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页(http://www.cnwulian.net):仇保兴:走向分布式、自组织的智慧城市
一个城市是文脉的继承,我们把许多自己的建筑都拆毁了,这是一个时代的悲哀。我们应该把祖宗的一些建筑保存下来、弘扬开来。跟现在的技术结合起来,从祖宗那种天人合一,节能减排获得一种智慧。这种智慧一旦跟现代技术的结合,我们不仅创造了是由中国风味的、有文化自信心的城市,而且是节能减排的。
大家都知道,城市依赖农场,但是城市是可以高效率产生粮食的。现代的技术再加上我们的24小时的紫外灯、LED灯的出现,粮食作物一切都可以是24小时不停的生长,所以单位面积的产量超过田野50倍甚至100倍。由于它生产链非常短,运输的能耗就节省了,而且它的过程是可控的,一切都是可见的。所它是安全的、绿色的、生态的。
我们的绿色发展尽管阻力很大,但是前途是非常光明的。我们首先要摒弃工业文明时代带来的那些巨大的成功,把那些集中、大型的看成是灰色的,看成是不节能减排的,看成是脆弱的,要变成分散的、循环的、分布式的、无中心的,通过互联网进行调控。使每一个微循环,每一个微渗透,每一个微交通,每一个微绿地都能成为互联网的一个功能节点。
当前遇到的任何东西都被污染,被人类自己所污染、被工业所污染,我们需要重新找回净化。但是传统的净化是一个巨大的机器式的净化,非常脆弱,而且非常耗能。如果说微净化,像合肥一中,一万五千名师生,因为远离城市,他找到一个微净化的办法,全部在操场上,不占地,这种方法非常节能减排,而且长寿命。
这时候就定位在重建、找回城市的微循环。
建筑是人类创造的最巨大的构筑物。在荷兰的一个屋顶上它可以每年产生20吨鱼、40吨菜,供应这个楼里所有的人吃,甚至还有多余。所以我们想象现代技术,通过微控制,我们可以使得粮食的生产,蔬菜的生产在一个建筑里能够平衡。
5微更新
1微降解
这其中包含大量的机会。从工业文明转向生态文明,就要把集中式的处理方式转向分散的、有机的处理方式;把传统的大型设施转化为小型设施。小的就是美的,小的就是分布式的;把单个、单向的处理方式变成循环、反复的处理方式;把“自上而下”与“自下而上”的规划建设模式结合在一起。因为只有分散的、分布式的、自组织的,自下往上的才是有生命力的,才能进入微循环。
4微渗透
6微交通
人民群众可以通过互联网能够非常简单的监督各级政府,以及各个市政管理部门,使它们为我们服务的更好。这种服务从简单的方格式管理到我们的精细化管理,然后到物联网。万物都可以物联,万物都可以监督,万物都可以相互的连通。这个时候想想看,不管城市有什么新的技术,不管城市出了谁拥有权利,但是你的权利都以后置于人民的监督之下。任何机构都必须竞争性的为人民群众服务,这时候我们的城市才能生活更美好。
城市是一个陌生人的社会,而农村是一个熟人的社会。熟人的社会一切都是显得那么的平静,每个人都知道每个人的故事,现在和未来。但是城市谁都不知道谁。这需要城市要建立一种新的调控模式,把城市所有的微小的基础设施,所有的细节都能够预先的安排。所有的基础设施都是城市的标准件,所有有可能发生的事件,我们都能够在计算机的控制下做出来。这个模式使得每个居民都受到各种各样专业机构的服务,必须是相互竞争的,必须是以人为本的,必须把人民看成是服务的对象。
还有在卫生间里装上一个小的中水处理设施,这个设施成本只有两千块钱。但是可以把洗衣机、洗澡的水都可以集中起来,简易的消毒,冲马桶。这样可节水35%。我们算过一笔账,如果北京80%居民用上这套设备,我们就可以节约出南水北调的供水量。
再比如说,我们在每个建筑的下水都装一个水桶,容纳两吨水,既可以消防,又可以浇花,就把我们的洪峰削掉了。在建筑里做到灰色水和黑色水分离,把灰色水再次利用,通过技术能够反复利用,紧急的情况下自己能够供应干净水。
我们在许多案例里可以看到,如果一个职工食堂或者一个餐厅,所有的东西都是现摘的,一小时甚至半小时就可以出现在餐桌上,所以这些食品都代表着非常新鲜、非常安全。所以我们对食品安全有什么可以担心呢?如果我们一切都是可控的,都是处在肉眼所见的或者稍微远一点的地方,我们互联网可监督的,很多问题都可以解决。
原有的管道直径很大了,但是洪峰来了,没有办法。但是如果75%的水都下渗,原有的管道你的承载能力可以提高5-7倍。所以非常简单的“海绵城市”的办法,就是微渗透,处处水都能够沟通,都能够循环。
9微调控
2微净化
所以我们可以想像,我们道路的改造,为什么要那些宽马路呢?我们应该开通高速自行车道,可以在绿地上穿过去,这样我们的交通是弹性的、多样化的,而且是无阻碍的。一旦发生了灾害,四通八达的绿道把城市穿起来。
城市和自然界为什么存在着巨大的差异?因为自然界处处、时时都是消费、生产、降解,三者是平衡的;而城市是不平衡的。不平衡的城市如果通过技术手段把它变成处处、时时,像大自然那样平衡的,很多问题就解决了。
这种情况下,我们的创业需要什么样的定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