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页(http://www.cnwulian.net):晶睿:在智慧城市的政策推广下将带动智能交通发展
慧聪安防网讯 现代汽车工业的迅猛发展,在给人们的工作和生活带来了巨大便利的同时,也加重了交通管理的压力。由此,交通管理智能化被提上日程,应之而生的智能交通技术与产品逐渐成为行业研究的热点,尤其在最近几年,智能交通发展十分迅速。在智能交通应用中,除了提取车辆流量等信息外,如何便捷地确认车辆身份也很外重要。随着交通事业的不断发展,电子警察在公共交通领域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而视频分析和基于视频分析发展起来的车牌识别技术也成了智能交通中利器,是卡口系统与电子警察系统的核心技术。针对这些问题,我们采访了晶睿通讯国际业务部二组连怡莹。以下为采访实录。
晶睿通讯国际业务部二组连怡莹
慧聪安防网:贵公司在智能交通领域有什么成功案例或代表性产品(如有,请列举)?在智能交通相关的技术或解决方案方面有哪些重大突破?
晶睿:晶睿通讯于2015年推出车牌辨识系统解决方案IP816A-LPCKit,此产品包含专业的两百万画素摄影机加上两个外挂式远程红外线投射灯,能自动产生足够的照明光线,并减少反射的眩光,即使在光源严重不足的条件下仍能清楚地捕捉车牌影像,特别为24小时日夜兼用的交通监控所设计,适用于街道、隧道、停车场等环境。IP816A-LPC产品可捕捉车辆行驶速度高达每小时90公里以内的反光和非反光车牌,配备200万画素镜头,可涵盖双车道的覆盖率范围。不仅提供优异的车牌辨识功能,亦具备宽动态WDRPro、3D噪声抑制、远程背调焦(RBF)、电子防震(EIS)、快照对焦等功能,确保在复杂的光源条件下供最佳的影像质量。此外,此产品积极整合各市场的车牌辨识软件,提供不同市场客制化且准确的车牌辨识信息。
慧聪安防网:请问对于贵公司来说,发展智能交通信息服务的技术难点和市场难点分别是什么?应该如何解决?
晶睿:针对智能交通应用的技术重点在于整合,不管事前端或后端的硬件、软件相互链接缺一不可,从前端的IP高清网络摄影机搭配先进的智能分析、自动辨识,收集大数据信息储存至后端存系统,再到远程软件,提供远程平台让管理者可以实时整握交通状况甚至连动报警、进行全面性的通盘考虑。
市场观点则须提到智能城市,在智能城市的政策推广下将一同带动智能交通的发展,此市场的智能交通规模往往都超过千只以上的网络摄影机,营运的成本很高,再加上智能交通多在室外,产品更必须具备高稳定性且高质量,市场具备高度成长性,但相对应的基本建设也必须同时提升水平。
慧聪安防网:请问贵公司对于智能交通的“车牌识别系统”的市场前景如何看待?
晶睿:在智能交通中,车牌辨别系统为最蓬勃发展的应用,许多海外市场已透过车牌辨别系统应用于交通管理、停车监控。在一般的交通状况来说,车子都是移动的状态,对于电子警察如何获得在进行中的车子中同时准确捕捉车牌信息,则是一大挑战。透过高清的摄影机搭配精准的车牌辨别系统,可以有效杜绝交通违规的事件,甚至作为事件后影像调查的重要关键来源,这也是晶睿通讯推出车牌辨识系统解决方案IP816A-LPCKit的主要原因。
慧聪安防网:随着许许多多"电子警察"在道路交通管理领域的应用,"电子警察"已经在我们身边随处可及。请问,目前“电子警察”系统还存在着哪些弊端?应该怎么解决?未来发展趋势是怎样的?
晶睿:电子警察目前弊端在于准确性,电子警察必须如警察般的执法公正,符合当地的法规,才有规范的效用,若不准确,极有可能造成民怨不公。
未来透过互联网的趋势发展,未来智能交通系统搭配其他传感器后,如空气质量传感器,即可进一步进行环保的监测,例如获得各交通路口的碳排放量等数据进一步透过交通分流,提升环境保护。
责任编辑:田文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