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页(http://www.cnwulian.net):湖北一企业智能停车塔库:25层电梯房不住人只停车
东楚网黄石新闻网(东楚晚报 记者 曾丽妮 文/摄)在高楼大厦林立的城市中,25层高的电梯房早已不是稀罕事,但一栋不见一个人影、“住”满了车的电梯房,你见过吗?8日上午,东楚晚报记者在西塞山工业园里,就见到了一栋高约49米、25层的智能停车塔库。高高的玻璃幕墙里,坐着电梯上上下下的,是一辆辆家用轿车。
据了解,由湖北华鸿智能化立体停车设备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华鸿公司”)设计、制造的智能塔库项目,前不久被北京汽车集团产业投资有限公司相中并签订投资意向书,两家公司欲联手闯市场,为全国的汽车“安家”。
坐电梯上下楼的汽车
50平方米的地面,能用来干什么?盖间小房子,或是停三四辆汽车。如果将汽车“垒”起来存放呢?立体停车场的概念,在电影大片里早就不是新鲜事,但在国内城市,才刚刚起步。
昨日,在西塞山工业园里,一栋49米高、蓝色玻璃幕墙的大楼,在一片空旷的土地、厂房之中,显得有些“鹤立鸡群”。这栋占地面积50平方米的建筑名为“PSHD-HH25层垂直升降类机械式停车设备”,瘦高的建筑实际上是一栋智能停车塔库,能停放50辆家用轿车,去年11月,国家建筑城建机械质量监督检验中心对其完成了检测和验收,标志着该产品能够走向市场,进入大众的视野。
“塔库采用电机驱动、钢丝绳提升,主要由立柱、横梁、升降机、回转盘、电机、安全保护装置和电控系统等组成。”华鸿公司营运总监余向红说得很专业,东楚晚报记者便体验了一把,操作起来却很简单:车主将车开进塔库一楼,下车后,车辆首先在里面进行一个180°的旋转,接着乘坐电梯上楼,然后一个横向位移,放入指定的楼层、车位,“一键操作,越智能的设备,用户体验就越‘傻瓜’。”
这栋瘦高的建筑每层有2个车位,能够停放50辆家用轿车,车辆在塔库里的升降速度为71米/分钟,单车最大进出时间为100秒,使得车辆的进出、上下都很干脆利落。
解决黄金地段停车难
成立于2001年的华鸿公司,是一家从事机械式立体停车设备、环保设备、水处理设备、自动化电镀设备开发、生产、销售、安装和维护的科技型的企业。随着“车轮城市”的到来,车辆成为城市里除了人之外的第二大“居住群体”,但很多城市都没有做好车辆猛增的准备。黄石也不例外,行车难、停车难等问题日益突出。
“正是看到了这一点,所以2014年公司将立体车库事业部独立出来。”余向红说,目前公司主导产品有垂直循环、升降横移、垂直升降(塔库)等各种类型机械式停车设备,“都是将车辆停放往空中延伸的设备。”
目前,华鸿公司拥有国家质检总局颁发的特种设备制造许可证,湖北省质量技术监督局颁发的特种设备安装、维修许可证。为了实现车辆的空中停放,余向红带领公司的技术团队在国内外进行了多次考察,学习了德国、日本、韩国等地的先进技术。“立体车库的技术上世纪七十年代就在德国诞生了,那时是作为商用,德国的汽车生产厂商用于停放生产出来的新车。到了九十年代,技术传入日本、韩国,尤其是日本,将这项技术优化后用于民用。”
余向红说,目前日本有1100多家生产立体停车库的企业,而我们国内有400多家,能够接到订单的只有100多家,这个市场才刚刚起步,未来的发展方向是根治黄金地段停车难的“城市病”,解决拥堵,让车辆停放有序,不占道。
“牵手”北汽进军全国市场
华鸿公司的塔库项目,还获得了国家实用新型、外观设计专利,比如载车板专利,能够对汽车入库时导向,还可以减少轮胎的磨损;立体车库搬运器的定位及坠落装置专利能够克服搬运器处于目标层停车位时钢丝绳的提升失效的问题,减少事故,延长设备寿命等。
这个项目可谓是“墙内开花墙外香”,北京汽车集团产业投资有限公司十分看好该项目的市场前景,经过多轮的协商与洽谈,今年7月双方签订了投资意向书,合资公司暂定名为“北汽华鸿立体停车产业管理有限公司”,注册资本为1亿元。
“瞄准的是全国市场。”余向红信心满满地说,该公司研发、优化的智能停车塔库,占地面积小,安全系数高,能够根据不同的环境设计外观,既能够成为现有建筑的附属楼又能够单独成栋,“还有一个很大的优势,能够跟北汽集团的新能源开发融合,实现停车、充电同时进行,这也是未来的一个趋势。”余向红说,他现在最大的希望,就是推动这个项目落户黄石,把该项目的“总部经济”放在家乡本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