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页(http://www.cnwulian.net):直击中国智能建筑安防市场现状 ——在探索中前进
[导读]紧随摩天大楼拔地而起的是其安防问题越来越受到重视,无论是公共建筑还是商业地产,无不希望其建筑内外部的安保问题能够得到最大最全面的保障,从而为其产生更多的经济附加值。
高清、智能成热点
紧随摩天大楼拔地而起的是其安防问题越来越受到重视,无论是公共建筑还是商业地产,无不希望其建筑内外部的安保问题能够得到最大最全面的保障,从而为其产生更多的经济附加值。
在智能建筑安全防范系统中,视频监控是其中最重要的一环,其关注重点区域主要集中在公共区域,如出入口、大厅、电梯前室、楼顶、财物、仓库、机房、车库等人员和财物相对集中的区域,这些关键位置的摄像头总数量也越来越多。
除了布点的扩容,数字化也成了不可逆转的潮流。而在谈到楼宇安防现状之时,金三立视频科技(深圳)有限公司售前技术部经理钟武表示,从视频监控来说,目前产业正处在从模拟向数字过渡的阶段,用户对监控设备的认知相对缺乏,很多时候需要厂家引导。当然,数字化设备完全取代模拟设备的趋势已经不可避免。商业大厦虽还是以模拟为主,但现在大多数星级酒店、5A级写字楼都是以数字化为主。
而来自苏州科达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的市场总监刘志强也有类似的看法,据其预测,“按照目前的发展速度,网络化高清数字设备在2015年年底的时候,就能占据到一半的市场份额”。最近几年是模拟设备集中被淘汰的年份,这也为网络高清设备全面普及带来千载难逢的发展机遇。刘志强还表示,目前产业链的结构调整,也在一定程度上促使整个行业发生大规模的转变,建筑设计院开始逐步习惯选用高清网络化设备去做设计,就在两年前,设计院还依然选用的是模拟设备,因此从市场存量来看,模拟设备虽然占据一半,但新建建筑一般都会选用高清IP方案。也正是因为高清IP设备的成本下降,所以从节约成本的角度来讲,设备的全面切换也是势在必行。
从智能建筑安防技术整体应用来看,目前存在如下特点:在整个智能建筑安防系统中,视频监控正全面从标清转换到高清;高清摄像机是支撑智能影像分析应用的基础,但在目前的过度期间内,智能建筑的安防系统要全面将智能视频分析纳入,仍然需要一段发展时间。应用融合驱动系统整合:安防系统下各子系统如监控、报警、门禁等不再单向工作,各自为战,而是逐渐整合联动,这些子系统在向着深度融合演进;
智能视频分析技术发展开始增速:智能化建筑安防系统发展到今天,单纯看摄像、调取画面等已经不能满足于用户的应用需求,因此,在用户需求的推动下,智能化建筑安防系统已经由原先只能看摄像到智能化分析人、车、物智能可视化管理,快捷高效的整合各项资源。
浙江中安电子工程有限公司的技术总监陈家龙对数字化、智能化的趋势表示认可。不过他认为,这些新技术离普及应用还有一段距离:比如视频分析智能化应用,图像分析的准确性主要依赖于摄像头的质量好坏;在视频智能检索方面,智能检索的应用比较多,但相对成熟的产品应用较少,因为精确度不够高。又如人脸识别的技术应用,其效果也不佳,客户体验满意度不够高。
综合安防的概念最早在监狱落地。因为这类场所的安防需求比较高,在其技术防范应用发展过程中,已经逐步形成较为成熟的“整体解决方案”,如今“安防整体解决方案”或”综合安防解决方案”正逐渐被移植到智能建筑领域;第二,在智能技术方面,也被成功运用到了智能建筑里的很多场合。例如对于人的管理,进出某区域的人员流量、建筑物内的人脸识别和抓拍、考勤系统、人卡是否匹配等;再比如商业建筑内人流量统计,光顾区域的人员动态统计,根据数据统计分析出热点区域等,这些数据为商业化的运营操作也提供了相应的数据依据。其次,对于车的智能化管理,如进出小区或园区的车,有可视化的车辆的管理和道闸控制系统,实时进行车牌的自动识别,这类技术对于简化人工,发现异常车辆方面提供强大的技术支撑。再次是对于物的可视化控制,对防盗防火的检测,周界安全等,目前也比较多的应用于也有一定成熟度。
干扰智能建筑化发展的X因素
产业结构的调整,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都在加剧这个行业越来越趋于规模化、集成化、规范化。其中,用户的应用体验和应用需求,是推动市场的关键因素。就目前而言,大部分智能建筑还达不到智能化的程度,都还只是停留在简单的调看图像阶段,这样的应用状态让技术发展比较慢,真正普及速度也比较慢。
金三立钟武认为,影响智能建筑安防应用发展的因素总结起来有两大关键因素:一是建设成本;二是使用效果。其实,大多数设备的更新速度缓慢,主要归结为对安防投入的敏感。因为大多数客户对产品的性能比较陌生,选择时,价格的高低成为了关键,尤其是小区内部安防系统的运营和使用一般都是转交给第三方,地产商并不使用,所以他们只考虑价格成本,很少顾及智能设备的先进性和实用性,这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行业的发展。但是比较好的一个现象是,如果新建的大楼专为自己使用,譬如北京银泰高端写字楼,在安防以及智能化系统的规划设计上,真正考虑到系统和设备的先进性以及实用性。
在智能建筑项目中,由于建筑环境复杂,因此出现问题也相对比较复杂。科达刘志强表示,建筑环境的复杂性,决定了室内室外的产品质量要求不尽相同,对产品的本身位置、质量、图像采集、针对性的特质等。一般情况下,工程商的施工操作问题比较常见,如安装不当、点位选择不当、设备配置未按照要求配备,一些地产商为图便宜,将不能放水室内设备拿到室外去用等,还有布线不规范,线缆里进水等问题。对于这些问题,一般厂商都会对其合作伙伴和用户都会提供专业培训和技术指导,“比如我们就有一套成熟的数字管理系统,如果应用前线有人提出问题,厂商在后方就会提供技术支持,类似这样的共享平台,很大程度上避免了硬件故障问题。”
建筑智能化关键在“人”
在智能化建筑的发展道路上,人为因素占据主导地位。海康威视楼宇事业部的产品经理胡洪刚认为,目前智能建筑的发展关键,有几个特点需要特别注意。首先是各方重视度不够。智能建筑建设是一项系统工程,其重要性不言而喻,但是目前在许多公司内部还只是将智能建筑的建设当作是一个辅助的功能来建设,认为智能建筑不影响建筑物的使用功能即可,至于要建设智能化的目的还不是特别清晰,比如房地产开发公司,很大一部分人认为在小区内部设置小区智能化只是一个简单的安防监控、小区对讲等,对于建设小区智能化给业主带来的价值还没有清晰的认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