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页(http://www.cnwulian.net):智能建筑将是未来城市主要构成环节
2017-01-06 10:34:51 智慧城市
查看数 522
中国建筑业协会智能建筑分会会长黄久松近日称:“智能建筑在我国发展20年,已经形成了产业规模及产业链,智能建筑工程已经普及到了各种类型建筑并延伸到了城市建设及.. [详细]
2017-01-03 09:20:04 智慧城市
中央城市工作会议12月20日至21日在北京举行。会议指出,城市是我国各类要素资源和经济社会活动最集中的地方,要提升建设水平,加强城市地下和地上基础设施建设,.. [详细]
热门图片
建设智慧城市的最终目的就是让生活更加简单,快捷。它作为现代产业技术集成体,涉及到方方面面,比如楼宇自动化,正在智慧城市建设推动下,快速发展。
2016-12-21 11:37:10 智能家居 智能建筑
查看数 337
价格上涨势不可挡 家居行业洗牌在即查看数 238
2016-01-24 21:15:59
由国家智慧城市标准化总体组(以下简称总体组)主办的“2016年智慧城市标准与评价工作研讨会”近日在北京举行。《经济》记者从会上获悉,“十三五”期间国家发改委.. [详细]
2015-12-25 13:59:40 智慧城市
未来生活智慧化将有力的促进城市建设,智能建筑将是未来城市主要构成环节。同时,通过高度自动化的楼宇管理,将在建筑能耗上得到有效降低,有助于未来社会节能化建设。
发表评论
查看数 461
推荐阅读 更多>>
智能建筑 智慧城市
“十二五”期间我国用于智慧城市建设的各方投资有望达到5000亿,而作为智慧城市的基本单元,智慧社区的发展前景也不容小觑;在社区智能化的过程中,除综合布线、社区安防等主导性要素外,“楼宇自控”这一专有名词也逐渐进入人们的视野,无论是作为智能建筑中的核心系统之一,还是被纳入智慧社区建设中的战略考量,这一以传感器为“触角”、以计算机为“大脑”、并以对设备终端进行控制为终极目的系统,已现前驱之势。
2015-11-25 10:35:55 智慧城市
查看数 276
查看数 311
日前,广东正式发布“智慧城市评价指标体系”,在32项“智慧城市评价指标体系”中,将智慧城市建设分解为智慧城市基础设施、智慧经济发展、智慧社会生活、智慧政府管.. [详细]
2016年12月15日晚,一直被誉为有“智能建筑行业的奥斯卡”的“中国智能建筑品牌奖“颁奖典礼在广州东方宾馆盛大举行,典礼表彰了一批2016年在建筑智能化中.. [详细]
2015-11-16 14:08:36 智慧城市
2015-08-25 15:12:06 智能建筑
近日,由广东省经济和信息化委员会、省质监局联合举办的广东省地方标准《智慧城市评价指标体系》发布会在广州召开。《智慧城市评价指标体系》地方标准于2016年12.. [详细]
查看数 236
2015-07-25 09:28:38 智慧城市
智慧城市建设已在全国各地如火如荼地铺展开来,而作为其主力建设之一,智能建筑理应被提上日程;细细探究不难发现,人们所言的智能建筑,就包括通过楼宇自动化系统实现建筑物或是建筑群内设备与建筑环境的全面监控与管理,为人们营造一个舒适、安全、经济、高效、便捷的工作和生活环境,并通过优化设备运行与管理以降低运营费用。这样看来,楼宇自控于智能建筑就像是内核——提高建筑本质水平的关键。
2016-03-04 11:16:56 智慧城市
【九正建材网】 未来生活智慧化将有力的促进城市建设,智能建筑将是未来城市主要构成环节。同时,通过高度自动化的楼宇管理,将在建筑能耗上得到有效降低,有助于未来社会节能化建设。
11月15日,深圳市发布全国首部地方团体《智慧城市系列标准》。深圳市智慧城市研究会会长李林在发布会上称,将按照认同制的发展模式,将这个源自深圳的地方团体标准.. [详细]
2015年7月14日,“第三届智慧城市标准与应用研讨会暨第八届中国SOA标准化研讨会”在北京召开。工业和信息化部信息化和软件服务业司孙文龙处长、国家标准化管.. [详细]
查看数 258
2016年是国家十三五规划的开局之年。住建部正在制定中的十三五规划表示,对智慧城市的投资总规模将逾5000亿元。这对中国相关行业企业来说将带来数万亿元的市场.. [详细]
几年来,我国各地的智慧城市建设在探索中成长,逐步从理念走向实践、从无序变为有序、从注重形式到追求实效、从封闭单一走向合作共赢。具体来看,我国智慧城市建设日益.. [详细]
查看数 268
智能建筑将是未来城市主要构成环节
事实上,节能减排”与 “绿色建筑”已成为现代建筑设计和建造的目标,也是建筑电气技术发展的主要动力。大量的新增建筑也将为建筑电气、楼宇自动化及智能家居控制系统和产品带来巨大的市场机会。建筑智能化提高客户工作效率,提升建筑适用性,降低使用成本,已经成为发展趋势。数据显示,2012年我国新建建筑中智能楼宇的比例仅为 26%左右,远低于美国的70%、日本的60%,市场拓展空间巨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