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页(http://www.cnwulian.net):新农村关注:“聪明”的城市什么样?
原标题:“聪明”的城市什么样?
2016首届中国新型智慧城市发展高峰论坛日前在北京举行。用科技手段、信息技术为城市生活服务,已成为当下很多地方政府的一项重要工作。智慧城市的内容很多,政务、交通、医疗、商业、教育、安保等都可包括在内。2010年开始,西青区中北镇就已经开始为智慧城市作顶层设计,6年过去了,围绕“互联网+”开发的数字化城市管理形式——“智慧中北”,已经走进了中北镇的千家万户,居民们早已习惯了一座“聪明”的城市所带来的种种便捷。数字化发展给人们的生活和社会发展带来了哪些变化?日前,记者走进中北镇进行采访。
“用智慧”——管理高效迅速
中北镇社会综合治理平台指挥中心。一个十多米长的巨型屏幕实时显示辖区范围内的视频图像。在这个看似平常的屏幕上,工作人员用鼠标轻点地图,屏幕立即弹出该地点及周边区域的人口密度、企业情况等资料,各种数据一目了然。
“怎么回事,中北大道堵成这样了?”下午5点晚高峰时段,指挥中心工作人员杜军正聚精会神地注视着电子地图上出现的一片红色地段,熟练地调出监控图像,原来是中北大道两辆车追尾碰撞,将马路堵了个水泄不通。杜军立即远程通知负责该区域的交警支队,几分钟后,两名交警出现在车辆事故现场,不一会儿就对事故责任做了确认,并拍摄图片通过智能终端上传到智能交通管理平台。随后,电子地图上该路段的红色标记渐渐变黄,几分钟后呈现出代表“畅通”的绿色。
杜军是指挥中心的工作人员之一,她所在的部门是涵盖治安防范、城市管理、社区治理等多个方面的智能化管理平台。每天,她和其他5名同事的工作是通过监控发现路面异常,然后及时上报并通知路面巡控员赶赴现场进行处理。中北镇辖区面积39.78平方公里,横跨外环线东西两侧,过去,想完成整个辖区内的巡查,仅靠6个人没有一天的时间是不可能完成的。如今,通过指挥中心的视频图像,短短几个小时就可以完成工作并第一时间协调解决突发问题。
杜军告诉记者,他们每个人分5组摄像头来看,每个人负责20到30个卡口不等。循环浏览,浏览下来在半个小时到一个小时。如果是事故多发地点,会重点、详细浏览,耗时也仅仅是两到三分钟。今年7月中旬的一场大雨席卷津城,导致许多车辆困堵在路上。通过综合管理平台的及时巡逻,在暴雨当天,镇域内被困的十余辆汽车都在发现后一个小时内得到了及时救助。在每月的突发事故统计中,记者看到从今年8月8日到9月23日由他们发现并及时处理的突发事件就有758起,囊括了市政市容、综合执法、社区管理三大类共31个小项。
管理平台除了及时发现问题,同时也打破了原有从区到镇街再到村居的层级管理模式。据有关负责人介绍,指挥中心在接报后,按照“轻重缓急”的原则分类分级处置,将任务直接指派到属地及相关部门,实现对社会管理和行政执法事务的快速处理。
目前,中北镇完成了平安中北平台、数字城镇平台、智能交通平台、应急管理系统、社会管理及服务系统以及市政市容管理系统建设。这些平台以线上线下融合的方式创造了一个新的城市管理体系,已经成为中北镇城市管理的“大脑中枢”。
“塑智慧”——生活便利通畅
老年证如何办理?家里电路坏了找哪里报修?社区什么时候举办健康义诊活动?以往,这些信息都需要居民走出家门亲自到居委会才能了解到,现在中北镇的居民足不出户,这些问题全都解决,这种无“微”不至的社区服务获得了居民们的连连点赞。
假日风景社区是2009年建成的新型社区,与其他社区一样,实行网格化管理,500户为一个网格,每个网格配有2名网格长和4名网格员,居民有什么事情,可以直接反馈给网格员。现在,社区网格员只需将居民需要解决的问题录入“智慧中北”客户端,由平台自动形成任务单直接发送给相关部门的执行人员,执行人员通过平板电脑或手机读取任务信息,并在规定时限内解决问题,监督人员通过平板电脑或电脑查看任务明细及处理情况。
社区党支部书记兼居委会主任杨宝娟告诉记者,现在解决问题,打破了原有的层级管理,处理问题的速度特别快。社区居民刘阿姨对记者说:“前几天,正好我家的窗户漏风,我就向网格员进行求助,网格员第一时间帮我联系物业,很快,物业工作人员就上门帮我们修理窗户,很及时,有了这个平台很方便!”目前,“智慧中北”客户端正在进一步升级改造。下一步,居民只要通过手机下载该应用,就可直接反映问题。
如今,“智慧中北”的理念已经渗透到百姓衣食住行的各个方面。2015年8月,中北镇首批20个公共自行车租赁站点400辆自行车,正式投入使用,覆盖地铁站、居住区、商业区、旅游区等重要点位。
据介绍,每一辆自行车都拥有不同的芯片代码,自行车从哪里租借,到哪个站点归还,只需要在系统中录入代码就可以清楚地知道它的行驶轨迹。为保证各租赁点正常运行,工作人员还会实时监控各站点自行车的使用情况和分布情况,进而方便人们借车。
一年的时间过去了,中北镇倡导低碳出行的理念已经蔚然成风。
“引智慧”——让经济迸发新活力
生活中一个个微小的便利,体现着中北镇“智慧城市”的大策略。2010年,中北镇就投入2000万元开发了数字化城市管理系统,让城市为居民服务,让城市的智慧为居民打造安全、便捷的生活环境。
中北镇党委书记林小琳告诉记者,“智慧中北”从顶层设计向下延伸,形成高效能运转的安全活力城市,通过引进相关产业,并加以利用和转化,既调整了经济结构,实现了转型发展,同时这些成果最终让居民切实享受到智慧带来的实惠。
2015年1月,天津市工业和信息化委员会牵头将天津智慧城市研究院落户中北镇,并制定了以打造“智慧中北”为首要任务的发展计划。该研究院运营总监万学峰说:“落户中北,能够更好地利用中北镇的特点,将研究院的技术、资源优势和中北镇区位优势结合,充分发挥研究院平台价值。我们的目标是将中北镇建设成‘智慧天津’的示范区,‘智慧西青’的起步区。”
今年,引进具有智能控制和智能管理的企业成为招商引资的主攻方向。在中北镇节能大厦,记者了解到已有多家智能制造和智慧管理企业落户。
天津国欣公共设施管理有限公司是一家电力及公共设施综合管理的专业服务型企业,它以智能智慧的方式,从电力领域完善“智慧中北”建设。公司副总经理王玮说:“传统管理会涉及人员、资金投入,运维不方便,传统运维管理需要投入大量专业人员,大量专业人员每年专业培训才能上岗。而我们的系统是智能化的,运营管理无人、少人是最大特点。”如此一来,不仅降低了无人或少人值守的安全风险,同时,降低了专业的管理难度和运营成本。如今,包括永旺南和永旺西等多个商业项目都成为“智慧电力”的先行者。
目前,围绕“智慧中北”建设,中北镇已经引进了中国科学院计算技术研究所天津分所等数十家企业和单位,预计在未来几年,围绕着智慧科技领域方面的引进和打造,将给中北镇带来数千万元的经济效益。
[责任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