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系
我们
投稿
反馈
评论 返回
顶部

内容字号: 默认 大号超大号

段落设置: 段首缩进取消段首缩进

字体设置:切换到微软雅黑切换到宋体

广东智能建筑发展路向何方?

2017-05-24 11:54 出处:互联网 人气: 评论(
site:huangye51.com 信 网 site:huangye51.com a直播 蛮便宜网www.koumen.net 湖区紫霞高等技术学院 91自拍 妆炫商城 妆炫化妆品商城 site:tc58.net 同城

[导读]广东省的智能建筑产业起步于1991年,也就在那一年我们率先在国内提出5A(即OA、CA、FA、MA、BA)的理念。除了5A外,广东还探索出分层分布式的集成模式……

       目前广东省智慧城市建设是以智能建筑为基础:基于物联网/视联网分层分布式多媒体信息集成平台为突破口,从智能建筑到智慧建筑、智慧社区,再到智慧城市的创新思路。为什么是这种思路呢?因为智慧建筑是智慧城市的智慧单元、网络节点。

  分层分布式集成

  广东省的智能建筑产业起步于1991年,也就在那一年我们率先在国内提出5A(即OA、CA、FA、MA、BA)的理念。除了5A外,广东还探索出分层分布式的集成模式。在2005年,参与白云国际会议中心项目设计咨询过程中,我们提出分层分布的集成模式。当时为何要提出分层分布式呢?因为原先以BA系统为中心的BMS/IBMS系统集成模式是封闭的、不开放的,对厂家、产品依赖的,必然有碍于产业和技术的发展。

  分层分布式的集成是以开放的TCP/IP协议为基础架构。其不同于以前的单层结构,将系统划分为设备层、监控层、信息层三层,控制与信息分开处理。具体设计是:下层BA、安防等系统设备自身内部集成,比如安防内的、门禁控制、防盗报警、停车场等子系统在安防系统内部集成,这是基本控制层,通过各自内部控制器来控制;再到上一层是监控层,监控层主要是从BA、安防、消防、公共广播、智能照明等系统的集成,这一层称为BMS集成;然后再与物业管理系统、应急指挥系统往上做顶层的IBMS集成(现在也叫IIS),这是信息层。

  另外,由于设计上遵循“总体规划、分布实施”和“从上而下设计,从下往上实施”的原则,对被集成的子系统提出设计要求、接口协议界面要求,系统集成宜采用与设备厂商无关联的集成模式,采用的软件互联通信协议应该是国际标准接口协议(如OPC、、TCP/IP、SQL等)。

  目前这类模式在广州地区的重点项目包括西塔、白云会议中心、广晟国际大厦、广州亚运会获得广泛成功的应用。

  智能专网技术创新

  广东最近的一个创新是“智能专网”。在智能建筑计算机网络子系统中增加的智能专网,统一集中管理智能化子系统信号的传输与连接,就不用在每个子系统中设置数据交换机。

  接下来我们的研究将转向基于物联网/视联网理念进行组网。我们的思路由智慧建筑的云监控,云安防,然后再做云BMS/IIS。云监控采用的模式是:它的云终端是实现有IP摄像机、HD-SDI摄像机、防盗报警探测器、门禁出入等多类传感信息融合;平台方面则是打造成基于TCP/IP协议网络架构的集语音、数据、视频等多媒体可视化平台,以便实现在智能建筑里面要做到点对点的全交换、全实时、全覆盖、全功能。

  绿色、集成、多网融合

  个人觉得智能建筑发展将朝以下四个方向发展:

  1)绿色建筑:按照美标,绿色建筑有6个标准:四个节约;节能、节水、节地、节财;另外还有舒适度,包括空气质量、照度舒适度、声音的舒适度;最后一点是创新。因而智能要服务绿色,绿色推动智能。

  2)集成方向。因为集成才能节约能源、人力成本,提升能效,实现互联互通,达到智慧高效管理。

  3)多网融合。从网络架构来看,朝互联网、视频网、物联网等多网融合。有走广电有走IP,融合不是一网代替多网,而是多网交互。

  4)智慧建筑。智能建筑是智慧城市的单元,,所以一定是先有智慧建筑,方能城市智慧化的目标。

分享给小伙伴们:
本文标签:

更多文章

相关文章

  • 蛮便宜网
  • 天猫内部优惠券网
  • Copyright © 2002-2011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