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页(http://www.cnwulian.net):都市功能核心区奏响“都市之韵”(1)
“除第一高楼‘世界花’项目将于2018年建成外,江北嘴中央商务区内其他所有工程都将在2016年建成投用。”江北嘴中央商务区投资集团董事长李毅说,江北嘴是重庆的窗口,市委四届三次全会后,江北嘴加快了开发进度,两年内,市民将看到更多漂亮的高楼拔地而起。
据了解,领到“改造提升现代都市形象”任务后,都市功能核心区各行政区都对城市“文脉”格外重视,纷纷出台了规划,加大了保护、利用历史文化建筑的力度,千方百计把历史文化融入到城市建设发展之中。
1899年,英国作家凯普林游历到美国城市芝加哥时,被眼前的场景深为震惊:蜘蛛网般的电线、密不透风的高楼、拥堵的交通、污浊的空气……“真正的进步绝不是四通八达的电报线、一座座拔地而起的高楼。”他这样写道。
城市形象建设是继生产建设、公共设施建设后,城市现代化过程中的重大建设,重庆着力打造都市功能核心区的“现代都市形象”,意义深远。
2、美在有速度,有宽度——推进五大功能区域发展战略后,都市功能核心区各区在寸土寸金的区域内,优化空间布局,完善功能,努力提升区域资源利用效率,让市民工作生活得舒心
7月7日,重庆抗战遗址博物馆,69名台湾知名高校的师生来这里“穿越”、品味。而离抗战遗址博物馆“咫尺之遥”,又一座抗战遗址——于右任官邸也在修缮中……在都市功能核心区,人们于现代感十足的“高大上”建筑间,会时常“偶遇”散发人文幽香的历史建筑。
1、美在有高度,有厚度——拔地而起的高楼大厦不断刷新城市发展的高度,古色古香的传统街区默默展示着城市的厚度。实施五大功能区域发展战略以来,都市功能核心区各区展开架势,调整升级,不遗余力奏响“都市之韵”
当飞机滑过南山山脊,窗外的美丽风景让王珩震撼:高低错落的大厦、绕城而过的两江、造型各异的桥梁,像一曲现代感极强的城市交响曲,极具韵律感。
渝中区区长扈万泰表示,随着国泰广场在去年10月建成开放,高楼“包围”的解放碑,有了一扇通风的“窗口”。今年,渝中区又加快了解放碑地下环道工程的建设进度,力争2015年基本建成,以分流解放碑50%地面车流,并连通两万余个地下停车位。
1
凯普林当年在芝加哥所见,其实就是如今所说的“城市病”。
在渝中半岛远眺江北嘴,最大的感受是,这里“天天在改变”——“金融街·金融中心”、“国金中心”、“重庆俊豪中心”……一座座摩天大厦拔地而起。
[责任编辑:yfs001]
如果说高楼体现了城市发展速度,那么传统建筑则让城市富有历史韵味,体现了文化上的“厚度”。
重庆的都市功能核心区,共计有294平方公里,常住人口400多万,每平方公里居住着1万多人。这样一个人口稠密的区域,要防止“城市病”,本来就是一道“世界级难题”。
解放碑是老重庆的“底片”、新重庆的“客厅”,承载了很多重庆人的记忆。林立的高楼,涌动的人潮,让这里充满了活力。然而,密集的高楼、人流、车流,也一度使解放碑不堪重负。
9月1日,嘉宾从四面八方来渝参加2014中国500强企业高峰论坛,来自上海的王珩是其中一位。
“重庆拥有高低错落的丘陵地形,把高楼建好了,颇有‘小香港’的味道。”重庆市规划局局长曹光辉说。为此,重庆科学规划“楼的高度”、“楼的形态”,争取让每一栋高楼都成为“城市的风景”。
3
高楼大厦常常被视为一座城市繁华的象征。8月21日,在重庆举办的“高层建筑专业管理高峰论坛”上,仲量联行华西区物业及资产管理部董事谢文彬表示,“超高层建筑的落成有极好的名片效应,对这个城市、所处区域及背后的企业都有积极影响,能带动周边的发展。”
不仅仅是高楼,具体到都市功能核心区内某一地段的某一建筑如何建,市规划局都拟定了相应的规范:比如在风貌上,按重点管控区(如商圈、城市主干道两侧)和一般管控区(背街小巷)进行了分级管理;在重大建设项目方面,对航站楼、火车站、客运站、大型文体场馆、跨江大桥等重大功能性建筑等进行重点管理。
奏响“都市之韵”,都市功能核心区究竟美在何处?
不仅仅是江北,最近一年来,随着南坪上海城嘉德中心、大坪英利国际广场等高楼的投用,重庆都市功能核心区180米以上高楼已多达50栋,这个数量在国内仅次于香港和上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