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页(http://www.cnwulian.net):雅电集团推进营销转型升级 雅安频道 四川新闻网
一只电表延伸的效率
从接单到故障处理结束,整个过程只花了16分钟。如此效率,不仅赢得了李严香的连声致谢,而且再次让陈秋敏感受到了抢修作业规范化、精确化、自动化带来的效率。
供电公司员工使用配网抢修移动APP处理故障。
正是以这只看似不起眼的智能电表为延伸,雅电集团通过高质高效推广智能电表应用,不仅让灾区跨入智慧用电时代,提升了老百姓的用电体验;同时,也促进了供电企业管理的变革与创新。
通过配网抢修移动APP接单后,芦山县供电公司员工在烈日下开展抢修。 汤小强 摄
看着供电员工的身影,该公司电器工程师盛明一脸感激:这样的检修服务,是供电公司给企业的“福利”。
6月25日,与芦山湘邻纺织有限公司相隔不远的日泓(雅安)电子有限公司,车间内18条生产线发出隆隆机声,工人在生产线上巡视着;车间外,20台变压器源源不断地为生产设备提供动力,芦山县供电公司员工则在变压器前仔细地测试着变压器导线温度。
“我们的生产线从下料到成品,需要连续生产4个小时,一次停电就要损失30万元。好在,计划停电的时候,客户经理都会提前一个月告知我们。”盛明说,根据停电通知,他们提前安排生产计划,避免了不少损失。
一张图纸带来的“洗礼”
不仅是普通低压用户,用电企业也同样感受到了变化。
抄表收费是几十年来伴随基层供电员工的主要工作。在山区工作的供电员工有时候要步行几个小时的山路,才能到达偏远的村落,这样的经历让不少抄收人员终生难忘。
当灾区的工作重心从灾后重建转移到推动“五年整体跨越、七年同步小康”,国网雅安电力(集团)公司以芦山县供电公司为试点,从营销转型入手,推动智能电网建设,为灾区发展振兴之路助力。
“以前每月1至10日,就是我们抄表的日子,部分用户居住分散,有些不通公路的台区需要步行数公里,上门抄表、核收电费占了三分之二以上的精力。”清仁供电所所长杨新陆说,自从换装智能电表后,实现了自动抄表、自动计算、自动审核、自动发送后,彻底解放了抄表员,让他们有了更多的精力用于消缺安装和故障抢修维护,服务客户的能力也大大提升。
骆家君还是跟着同事们相互学习,完成了辖区内1座35千伏变电站、4条10千伏、94户专变用户,158个公变台区、10685户低压用户的数据收集工作。
13时45分,陈秋敏一行的身影出现在安置小区5栋8楼的配电室内。
这让芦山县供电公司营销分管负责人任洪斌有些喜出望外。
在“4·20”芦山强烈地震中,该公司的旧厂房、设备都严重受损。震后,在党委政府和相关企业的关心支持下,该公司在芦山县产业集中区异地重建。如今达到年生产7.5万锭的生产能力,解决了262人的就业。
“一期项目每个月就要用100多万度电,二期项目投资1亿元,计划年底投产,新增设备200台/套。届时电力需求更大,要求也更高。”张德邻表示,企业发展,电力先行。有任洪斌在,他根本不用操心电力的问题。
镜头转向7月上旬的芦山县清仁供电所,与往年每月初的忙碌比较起来,今年显得“清闲”了不少。
芦山县供电公司于2016年开展营销转型试点,是雅电集团第一个“吃螃蟹”的县公司,也是全省首批22家营销转型试点单位之一。而今,营销转型工作已经持续开展一年多,转型战场也从芦山县延伸到了全市其他县区。
“好安逸,安装智能电表后,自动抄表自动扣费,我们不用挨家挨户去抄电表了,也不用苦口婆心去催电费了。”
在任洪斌的热心帮助下,张德邻了解到,现在申请业扩报装业务,不用到营业大厅排队申请,直接下载一个“掌上电力”APP应用,就可以完成。
就在陈秋敏用先进手段开展抢修工作的同时,营销业务管控班的工作人员则通过用电信息采集系统在电脑上实时监测着各个台区的线路运行情况。
芦山县供电公司员工主动上门,为芦山湘邻纺织有限公司提供用电服务。
这还只是信息采集中的其中一个环节。
“水井坝路6号乐家坝安置小区内,一居民用户故障报修。”拿出手机,打开配网抢修移动APP,列表中出现了一条待接的工单,值班负责人陈秋敏嘴里通知着同事,手上则忙着点击APP了解报修地点附近的供电设备运行情况,判断故障原因。
“不同的符号代表不同的电网设备,刚开始画图时,准确运用这么多符号还是有点力不从心。”让骆家君难忘的是,在画线路图的时候,四线和两线他是通过文字标注来反映的,但是标准做法是以画点的方式来呈现。于是,他为此返了不少工。
仅有初中学历的他,几乎没有接触过画图的“活儿”,要把已牢牢记在心中的走向按地理坐标直观地描绘在图上,还是困难重重。
营销转型工作以智能电表全覆盖为基础,全面开展“全采集、全费控、配网在线监测、线损‘四分’、用户数据在线采集”等管理模式,以“互联网+”技术提升供电服务质量。
余洋 记者 徐玉婷 来源:雅安日报/北纬网
一面墙架起的“连心桥”
只要认真努力去干,就一定能取得成效。数据指标不断提升的背后,体现了雅电集团干部员工们的决心、信心与用心。
今年5月,该公司新建的二期项目正式开工。而早在春节前,该片区经理任洪斌得知项目建设计划后,便开始主动对接张德邻,了解用电需求,并表示将根据设备的用电需求,及时制定供电方案,确保项目如期投产。
截至目前,芦山县供电公司全口径运行智能电表达到了53014只,智能电表覆盖率达到100%,实现表计全智能化。全市智能电表覆盖率在98%以上的台区有5540个,较年初(3421个)增长62%。
在荒山中与蚂蟥、蛇等动物较量,定位低压杆塔就不用说了。由于农户劳作时间随意性大,经常关门闭户,为了采集农户的信息,跑5、6趟也是常有之事。
公示牌上,不但公布了24小时供电服务热线电话及掌上电力APP的使用方法,而且还公布了该片区供电公司客户经理的姓名、电话以及服务的内容。这正是芦山县供电公司推行服务“网格化”管理的一项举措。
通过APP确认了报修点的坐标后,陈秋敏和同事带上抢修材料,直奔目的地。
细心的芦山人最近可能有一个发现,在小区的入户大厅、在企业大门口、在村社醒目位置……多了一个一尺见方的公示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