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页(http://www.cnwulian.net):宜春交警织密交通管理防控网
最近,在深圳打工的李剑(化名),回自己的老家探亲,让李剑惊奇的是,家乡的面貌焕然一新。“乡镇主要道路都安装了红绿灯,十字路口也都划了斑马线,各种‘注意行人’‘禁止停车’等交通标志标牌也醒目的树立在马路两旁,咱们这镇上都快赶上我在外边的大城市的感觉了。”李剑一脸欣喜地告诉记者,“以前,镇上摩托车、面包车乱“飞”,哪有人遵守交通规则,现在好了,有了红绿灯指示,大家出行安全多了,我们在外打工,对家里的老人和小孩出行安全也放心了。”
李剑所在的棠浦镇位于宜春市宜丰县省道杨宜线上,这里村庄路口多,道路条件复杂,车多人杂。在城市我们见多了红绿灯,在高速路上也习惯了道路指示牌,在市中心看够了斑马线的大家,也许对乡镇村道不甚了解。这些道路往往安全设施普遍缺失、损毁,很多道路没有任何防护设施和交通标志、标线。路面警力缺乏,交通秩序紊乱,安全隐患可想而知,当地交警告诉笔者以往每年这里大小交通事故频发。
今时今日记者眼前的棠浦镇,却是李剑口中一般焕然一新,道路宽敞,清晰的标志标牌,醒目的红绿灯,还有秩序尽然的车辆和行人,俨然一副城市道路交通的和谐景象。
市县城乡交通管理管控一张网
据了解,宜春市通车道路达到了1.78万公里。其中,国道257公里,省道1222.7公里,县道2305.4公里,乡道、村道14050公里,点多线长面广。随着城镇化建设推进和农村地区经济发展,国省干线沿线的诸多乡镇集镇及工业园区、贸易城,其居住人口、从业人员和车辆急剧增长,人流、车流、物流繁忙,在这些区域路段,道路交通管理模式和手段没有相应改进,交通设施匮缺,道路无隔离设施、路口无斑马线、无红绿灯,大货车、小汽车、摩托车、电瓶车交错行驶,行人穿插其中,交通秩序乱杂,交通安全堪忧。
另外,农村警力十分有限,宜春市农村交警中队45个,平均每个中队要负责4个乡镇、53个村的交通安全管理工作,警力严重不足。发生交通事故,交警难以及时到达处理交通事故,顾此失彼,分身乏术,农村地区相当部分的人、车、路失管失控。相关数据显示,宜春市农村地区交通事故死亡人数占比80%以上,较大事故基本都发生在农村道路。
为扭转这种局面,宜春市公安局交警支队组织调研组进行实地勘察,深入大队、农村,根据各乡镇交通管理现状,创新提出对穿乡过镇公路集镇区段实施城市化交通管理模式改造。并且在乡镇红绿灯建设的基础上,积极探索运用科技手段治理交通问题的方法,提高智能化处理交通隐患的能力,与杭州海康威视公司联合开发市县城乡一体智能交通综合管控系统,改变交通科技集中在城区的现象,从城市延伸到农村,将防控面扩大到农村地区国、省道、县、乡道。目前,联入系统的1149个电警设备中,农村电警设备占35.2%,形成市县交通管理一体化、城乡道路管控一体化,打防控疏功能一体化,把交警的监管大网撒到县、镇、村覆盖每一个角落。
平台营运大客车录入图
“在政府的全力支持下,宜春交警市县城乡一体智能交通综合管控系统顺利展开应用,系统集违法打击、事故预防、重点车辆管控、道路监控、秩序管理、交通信号控制、车辆缉查布控、智能分析综合研判、设备运维等功能为一体,建成后从2016年1月到6月共抓拍683498次交通违法行为,查获568次假、套牌违法行为,抓获肇事逃逸车辆17次,协助其它其它警种提供侦查破案线索 241次,有效减少交通事故发生。” 宜春市公安局交警支队副政委陈德勇如是说。
助力交警3小时破获肇事逃逸案
前不久“交警创新使用高科技,刷新交通事故案件破获率”这样一则标题醒目的新闻报道引起宜春市民们的关注。市民纷纷议论“这交警创新使用高科技,到底是啥科技?高在哪?”
对于这个问题,工作在宜春市直属一大队事故中队的张警官有话要说,“从前,发生交通事故逃逸事件,对我们来说是相当棘手的,一个一个路口视频监控点排查,一丝不苟丝不敢半点松懈,发现任何可疑车辆立马全员出动,设卡拦截挨个搜寻,沿路寻找肇事车辆线索,有些嫌疑人非常狡猾,一般一个案件下来没有好几天是破不了的。但是前不久仅3小时就破获的那起肇事逃逸案,可真是智能交通综合管控系统帮了大忙。”
民警通过智能交通综合管控系统,对肇事车辆局部特征“以图搜图”进行比对,立马锁定嫌疑车辆进行缉查布控。当日晚19时55分许,王某驾驶赣C2XXXX号小型普通客车在明月立交桥(平安路)下桥路口与行人彭某某发生碰撞,造成行人彭某某腿部骨折的道路交通事故。事故发生后,王某驾车逃逸。事故现场没有碰撞痕迹和散落物,伤者没有看清车牌号,当时也没有目击者,民警将该案基本情况通报大队指挥中心,指挥中心迅速将该车信息输入全市交通智能管控平台进行布控。该肇事车辆一进入宜春城区就被交通智能管控平台锁定,指挥中心迅速将该车的行驶路线通报路面执勤中队相关岗点,当晚11时许民警在中心城区农机公司路口将涉案驾驶员和车辆查获,缉拿归案。
张警官笑说:“有了这只‘千里眼’,咱们宜春交警破获案件也就是洒洒水的功夫。”
货车超限超载自动取证解决公路治超难题
多年来,随着社会发展,道路四通八达也带动了各货运行业的兴旺发展,而这也让我们面临着货车超限超载带来的巨大交通隐患,尽管治超工作从未松懈,但各方追逐利益,超载货车千方百计逃避处罚,现场执法处罚常常引起执法人员与执法对象的冲突、对抗的新闻也是在各大媒体上屡见不鲜,货车超载违法现象一直屡禁不止,且有愈演愈烈之势,治超工作势在必行。
针对这一难题,宜春交警联合公路部门,在智能交通管控系统的架构上创新研发了货车超载自动取证子系统。借助于公路部门在道路上设置的不停车称重系统,路面车辆的载重信息记录将实时上传,自动取证系统计算车辆超载百分比,数据公路、交警部门共享,实现对车辆和驾驶人进行非现场处罚的目的。宜春交警支队副政委陈德勇在支队的指挥中心电子显示屏前边演示边跟记者介绍到“货车超载自动取证系统的建设,得到了市政府的高度重视和大力推广,市政府确定在全市辖区国、省道上安装21套不停车称重系,一旦大面积推广,机器将代替人力,极大的缓解警力,避免了现场执法易引发冲突纠分和外罚难问题。处罚严格执行到位,全面提高治理超载的威慑力,从而真正有效打击超限超载现象”。