源配置,确保电力供应的安全性、可靠性和经济性,满足环保约束、保证电能质量、适应电力市场化发展为目的,实现对用户可靠、经济、清洁、互动的电力供应和增值服务。
智能电网是智慧城市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时也为智慧城市的建设创造了必要的基础条件,是电力产业发展的必然趋势。智能电网的建设与发展,有助于促进清洁能源的开发利用,减少温室气体排放,推动低碳经济发展;有助于优化能源结构,实现多种能源形式的互补,确保能源供应的安全稳定。
智能电网的主要特征包括自愈、激励和保护用户、抵御攻击、提供满足21 世纪用户需求的电能质量、容许各种不同发电形式的接入、启动电力市场以及资产的优化高效运行。智能电网的核心内涵是实现电网的信息化、数字化、自动化和互动化,简称为“坚强的智能电网”。
与现有电网相比,智能电网的智慧体现在以下几方面:
高度稳定性。和早期的电网相比,新时代的智能电网稳定性更高,在进行相关信息输送时,能够有较高的运行效率和传输速度,从某种程度上降低了相关信息被非法人员获取的概率。当电网出现较严重的问题时,依旧可以继续进行供电工作,不会造成大范围的停电,当室外环境较为恶劣时,仍然可持续正常运转。
良好自愈性。当在正常工作中遭遇其他因素干扰时,智能电网可自行调节和恢复,将自身出现的故障和问题及时修复和处理,主动完善网络结构。而且智能电网可以对自身的安全性作出分析,在遇到故障前就可进行自我预防和控制。如果故障无法避免,将会在故障出现后的第一时间进行自我诊断并修复,保证电网安全运行。
超凡兼容性。对于不同种类和格式的信息,智能电网可以通过调节和控制,进行信息反馈。此外,柔性交/ 直流输电、网厂协调、智能调度、电力储能、配电自动化等技术的广泛应用,使智能电网运行控制更加灵活、经济,并能适应大量分布式电源、微电网及电动汽车充放电设施的接入,兼容多种网络传输方式,为相关用户提供一定的增值服务。
发电设备与城市示意图
高度集成性。智能电网可实现实时和非实时信息的高度集成、共享与利用,为运行管理展示全面、完整和精细的电网运营状态图,同时能够提供相应的辅助决策支持、控制实施方案和应对预案。智能电网还可完成相关数据的共享和集成,在借助相关平台的基础上,进行标准化管理。智能电网能将很多种类的信息进行有效整合,经过相关调节和控制,满足用户接受信息的需求,还可避免重要信息丢失或被盗取。
良好互动性。智能电网可建立双向互动的服务模式,用户可以实时了解供电能力、电能质量、电价状况和停电信息,合理安排电器使用;电力企业可以获取用户的详细用电信息,为用户提供更多的增值服务。
参考文献
[1] 莫莫.智能电网:设计与分析基础[M].张沛超,胡炎,译.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14.
[2] 萧山西,等.智能电网:融合可再生、分布式及高效能源[M].汤奕,等译.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15.
[3] 何光宇, 孙英云. 智能电网基础[M]. 北京: 中国电力出版社, 2010.
[4] 刘振亚.智能电网知识读本[M].北京:中国电力出版社,20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