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页(http://www.cnwulian.net):“一带一路”上的物流发展机遇
4.“一路一带”入海交汇点—连云港,地处黄海之滨,是新亚洲大陆桥东方桥头堡,中国首批沿海开放城市,重点海港城市,东与日本、韩国隔海相望。连云港将构建起海陆空内河等多种运输方式结合的立体综合交流网络体系,将打造“丝绸之路经济带”东西双向开放门户,在开放功能国际贸易平台,开放载体等方面不断突破,构建起东北亚西向拓展和中亚地区东向出海的加工生产商贸物流基地。
目前西部各相关省份正在加紧布局,陕西、新疆、甘肃、宁夏等西部省份正已开始着手研究新丝绸之路经济带规划。
幸而,物流业也正在加快变革。从现今物流公司的发展来看,物流公司纷纷触网,阿里巴巴打造菜鸟网络,顺丰、腾讯深入物流领域,华贸物流收购货运仓储公司更是加速了物流行业的竞争。物联网、云计算、移动互联网等新一代信息技术的蓬勃发展,正推动着中国智能物流的变革。供应链一体化的融合是物流发展的趋势。未来3~5年,随着技术进步特别是“物联网、下一代信息技术”、现代管理科学技术等在物流领域的应用,互联网、 移动互联、大数据、云计算将与物流业深度融合,这些都会对物流业的转型升级带来促进作用。
据乾泰恒物流董事长徐晓梅介绍说:“社会物流总费用占GDP比重是衡量物流效率的标志,该比重越低,表明单位GDP消耗物流资源越少、物流效率越高、国家的经济整体竞争力越强。物流成本高了,企业效益就低了,能够用于研发科技的投入就低了。目前,中国物流业还没有形成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大型物流企业,物流行为单一、服务标准不统一、缺少合作与交流,正成为制约中国物流业走向世界的基本因素。”
3.“丝绸之路经济带”起点—陕西,位于中国大地圆点,承东启西,经过多年发展,具备了良好的经济基础和丰富的人文资源,拥有亚洲最大的铁路客运站、中国最大的陆地港口,两个功能齐全的综合保税区和两个出口加工区。通往中亚的国际货运班列已成为中欧快线第一列,省会西安是全国六大铁路枢纽之一。陕西省将继续推进交通物流枢纽和国际商品物流集散地中心建设,为企业“走出去”打通物流通道。
国家发改委和外交部举行的推进丝绸之路经济带和海上丝绸之路建设座谈会上,有西北5省份、西南4省份以及东部5省份参加。西北五省份包括陕西、甘肃、青海、宁夏、新疆。西南四省份包括重庆、四川、云南、广西等。东部五省份为江苏、浙江、广东、福建、海南,这五省份主要涉及到海上丝绸之路。
物流业加速变革道路等基础设施的建设规划考验决策者的智慧。新丝绸之路经济带路线的选择需要充分考虑地理环境、经济效益与政治协调。只有开辟交通和物流大通道,才能实现贸易和投资便利化,打破地区经济发展瓶颈。
国家发改委社会发展研究所副研究员、金融部主任眭银平向《中国联合商报》表示:“目前我国与中亚国家,以及与丝绸之路沿线重要的干道联系是不够的,包括到中亚、西亚、地中海重要的通道以及波罗的海的重要交通通道的联系。”
物流业是融合运输、仓储、货代、信息等产业的复合型服务业,是支撑国民经济发展的基础性产业。随着“一带一路”战略的实施和博鳌亚洲论坛即将召开,物流业也迎来了重大发展机遇。国务院印发了《物流业发展中长期规划(2014~2020年)》,《规划》明确提出“加快推进交通运输物流公共信息平台发展”,并提出了多式联运、物流园区、农产品物流、制造业物流与供应链管理等12项重点工程。而在2015年3月7日,国务院再次印发了《关于同意设立中国(杭州)跨境电子商务综合试验区的批复》,跨境电商平台类、跨境电商配套服务类以及重资产类物流公司均将受益。
同时,面临的挑战也是多方面的。如:运输要经过多个国家,地缘政治非常复杂;国内各地区、各部门协调度不够、不了解;民间交往不够等。
建设体量空前但是,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去年发布的《中国采购发展报告(2014)》(以下简称《报告》)显示,2013年我国社会物流总费用10.2万亿元,占GDP的比重为18%,是美国8.5%的2倍有余。跟经济发展水平基本相当的金砖国家相比也偏高,例如印度为13%,巴西为11.6%。
“丝绸之路经济带”的建设是一个长期过程,交通部在新闻发布会上曾提出六个方面的重点工作:一是做好陆路、水上和陆水联运通道的布局研究;二是开展区域交通合作,积极推进一些优先项目的建设;三是推进国际便利运输,包括大湄公河次区域便利化协定、上海合作组织成员国政府间国际道路运输便利化协定、与周边国家双边汽车运输协定的相关工作;四是积极推进国际物流,鼓励物流企业开展国际合作,推进物流节点建设,发展国际集装箱多式联运等;五是完善支持保障系统,加强与周边国家或区域在信息系统、交通安全、海事搜救等方面的合作;六是充分发挥国际合作机制的作用。
习近平在印度尼西亚国会演讲时提出,“东南亚地区自古以来就是‘海上丝绸之路’的重要枢纽,中国愿与东盟国家加强海上合作,使用好中国政府设立的中国-东盟海上合作基金,发展好海洋合作伙伴关系,共同建设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 由此,“海上丝绸之路”进入国家战略视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