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页(http://www.cnwulian.net):福特发布了史上最清晰的智能移动出行计划
此外,车辆还可根据限速标志来调整车速。“例如试驾园区内的时速限制是35英里,车辆就不会超过这一限制,而在高速公路上其时速将得以提升。”福特工程师表示。
但福特汽车无疑向我们展示了一幅有望成为现实的美好图景,将交通参与者置入一个由自动驾驶和汽车分享构成的出行系统中,必定是未来交通系统的发展趋势。
“未来5-10年内,与自动驾驶相关的各项成本一定会大幅降低,”马克·菲尔兹表示,“相信到2025年前后,此类技术将变得容易触及,继而进入私人消费者的家中。”
有了这样的发现,菲尔茨在趋势大会上所说的那句“与其将福特在过去100多年内的成就视作历史,不如将其称之为先辈留给我们的一份遗产”,就变得非常容易理解了。
与此同时,该公司计划将在硅谷的团队成员数量增加一倍,用于进行自动驾驶测试的Palo Alto园区也将扩建至两倍以上规模 。
而在此前,福特汽车以投资或合作的方式加强了与包括Velodyne、SAIPS、Nirenberg Neuroscience LLC、Civil Maps等四家初创企业之间的协作。上述四家公司分别专注于LiDAR、计算机视觉及机器学习、人工高智能神经系统以及高精度3D地图绘制等领域的研发工作,恰好覆盖了福特自动驾驶技术开发方面的重要环节。
正如菲尔兹所言,福特汽车此刻已在最大限度上将视线落在了汽车产销业务之外。
事实上关于汽车分享,这家美国汽车制造商早在其亨利·福特博物馆中给人们预留了一个惊喜。在参观上述场所的过程中,记者意外地发现福特汽车早在二战期间便已开始呼吁驾驶者尽量加入汽车分享俱乐部。时处战争状态的美国对金属、橡胶及燃料的需求量相当巨大,汽车共享也因此成为一种对爱国心的强烈表达。
一套完整的传感器系统以及更符合现实路况的算法是隐藏在福特全自动驾驶汽车背后的技术核心。
对于交通拥堵以及随之而来的环境恶化、能源消耗等问题,福特方面认为,发展新能源汽车技术的缓解作用相对有限,而“自动驾驶加汽车分享”的移动出行模式则更加符合。
此外该公司表示,美国作为目前规模最大的汽车消费国之一,其汽车产量达到了每分钟30台。考虑到未来恶劣的交通状况,消费者对汽车的消费模式将在很大程度上从“拥有”转向“分享”,因此如此庞大的生产规模显然将加剧汽车市场日趋饱和的态势。
而针对工作模式,随自动驾驶车辆进行演示的福特工程师向界面记者透露,受限于全球绝大部分地区的法律,福特汽车暂不考虑推出适用于全模式的自动驾驶车辆。
然而,福特的智能移动出行计划并非毫无压力。自动驾驶的成本问题仍将在相当长一段时期内对这位汽车制造巨头的转型战略构成挑战。但这家美国汽车制造商似乎对此仍持乐观态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