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页(http://www.cnwulian.net):20年崛起一座东部新城(1)
在苏州,人们习惯于把具有2500年历史的古城称为“老苏州”,而把坐落于金鸡湖畔的苏州工业园区称为“洋苏州”。如果说,“老苏州”侧重的是苏州的文化底蕴,那么“洋苏州”概括的则是苏州的现代魅力。
20年,苏州工业园区从一片水乡沼泽变成了一座现代化新城。金鸡湖水光潋滟、美轮美奂,依湖而建的园区高楼林立,处处彰显着现代化大都市的非凡魅力。
规划先行赢得后发优势
苏州工业园区是中国和新加坡两国政府的合作项目,开创了中外经济技术互利合作的新形式。
1994年2月26日,中新两国政府在北京签署了合作开发建设苏州工业园区的协议。同年5月12日,苏州工业园区破土启动。
“规划先行”、“规划即法”是园区取得成功的关键因素,也是最值得推广的园区发展理念之一。苏州工业园区科学布局了工业、商贸、居住、交通等各项城市功能,并确立了“先规划后建设,先地下后地上”的科学开发程序,形成了严密完善的规划体系和“执法从严”、“适度超前”的规划管理制度。
在其1994年版规划中,利用公共中心轴线、邻里中心、白地等先进规划理念,有效地指导了园区二十年来的规划建设。苏州工业园区的规划空间结构以强化苏州市东西向中心轴线概念,工业园区三期的中心均布置在这一轴线上。
一纸规划,果真有这么大“威力”?一次规划20年不变,首先源于这张规划图具备比20年更长久的战略前瞻――充分借鉴新加坡和国际先进城市规划建设经验,编制完成总体发展规划,并先后制定300余项专业规划,形成了严密完善的规划体系。所有规划项目严格实行招投标制度,重点区域和重要景观项目规划设计面向全球公开招标。
20年来,规划图纸上的每一处线条和每一个色块仍然具有法律效力。正是这位“图上法官”的威严,使园区开发建设过程中,无论是工业用地、商住用地,还是公建配套设施用地,都严格按照规划用途使用,切实杜绝了开发建设的滥权、随意与盲目。
科学的规划,加上严格的执行,为园区赢得了极大的后发优势和空间布局。
漫步在园区开阔的道路上,可以看到,虽然园区内的企业和居民越来越多,但道路依然通畅,区内绿地、景观优美大气,没有丝毫局促感。台湾诚品书店、斜塘老街……建设工地上的一辆辆工程车,正在开辟一片广袤的文化土壤。而金鸡湖4a级景区,其实就是一条极具代表性的“文化水廊”。
“金鸡湖边搞经济,独墅湖畔好读书,阳澄湖滨谈养生”,如今,在这片288平方公里的土地上,园区创造了一座人与自然、经济与社会、城市与乡村协调共赢的“非凡城市”。
精品工程奏响交融乐章
城市是流动的乐谱,建筑是跳动的音符。在有2500多年历史的“人间天堂”美誉的苏州,古苏州与现代时尚洋苏州相互映衬,传统的小桥流水、粉墙黛瓦,与鳞节栉比的高楼和谐统一,奏响了一曲传统与现代交织的优美乐章。
20年来的开发建设,使苏州工业园区成为了企业投资的热土。作为中新两国政府间的重要合作项目,园区在城市规划建设等方面借鉴新加坡经验,致力于建设具有国际竞争力的高科技工业园区和现代化、园林化、国际化的新城区。园区是依托于苏州古城建设起来的,但是其现代化国际化的风格,又与小桥流水粉墙黛瓦的古城风格迥异。苏州工业园区的定位首先是海派风格的“洋苏州”。在建设发展过程中,如何把握好古城文脉和现代化风格之间的平衡关系,是园区一直在思考的问题。在规划建设现代化、国际化城区的同时,园区尽力传承历史,延续苏州文脉。
穿行于园区,是行走在传统的现代里。连接园区与古城区的东环路原本是一条东环绕城快速干道,经过改造建设后,现在已经不再是高速干道,而是一条传承延续苏州古城风格的过渡带,通过这条路,再逐渐过渡到新城区来。
在城市建设上,园区善于规划、构筑“精品”工程,营造出特有的人文气息。如今行走在园区,映入眼帘的是这座现代化城市的无限风情:环球188双子高塔熠熠生辉,点缀着“洋苏州”的蓝天;东方之门气势磅礴,笑迎天下来客;中茵皇冠犹如豪华游轮,直欲挂帆远航;苏州文化艺术中心堪称湖畔珍珠,无时不在闪耀文化的光辉等等。
实际上,园区的“精品”也得到了社会的认可。金鸡湖环湖地区作为特色滨水城市空间被评为省城市空间示范工程,苏州文化艺术中心等4个项目被评江苏省精品建筑示范项目,国际博览中心、时代广场等3个项目被评为“新世纪苏州十大优秀公共建筑”,苏大炳麟图书馆、环球188、北环东延二期等9个项目获得“鲁班奖”,格兰富水泵厂房、金鸡湖学校、星海地下空间等13个项目获得“国优银奖”,晋合洲际酒店、评弹学校、集中供热供冷中心等106个项目获得“扬子杯”。在继承中创新,在传承中保持,坚定不移地延续苏州的文脉,朝着这个方向,苏州工业园区正孜孜不倦地努力,为苏州续写人间天堂的华彩乐章。
借力信息化“智慧园区”触手可及
2
1
[责任编辑:yfs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