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系
我们
投稿
反馈
评论 返回
顶部

内容字号: 默认 大号超大号

段落设置: 段首缩进取消段首缩进

字体设置:切换到微软雅黑切换到宋体

宁波市政府2018年《政府工作报告》全文发布

2018-01-25 12:00 出处:互联网 人气: 评论(
91pron free videos 圣南大学在哪 发的 空包网kongbw 利辛交通事故 91proe free video 瑞士幸运28swisslotterys

  2018年1月16日在宁波市第十五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三次会议上

  裘东耀作政府工作报告。(记者徐能摄)

  各位代表:

  现在,我代表宁波市人民政府向大会报告工作,请予审议,并请市政协委员和其他列席人员提出意见。

   一、2017年工作回顾

  2017年是本届政府的开局之年。一年来,面对错综复杂的国内外形势和艰巨繁重的改革发展稳定任务,我们在省委、省政府和中共宁波市委的正确领导下,认真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十八届历次全会和十九大精神,坚定不移实施“八八战略”,按照省市党代会的决策部署,牢牢把握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牢固树立新发展理念,坚持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凝心聚力,攻坚克难,统筹推进各项工作,实现了“名城名都”建设的良好开局。

  一年来,全市经济社会平稳健康发展,多数指标好于市人代会确定的目标,民生实事项目全面完成。初步核算,实现地区生产总值9846.9亿元,按可比价计算,同比增长7.8%;完成一般公共预算收入1245.3亿元,增长10.9%;完成固定资产投资5009.6亿元,增长3.5%,其中民间投资增长11.9%;外贸进出口总额7600.6亿元,增长21.3%,实际利用外资40.3亿美元;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4047.8亿元,增长10.4%;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别为55656元和30871元,增长7.9%和8%。一些重点工作取得突破性进展,宁波“一带一路”建设综合试验区获省政府批复,“16+1”经贸合作示范区列入《中国—中东欧国家合作布达佩斯纲要》,成为全国第九个累计实际利用外资超500亿美元的城市,宁波舟山港成为全球首个货物吞吐量超10亿吨的港口,宁波大学入选国家一流学科建设高校,荣获全国文明城市“五连冠”,第八次获评“中国最具幸福感城市”。

  一年来,我们围绕市人代会确定的目标和“十个狠抓”的任务,全力以赴抓落实,奋发奋进求实效。

  (一)实体经济发展得到新提升。工业经济再上新台阶。规上工业增加值、利税分别超过3000亿元、2000亿元,增长9.6%和22%。推进“中国制造2025”试点示范城市建设,打造“3511”新型产业体系,“3+15+X”政策框架体系基本形成,市本级财政统筹安排三年150亿元扶持资金。新材料、高端装备、新一代信息技术等三大战略引领产业产值增长27.9%,汽车制造、纺织服装等五大优势产业产值增长20%。千亿级、行业骨干、高成长等三类培育企业产值分别增长31%、24%和37%,新增全国企业(产品)单项冠军15个。攻坚推进100个重大项目,完成投资1807亿元。舜宇智能光电等项目建成投产,吉利汽车整车生产等项目稳步推进。新增上市公司20家、“新三板”挂牌企业31家,宁波股权交易中心挂牌企业突破1000家。现代服务业提质发展。实现服务业增加值4427.3亿元,增长8.1%。金融业稳步提升,人民币贷款余额超过1.7万亿元,新增各类金融机构25家。国家保险创新综合试验区建设成效显现,中国保监会14条支持政策落地实施,全省首家保险资产管理公司获批设立,新增保险创新项目29个。港航物流业发展迅速,国家综合运输服务示范城市建设深入推进,宁波舟山港完成集装箱吞吐量2460.7万标箱,增长14.1%,海铁联运箱量增长59.9%,机场旅客吞吐量939万人次、货邮吞吐量12万吨,快递业务处理量突破10亿件。

  旅游业蓬勃发展,国内外游客突破1亿人次,获评中国旅游休闲示范城市。新兴服务业加快培育,商务服务业、软件与信息服务业营业收入分别增长33.3%和85.8%,宁波广告产业园成为国家级广告产业园,人力资源服务机构数位居全省第一。现代绿色农业发展步伐加大。粮食和经济作物实现种植面积、产量“双增”,一产增加值314.1亿元,增长2.4%。新增省级现代农业产业园区4个、省级特色农业强镇6个,建成多彩农业美丽田园示范基地20个,慈溪现代农业产业园入选国家现代农业产业园创建名单。新增省级骨干农业龙头企业9家、市级示范性农民专业合作社和家庭农场45家。农村土地流转率和规模经营率均居全省第一。

  (二)科技创新和质量效益得到新提升。创新转型步伐加快。R&D经费占比2.35%,规上工业企业科技活动经费支出增长21.7%。浙东南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创建扎实推进,获批国家海洋经济创新发展示范城市,鄞州区和中科院宁波材料所成为国家级“双创”示范基地。新增省级军民融合产业示范基地1家、省级以上众创空间13家、院士工作站16家、博士后工作站20家、高新技术企业716家,创新型初创企业突破1万家。发明专利授权量达到5400件,超级电容器项目获中国专利金奖。实施“3315”“泛3315”计划,新引进全职院士2名,海外高层次人才突破1万人。“质优宁波”建设扎实推进。开展全面质量提升行动,联动推进“三强一制造”,制(修)订国际(国家)标准49项,新增“浙江制造”品牌认证产品35项,宁波文具产业和海曙时尚纺织服装产业获批全国产业集群区域品牌建设试点,建成国家级出口产品质量安全示范区5个,食品和农产品抽检合格率分别达到96.7%和98.5%。企业经济效益稳步增长。规上工业企业、服务业企业利润分别增长30.9%和20%,规上工业单位增加值能耗下降4.0%,国有企业资产总额突破1万亿元。

  (三)改革开放活力得到新提升。推进“最多跑一次”改革。狠抓“一窗受理、集成服务”,市县两级行政审批类“最多跑一次”事项占比分别达到89%和93.6%,1/3以上行政审批事项实现“全城通办”。8个功能园区推广“打包审批、集成服务”,平均减少行政审批承诺时限22个工作日。市县自建系统“信息孤岛”基本打通,154个乡镇(街道)“四个平台”建成运行。加快重点领域改革步伐。推进旅游体制改革,调整设立市旅游发展委员会,完善工作机制。改革招商引资体制,调整设立市经济合作与投资促进局,成立中东欧博览与合作事务局。109项政府职能转由社会组织承接,438家行业协会商会与行政机关脱钩。市属国有企业功能分类全面完成。打造优质营商环境,小微企业贷款余额突破5000亿元,制造业贷款同比多增374.6亿元,全年减免各类税费435.8亿元,稳妥处置特困企业44家。推行耕地保护补偿制度,启动国有建设用地二级市场改革试点,划定永久基本农田276.7万亩,盘活存量土地2.9万亩。农村承包地确权登记颁证基本完成,农房确权登记试点有序启动,江北区获批全国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试点。开展教师“县管校聘”试点,跨省异地就医住院费用直接结算工作处于全省前列,成为首批国家级公立医院综合改革示范城市。促进开放型经济优化升级。坚持外贸优进优出发展,出口额占全国比重达到3.25%。国际邮件交换站开通运营,跨境电商交易额超过90亿美元,“双十一”跨境电商进口零售交易单量、交易总额均居全国第一。成立甬商总会,举办甬港经济合作论坛、海内外宁波周和中东欧国家投资贸易博览会、中东欧国家合作发展论坛、中国航海日论坛、国际港口管理机构圆桌会议,发布海上丝路贸易指数。新增备案(核准)境外中方投资39亿美元,国内招商引资实到资金突破1000亿元。获批中国—中东欧国家贸易便利化国检试验区,宁波南部滨海新区成为省级经济开发区。深化区域合作交流。积极融入长江经济带建设,主动参与长三角区域和浙东五市合作,对口支援帮扶和“山海协作”工程取得新成效。

分享给小伙伴们:
本文标签:

更多文章

相关文章

  • 蛮便宜网
  • 天猫内部优惠券网
  • Copyright © 2002-2011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