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系
我们
投稿
反馈
评论 返回
顶部

内容字号: 默认 大号超大号

段落设置: 段首缩进取消段首缩进

字体设置:切换到微软雅黑切换到宋体

中国智慧城市健康发展应注意8个方面

2017-11-03 11:57 出处:互联网 人气: 评论(
加运美快递单号查询 吴迪昂 吴江大众网 吴述纲 武林外传璀璨星辰 五情天 舞姬恋风传漫画 悟空大冒险金手指 细头银击节碎 夏宫泽 夏华明

你现在所在的位置是: 首页 >> 大数据 >> 电子政务 >> 详细内容

中国智慧城市健康发展应注意8个方面

日期:2017-07-05  来源:慧聪网 作者:dbxu 操作

     

           自2011年我国城镇化率突破50%,智慧城市理念于同期被广泛吸收与实践。国家部委实施的智慧城市与新型智慧城市试点,有效地激发了地方各级政府在城市治理中实施智慧城市策略的主动性。智慧是未来城市发展的新常态。2016金砖国家智慧城市峰会、第三届世界互联网大会、第三届联合国住房和城市可持续发展大会和2017“一带一路”高峰论坛等均对智慧城市前景/发展提出预期。我国已经成为世界上智慧城市试点最多、试验范围最广和总投资规模最大的国家。

           纵观我国智慧城市实践,并从促进智慧城市事业化的视角出发,存在理论支撑、体制保障、机制创新、技术应用跨界、顶层设计与规划革新、政策法规培育、学科建设与人才培养、投融资等八大关键问题。

中国智慧城市健康发展应注意8个方面

           1、理论探索与支撑不足,制约中国特色智慧城市模式创新 

           智慧城市,因2012年起的试点而标志性启动,基于信息和通信,将解决信息烟囱与孤岛、应用以物联网、云计算等为代表的新兴技术、信息惠民、发展大数据和数字经济等,作为推进智慧城市的主要依据,并形成了平台、云、网和中心等标志性配置。有从系统论角度剖析智慧城市,但尚未形成全面完整的脉络链条,制约行业应用创新与实施。智慧城市,作为新兴前沿交叉领域,目前缺乏多学科的集成创新支撑,尚未构建中国特色的智慧城市学科方向,智慧城市事业化的可持续性受到挑战,“十三五”期间,智慧城市的市场规模约为2.3-4.1万亿元,若缺乏有效的理论支撑,投资建设的有效性、科学性和实现水平将无法保障。城市作为复杂巨系统,现代城市理论与方法基本未在智慧城市顶层设计当中予以体现,“智慧”尚未在复杂巨系统组织运作中得到逐步的体现,而理论构建直接关系到推进的方式、方法。中国与国外相比有显著差异,推进力度和投入水平远高于国外,但实效总体上显著弱于国际先进水平。粗放的技术复制,导致运营总体困难,进而健康的投融资机制无法建立。

           深度城镇化时期,新城因总量较大而建设节奏趋于调整;城市更新,因空间功能提升、产业升级和投资开发等需要而日趋加速,我国城市新城代谢总体进入“保养”阶段,城市发展驱动力构成与力度与“十二五”显著不同,城镇化率已在平台阶段增长,超大和特大城市数量、人口快速增加;中小城市资源要素配置压力加大,乡镇在特色小镇等政策驱动下,呈现投资建设的窗口期;农村总体宜居、绿色和适老等特点,会形成特定人口的回流。世界宏观经济态势、中国经济新常态和供给侧改革,现代服务业和新兴产业为标志的产业升级将加速倒逼结构调整,因“十二五”城镇化而形成的初级增量消费将部分缓冲产业升级。

           因此,智慧城市,(1)应当在把握住新阶段城市规律的同时,适应产业变化,即坚持产城融合理论;           (2)城市作为系统论下的多主体组成,智慧化的努力就是逐步实现多主体新型时空间位置的科学组织布局,促进并加速关键要素的联系、交互、响应和反馈,即空间生态自组织体系的形成;(3)作为应用指向的城市主题创新,在形成有效组织的基础上,必须导出衍生效应的发挥,跨行业领域多主体间的协同并产生增量经济,即协同经济。因此,产城融合基础上的空间生态自组织与协同经济,能够为现阶段智慧城市理论探索提供支撑。

            2、体制保障中牵头主体的多元复杂性,制约顶层设计科学性与实施效能

            在新型城镇化规划要求、政府和行业主管部委的政策下实施,我国智慧城市推进主要以政府为主体,《国务院关于落实<政府工作报告>重点工作部门分工的意见》(国发[2016]20号)指出,“推进智慧城市,由住房和城乡建设部牵头。”在省级主要是经济信息部门和发展改革部门,城市级呈现出智慧城市办公室(智慧办)、经信、发改、政府办、政务信息办/电子政务办和建设部门等牵头。2016年新型智慧城市试点政策的提出,对当前城市级牵头部门的变化会产生不确定性。牵头负责总体呈现复杂性:(1)上位多头。国家多个有关部委分别就智慧城市同步推进;(2)各级交叉。国家部委与省级牵头部门;省级牵头部门与市级牵头部门部分存在交叉的现象,尤其是省市两级的发改与经信;(3)三级纺锤形多元。从国家-省-市,牵头部门呈现较多-一般-丰富的特征,全国范围内,城市级牵头智慧城市的主体单位至少七类。

           该复杂性:(1)对智慧城市工作导向、依据、统筹、协调和实施等产生影响。对发展智慧城市会出现行政工作融合、边界交叉等特征,如电子政务与智慧城市、信息化与智慧城市(经信部门牵头)等;(2)在开展智慧城市顶层设计理念容易局限于局部,如将智慧城市认为是工业化和信息化的融合,对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和绿色化等认识与纳入不足;(3)由于智慧城市自身的创新性,实施普遍具有探索性,涉及的智慧面过于广泛,部分存在滥用。

            277个智慧城市试点驱动下全国性智慧城市创建格局,促进了城市级智慧城市领导小组下设的智慧办的健康有效发展,多个城市的智慧办成为一级行政机构,并有编制保障。这对于有效处理牵头主体的复杂性有体制创新价值。

           3、机制创新有待适应建设对象自身规律与主体多元的复杂性 

           在城市领域,国家和地方有文明城市、卫生城市、智慧城市和森林城市等多个创建目标,政府机制上一般是成立领导小组、工作办公室,编制相关规划、实施方案、行动计划并确定任务分工,制定配套政策、办法、协调组织实施并开展检查、评估和验收等。智慧城市的创建基本是按照该机制执行,过程中发现(1)智慧城市概念创新性极强,上位导向和要求交叉、多元,导致工作层面的定义界定困难,工作内容与其他职能部门存在不同程度交叉;(2)实施涉及多个部门主体,存在统筹调度挑战、执行效率低下和抓手力度不够等情况,实体化的智慧办有效缓解了如上问题,但仍显不足;(3)工作内容存在机械式组织,特色、专业化不鲜明。与统筹协调相比,智慧办自成体系和系统引领性工作比重较低,工作重心多集中在实施、检查,特色、专业化创新引领相对欠缺。

           4、规模化基础建设与技术跨界应用的协调、同步水平不强 

分享给小伙伴们:
本文标签:

更多文章

相关文章

  • 蛮便宜网
  • 天猫内部优惠券网
  • Copyright © 2002-2011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