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系
我们
投稿
反馈
评论 返回
顶部

内容字号: 默认 大号超大号

段落设置: 段首缩进取消段首缩进

字体设置:切换到微软雅黑切换到宋体

全省道路交通安全考评厦门夺魁 交通整治获得成效

2015-12-24 17:47 出处:互联网 人气: 评论(
大仙医吧 大仙医免费阅读 带着儿子去抢婚 蛋疼小说网 滴答文学网 滴答小说 嫡女弃妻 第一女相 帝王爱 电影淘娱淘乐 电影网淘娱淘乐 刁民在都市txt下载 都来读 都来读小说网 都市风流邪少 都市风流邪少无弹窗

  监管

null

  市道交办积极参与交通组织方案的优化,仅2015年就有轨道施工、“两环八射”道路建设项目以及厦门火车站、厦门北站等20多个重大项目交通组织的审查工作;尤其是先后完成国际邮轮码头片区(湖滨西路、西堤沿线)配套改善工程以及环岛路、曾厝垵等重要路口的交通改善工程,增加分流路径、完善慢行系统,交通拥堵得到有效缓解,取得较好社会效应。

  提升交通管理服务水平

  合力

  针对厦门在旅游旺季可能出现的交通问题,我市也采取了科学调整路网交通流的措施。在春节、国庆旅游黄金周实行热门景区周边路段分时段、分车型的单双号限行措施,同时大幅提升公交服务水平,既不影响旅游经济和道路交通负荷度,交通事故率也实现了下降。

  规范的道路交通标志标线、完善的道路交通指引系统,对于整个城市的道路交通安全、畅通、有序来说,十分重要。就此,我市在全省率先开展全市道路交通标志牌完善工作,针对道路交通指引系统设置不规范,指引信息连续性、引导性和系统性不足等问题开展整治。目前,我市已投入1646.7万元,完成第一批标志牌完善工程,第二批项目也已接近尾声,共清理不规范标志牌3747面。

  创新便民举措

  而在车流、人流密集的中心城区道路,我市还施行交通信号联网联控,制定《厦门市道路交通信号灯使用管理规定》和《厦门市交通信号配时标准》,创新推行“人行过街斑马线分模式管控”,在莲前东路、莲前西路试行路段,对不礼让行人的车辆进行抓拍处罚,路段车辆平均行程时间减少29%,平均停车等候次数减少1.5次。

  宣传

  “三年行动”统一整治中,执法人员查处违法上路的电动三轮车。(资料图)

  老人、孩子、外来务工人员、机动车驾驶人、道路作业人员,这五类人在交通行为中,属于事故易发、多发的重点群体,市道交办特别加强对这五类人的交通安全宣传教育,不仅组织编印《厦门市道路交通安全宣传教育丛书》,分别对这五类重点人群进行有针对性的宣传教育;还组织开展中小学交通安全课件评比,制作“三年行动”宣传光盘和宣传画册。

  “三年行动”期间,我市道路交通事故死亡人数和较大交通事故起数与前三年同比分别下降32.34%和73.33%,超额完成了道路交通安全综合整治控制目标任务,取得了“三年行动”综合整治全省第一名的好成绩,为全省实现“三年行动”事故主要控制目标作出重要贡献。记者通过八大关键词,为您解析我市在“三年行动”期间的创新做法以及取得的成效。

  关键词3

  按照《规划》要求,324国道交通安全防控体系试点工程系统已于2015年1月1日建成并投入使用,成效十分显著,该路段发生道路交通事故起数、死亡人数同比去年分别下降29.69%、47.82%。此外,《规划》中设计的道路安全防控基础工程——岛外主干路网科技执法项目现已完成设计单位招标工作及方案设计,明年初将进入项目实施阶段,将有效提升我市岛外的道路安全防控水平。

  智能

  不仅在公交出行方面有便民举措,我市还着力解决一些群众反映的热点难点问题。例如,通过新车带牌销售、新车临时上路通行证、二手车交易“一站式”服务、驾考科目智能化评定、建设远程监管服务平台等五项措施,解决“挂牌难、办事难、考试难、上路难、监管难”等问题;联合法院、保监等部门,推出《轻微伤人身损害道路交通事故快速处理办法》,在思明区试点道路交通事故快速处理服务,在福建自贸试验区厦门片区推出道路交通事故快速处理综合服务试点工作,在同安区试行道路交通事故“三审合一”机制,建立道路交通矛盾纠纷一体化调处机制,有效地提高了交通事故处理的效率。

  关键词7

  改善

  规范

  关键词8

  便民

  道路交通安全、畅通,归根到底还是要更好地服务群众,在我市的“三年行动”中,“便民”二字一直贯穿在相关部门积极作为的始终。我市积极组织《大力发展公共交通优先规划方案》、建设公交专用道等专题的研究,市公安局还推出在公交车、救护车上安装移动执法抓拍装备的新模式,积极倡导公交优先,保障大多数市民的出行便利。此外,湖里区还开通了社区公交,方便城中村和城乡接合部群众乘坐公交出行;翔安区新增公交线路3条,开通学生接送专线18条,每年补助公交700万元优化交通出行;海沧区开通学生公交专线54条,并为多家企业提供包车服务,解决了群众的出行问题。

  推动科技创新

  加强宣传教育

  全国首创前瞻性规划

  部门合力有优势

  加强源头治理

  深入交通政策研究

  此外,我市还对高清视频自动抓拍系统进行改造升级,对在主要路口闯红灯、逆行、跨线、变道、不按车道行驶、违停等违法行为进行抓拍取证,经实际检测,安装后违法量减少了86.7%,违停率降低了52.73%。

  我市智能交通试点项目于去年6月5日开工建设,今年3月26日通过验收投入运行后,市民出行享受到更多便利,大赞“这些红绿灯、道路指示牌变聪明了”。如今,我市已完成嘉禾路-长岸路-疏港路-湖滨西路-鹭江道和湖滨南路-莲前西路-莲前东路2条试点路段共计24公里的智能交通系统建设,实现了道路交通信号联网控制。目前正在推动智能交通规划二期项目建设,将继续全方位提升智能化交通水平。

  这些数据,说明了我市道路交通安全综合整治工作中,对重点对象实施有效监管的决心和力度。不仅是查处有力,我市还注重从源头上预防道路交通安全事故:一是在交通事故易发多发的国、省、县道增设交通安全设施,加强道路物防、技防建设,完成省委、省政府为民办实事的17处隐患路段整治,整改完成率达100%;二是强化重点车辆管控,开展客运安全隐患排查整治,开展旅游包车客运交通安全专项整治行动,全力推进实施摩托车特殊牌证政策及下乡培训驾驶人考试工作,并出台《关于规范建筑废土砂石运输发包工作的通知》和《市建筑废土砂石综合管理领导小组关于全面深入开展渣土车集中整治行动的工作方案》,在35家重点企业的渣土车上安装GPS、纳入渣土车管控平台监管。

  积极倡导文明交通

  关键词2

  除了严密的制度体系,还有专项资金的保障,每年市财政专列3000万元专项资金,用于道路交通综合整治,确保道路安全隐患能快速发现、整改,交通环境得到有效改善。在此基础上,市道交办还加强重点督查,对辖区交通事故死亡率较高的镇街进行挂牌督办,并采取实地检查、路面暗访等方式,跟踪整改落实情况,督促加大整治力度;并以点带面,扎实推进整治工作深入开展。此外,市效能办也进驻市渣土办办公,有效提高部门联动的执行力度。

  “三年行动”期间,我市先后组织开展道路交通安全综合整治大会战、“打四非、查四违”等50多项专项整治行动,严厉打击超速、超员、超载、酒后驾驶、疲劳驾驶等容易引发事故的违法行为。据统计,2012年8月至2015年7月,全市共查处各类道路交通违法行为9012739起,其中查处“五项十类”严重道路交通违法行为620730起,涉及饮酒驾驶12800起,醉酒驾驶3601起,超员199129起,超速50%以上15961起,货车超载30%以上29002起,涉牌114537起,涉证109382起,摩托车未戴安全头盔136318起。

  机制有保障

  与此同时,市公安局会同市技术监督局、市交通研究中心,在广泛征求意见、建议的基础上,积极推进道路交通管理设施设置规范的修编工作。同时,我市出台了《厦门市城市道路限速取值办法》,启动一批主次干道提速改造项目,市道交办会同市交通运输局、市市政园林局、各区政府等相关部门,完成岛内45条主干道、386块限速标志牌整改,并新增、调整限速标志1164套,涉及道路310条。

  交警部门组织交通安全宣传活动。(资料图)

  《厦门市道路交通安全防控基础工程建设规划》(以下简称“《规划》”),总投资概算1.7亿元,这种对制约和影响全市道路交通安全的机制性、基础性问题,提出前瞻性、系统性的规划,在全国范围内都属首创。

  优化交通组织

  随着厦门城市建设的飞速发展,中心城区拥堵问题日益凸显,为使交通组织能力适应社会经济发展的要求,主动对标国内外发达城市,切实打造国际一流营商环境,我市编制了《厦门岛近期交通改善实施方案》,制定《厦门岛近期交通改善实施方案任务分解表》,对基础设施建设、交通管理、交通体制政策等3大类17项建设项目进行任务分解,并落实到责任单位和责任人。

  道路交通安全关系着千家万户的幸福安康,事关社会的和谐稳定,是社会经济协调发展的基础。自2012年8月份以来,我省开展了道路交通安全综合整治“三年行动”,切实把道安工作作为“民生工程”摆上重要议事日程。三年来,厦门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精心部署,始终把“防事故、保安全、保畅通”作为建设美丽厦门的基础工作和中心任务,通过部门合力、健全制度、科技创新等一系列有效举措,全面推动我市道路交通安全综合整治工作的开展。

  相关部门联合对校车安全进行检查。(资料图)

  关键词4

  提升交通诱导水平

  完善交通标志标线管理

  我市在道路交通安全综合整治方面形成了自上而下严密的体系,在市一级以市道安办为依托,将市道安办、预防办、改善办、畅通办、解决交通难问题指挥部办公室等五个临时机构进行整合,成立道路交通综合整治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以下简称“市道交办”),统筹全市道路交通安全、事故预防、交通改善、畅通工程及智能交通建设等工作。

  在此基础上,我市还大力推动“科技兴安工程”,建起全市重点车辆管控平台,出台《厦门市重点车辆交通安全动态监管平台管理规定(试行)》和《厦门市重点车辆交通安全动态监管服务协议》,实现对公交车、出租车、长途客运、旅游客运、危险品运输车、集装箱运输车、渣土运输车、校车等重点车辆、驾驶人和道路运输企业的有效管理。

  创新

  确保交通畅通有序

  关键词6

  这样的工作机制凸显了部门合力的优势,不仅如此,市委组织部和集美、同安区委组织部分别发文,将市道交办、区道安办抽调工作人员纳入挂职干部管理范畴,确保了队伍的稳定性。各区政府不断加大投入,充实基层道安队伍,形成“区、镇(街)、村(居)”三级监管网络。

  关键词5

  推动智能交通建设

  强化重点对象监管

  此外,我市还组建11支义务交警队伍,3115名义务交警在公安交警部门的指导下,实行自治、队制管理,劝导纠正交通违法行为,疏导交通拥堵和参与道路交通事故快速处理,发挥了巨大作用。三年以来,我市持续加大道路交通安全宣传经费的投入,加大对交通事故和交通违法行为的曝光密度,积极推动1处市级综合型交通安全宣教基地、6处区级主题型交通安全宣教基地的建设,不断提高交通安全宣传教育的传播力和渗透力,在全市营造了全民积极倡导文明交通的氛围。(文/图 记者 黄璜 通讯员 张涛制图/张平原)

  关键词1

分享给小伙伴们:
本文标签:

更多文章

相关文章

Copyright © 2002-2011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