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页(http://www.cnwulian.net):赵济安:智能建筑新国标问世,落实比制定更为重要
[导读]新标准《智能建筑设计标准》GB50314-2015的发布对行业有哪些影响?对于旧标准,其有哪些新变化?该如何有效落实?千家智客特别采访了上海现代建筑设计集团技术中心副总工赵济安,针对上述问题进行详细解答。
2015年3月8日,住房和城乡建设部批准《智能建筑设计标准》为国家标准,编号为GB50314-2015,自2015年11月1日起实施。这也意味着原《智能建筑设计标准》GB/T50314-2006正式废止。
新标准《智能建筑设计标准》GB50314-2015的发布对行业有哪些影响?对于旧标准,其有哪些新变化?该如何有效落实?
2016年5月18日,在由千家智客主办的"智创未来--2016年千家智客总裁沙龙"(广州站)中,我们特别采访了上海现代建筑设计集团技术中心副总工赵济安,针对上述问题进行详细解答。
新标准修订:与时俱进 建筑智能化系统成重点
查看《智能建筑设计标准》GB50314-2015发现,新标准共分18章,主要技术内容包括总则、术语、工程架构、设计要素、住宅建筑、办公建筑、旅馆建筑、文化建筑、博物馆建筑、观演建筑、会展建筑、教育建筑、金融建筑、交通建筑、医疗建筑、体育建筑、商店建筑、通用工业建筑。
社会的不断进步、经济的不断发展,促使人们更加注重生活质量和建筑环境,追求更舒适、便捷、智能的居住模式。任何事物都要与时俱进,才能适应社会的需要,智能建筑新标准同样如此。对比以往的旧标准,新标准主要对以下3方面作出了修订调整:(1)根据智能建筑工程设计的需要,增加了第3章工程架构;(2)对智能建筑的分类作了相应调整;(3)对其他各章内容进行了适时的技术提升、补充完善和必要的修改。
值得注意的是,新标准在智能建筑的分类上,将一级分类从原有的9个增至14个,二级分类由原先的按建筑用途分类调整为按规模、级别来区分(如:医院由综合性医院、专科医院、特殊病医院调整为一级、二级、三级医院);此外,相比旧标准,新版标准在“观演建筑”、“商店建筑”、“文化建筑”的阐述更加详细。
对于智能建筑新标准的修订调整,赵济安表示,当前社会对各类建筑物的智能化需求越来越趋于信息化,新标准的调整修订是顺应物联网、云计算、大数据、智慧城市等信息交互多元化和新应用发展的结果,是当代社会智能建筑重要性的最新体现。
新标准引广泛关注,有效落实成关键
新标准《智能建筑设计标准》GB50314-2015的出台引起了行业的广泛关注,给行业发展提供了纲领性技术文件,但是如何能够真正落实却成为难点。
事实上,建筑行业的相关规范标准并不少,但落实过程却遇到种种问题,如认识不到位、缺乏有效激励政策和强有力的法律法规、从业人员技术素质低等等,落实效果并不理想。对此,赵济安指出,新标准要真正做到有效落实,需加强以下几方面:
1 、加强观念认识
一些建筑从业者并未重视标准的规定,不能正确认识标准对建筑工程的重要性。应结合各方力量,加强新标准的推广宣传,让建筑从业者深刻认识。
2 、制定鼓励政策,建立相应的强制性法律
目前,智能建筑在我国发展时间较短,属于新型朝阳产业,仍存在许多不完善的地方。一些先进技术是否适用于建筑,业界还存在争议。因此,很多工程标准都只属于推荐性标准,为工程技术人员提供可供参考的依据。这样做的好处是技术人员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自由选择参考依据,但也容易出现一个弊端,就是缺乏法律强制性,无法对技术人员进行硬性约束,从而导致智能建筑的质量参差不齐。要解决这种问题,有关部门应制定相关鼓励政策,建立相应的强制性法律。
3 、加强人才培养,提高技术水平
由于智能建筑在我国仍属于新型朝阳产业,从业人员的素质参差不齐,人员结构也不合理,从而导致智能建筑在质量和技术上存在不少问题。因此,要加强从业人员教育,重视智能建筑人才的发现、培养、引进以及关键技术的应用研究,才能有效推进智能建筑标准化的落实。
新标准树立行业规范,智能建筑发展仍存三大障碍
《智能建筑设计标准》GB50314-2015的发布让智能建筑行业有了新的标准,行业更规范,但阻碍行业发展的因素仍不少,对于目前智能建筑行业亟待解决的问题,赵济安表示主要有以下三个:
1、建筑质量保证体系亟待加强。我国建筑工程实行监理制度,但智能建筑工程未设立专项的监理制度,从而导致很多智能建筑工程都是由建筑土建监理人员代为监理,但这些人员对智能化体系及产品却知之甚少。智能建筑项目的施工过程缺乏专职人员监控,国家标准规范得不到落实,产品从选型到施工,极易出现质量事故。
2、工程项目的建设管理脱节。当前,有不少开发商、设计单位、施工企业受利益驱使热衷于工程建设,但建筑出售后,谁来管理、怎么管理等问题却得不到解决。智能建筑的后期维护和管理需要大量资金和技术支持,对从业人员素质要求很高,而物业管理人员能力十分有限,这导致不少智能建筑中的一些设备闲置不用,或因故障停用,高科技产品无法发挥真正的作用,造成资源的极大浪费。
3、全社会亟待提高对智能建筑的认识。近年来,一些开发商利用建筑智能化进行炒作,由于缺乏真正的了解认识,消费者往往容易受骗上当。事实上,按照智能建筑的真正定义,我国相当一部分所谓的智能建筑和智能小区的各项功能与实际标准还相差很远。
结语
综上所述,新标准《智能建筑设计标准》GB50314-2015体现了与时俱进的重要性,为当代智能建筑行业带来了新的纲领性文件,推动了行业的规范化发展。但新标准的落实,仍存在不少困难,只有集合各方力量共同努力,才能促使新标准的有效落实。此外,智能建筑行业也同时存在着其他种种问题。由此看,中国智能建筑行业的发展仍然有很长一段路要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