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页(http://www.cnwulian.net):ITSMRS中国行招商局集团云途交通副总裁王川久发言
我原来就是做咨询、做设计的,我举一个例子,微观的交通仿真,那么它实际上它要从一个点上面,随机把一辆车打出来,打到整个的网络里面,通过一定路径的规划以后,显示的就是跟咱们现在真实的路网,希望它显示的是跟真实的路网一样的。然后来评价,如果是这样的一个情况的话,哪些道路会堵车,哪些道路会产生延误,非常严重的延误。但是微观交通仿真有一个很大的问题解决不了,就是精度问题,那么也就是说我现在从北航出来了,按照你仿真我到机场走哪条路,那么传统的微观仿真在这方面非常弱,它就是说按导航仪走一条路,所有的车都按照导航仪去作那条路,最后出来的结果能准吗,不可能能准。
延伸阅读:
最早开始的时候,当时一个外企的总裁跟我讲了一个故事,最开始在悉尼,他说我花了这么多钱把悉尼上面都装上免费的,然后试用,好用你就给我钱,不好用我自己拆走,前面一段时间都很好用,到了最后一天的时候,突然有一个地方信号产生了一个很大的问题,这边全都是车,其他地方都没有。后来把其他地方都堵住了,最后没有办法,一查,其实那个地方没有车,但是那个地方一直在给绿灯,后来查这个问题,是什么呢?是澳大利亚那边是有一个类似于国会那样的高楼,上面有一个澳大利亚的国旗,哪一天西洋夕照,正好影子打到道路上面,有一个阴影,那个旗在飘,认为里面有好多车,就因为这一件事情全拆掉了。所以我相信,因为也是真正到成熟的时候也干了20多年,实际上每一个技术的颠覆,不要说对整个结构的革命,对于每一个技术的颠覆,可能都是一件非常难的事情。
那么回过头来我说第三个关键词创业,因为我原来是一个创业者,在创业的时候,我觉得有几点,是需要我们注意的,那么第一个就是像刚才陶总讲的,做的东西一定要有价值,这个是最根本的一个东西,在1999年的时候,曾经有这么一个故事,说那个时候互联网泡沫,有一个20几岁的年轻人走在卖菜的地方,后来突然有一个事情想清楚了,抱住了边上一个卖菜的大娘,说我想清楚了,原来做东西是要有价值的,不是只吸引眼球的。这个说法当时给我的印象非常深,最开始我觉得特别可乐,后来我在自己做这个东西的时候我也发现,有很多人现在做的车联网系统,所有的东西做得很炫,我们中国的车联网的终端,可以包括40种、50种、60种功能,非常好,所有的功能你说,你能想到的我都有。但是在国外的系统就不一样,国外的系统它一定是强调它的用户体验。那么这个用户体验,可能它最后的功能没有那么多,但是人家那几个体验都是杀手级的体验,比如说路况信息,路况信息大家都在做,百度也在做,高德也在做,你们认为谁做得成功,我觉得他们没有一家做得成功。为什么呢?你为什么要告诉地图上面红黄绿,有意义吗?我们都是高知的,另外可能我有点性别歧视,我们都是男士,好多女士根本都看不懂那个图,不要说红黄绿。所以我要如果说你现在从这个地方到机场,好了,你就相信我,就是用28分钟,你就闭着眼睛跟我走,就是这28分钟到,就可以了。
在2003年是做整个的路况信息,我就发现了现在叫的大数据,那个时候还没有这个词,怎么发现的呢?当时在伯克利,伯克利有一个智能交通里面最棒的两个团队,一个是英国的利兹大学,另外一个就是伯克利的,那个时候我就在那边找,去翻一些东西,车辆怎么样去探查路况,那么探查路况的时候,当时都是一种跟车模型,我不知道这里面有多少学交通的,我就不讲的太技术。那个时候是去做路况的时候,我开辆车,就像游车河一样,我跟着所有的大溜的车开,即不随便超别人,也不被别人超,这样下来以后我看看我的流量速度是一个什么样的关系。然后它最后有一个展望,如果这个车被定位,而且信息能够准确的、快速的、实时的回传的话,这件事情可以做得非常好,这篇论文,当时我2003年看到的时候,它已经是13年以前的论文了。
所以在这一块我觉得,现在我们做的东西不彻底,就在这个地方,就是说我们在做路况信息的时候,一定要提示走哪条路,多长时间到,不要有等待的机会成本,比如说我下午3点50的飞机,我应该是3点10分、3点15到就可以了,但是我敢不敢完全相信它,千方的马总,如果所有的人都敢按照你那个路况,那个时候走,那你就成功了,我就没有机会了。
下一篇:ITSMRS中国行-智能交通创业新机遇主题沙龙-招商云途交通副总裁王川久现场互动实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