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页(http://www.cnwulian.net):菜鸟首发智慧物流指数 全国快递量饱和点在哪
而据此得出的数据可以分为4大阶段,0-30为起步阶段、30-70为快速发展阶段、70-90为相对成熟阶段、90以上则是相对完善阶段。
③ 放大规模化价值。再者在区域时效上的表现也证明了其价值。目前长三角地区依然保持领先地位,上海、浙江、江苏仍位列前三,并且总量占全国的13%。这证明了产业集群和规模效应对行业的价值,同时规模化场景也更能发挥智慧物流的应用价值。
其认为不仅要考虑饱和量,更多是考虑优化和智慧化。“如果大部分的商品都是在仓储周围200公里内配送的话,其实相对成本是非常低的,这种情况下2亿包裹还是5亿包裹,其实对于整个社会的成本增加影响并不大,只要能够预测这些货物在那几个区域仓储提前备货就可以。这才是全局化,是智慧物流”。
王文彬对此评价表示,这种短板同时也是机会,未来共享协同会是出路。
第一物流全媒体 现代物流报记者就此也向王文彬求解:“电商包裹未来几年会有20%—30%的增长,今年预计会突破日均1亿包裹。接下来几年可能到2亿包裹一天。饱和量是一个因素,但最大的因素是如何做好天量之下的优化。”
但数据业务化是更进一步的概念,也是未来需要着重关注的方面,是指将数据产品开发应用到具体业务上,例如智能打包算法技术、人工智能、物联网技术对行业的变革作用。
在会上,王继祥也抛出一个行业疑问:中国预计未来年快递业务量可能达千亿,那么是否也存在一个上限和饱和量呢?相信不少人也存在这样的疑惑。
② 提高时效。其次在降本增效方面,也有很大的空间。报告显示,近几年东、中、西部的时效变化受智能化影响,呈现逐年改善的态势,仅仅2016年,东、中、西部地区的时效指数同比减少6%、10%和9%,提升明显,且越是偏远地区,时效改善越是明显。
② 热点二:数据业务化。业务数据化和数据业务化一直是影响着物流快递行业。
“未来的物流快递,肯定是服务分层,但会有一个基础服务,可能是3天,但不像现在这样没有确定性,只是成本是相对低,这种就可能包邮。”
更多专业报道,请点击下载“界面新闻”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